- 如何思考會思考的機器
- (美)約翰·布羅克曼
- 937字
- 2019-01-15 10:43:12
13
THE NEXT PHASE OF HUMAN EVOLUTION
人類進化的新階段
尼娜·雅布隆斯基(Nina Jablonski)
生物人類學家,古生物學家;著有《生命的色彩》(Living Color)
若問我如何看待思維機器,就像是問我如何看待引力一樣。思維機器是存在的,它可以被看成是起源于5000多年前的外部靜態存儲記憶,猶如楔形文字表和古秘魯結繩文字這類人類古老文明的最新發展。這些記憶方式大多用來記錄數字信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處理日常事務與做決策。
在過去的幾個世紀里,我們開發了復雜多樣的工具和機器,用來計算、存儲數字和語言信息。人類不僅善于敘事交流,而且對數據也是情有獨鐘。二進制的引入與其在計算機上的應運使得我們能夠記錄、存儲和計算所有種類的信息,而且,我們以人類特有的“堅持創新,無視結果”的精神,繼續拓展著這片科技領地。我們將一直依賴智能機器幫助我們存儲、轉移、計算和訪問大數據。
如今,在醫療、法律、工程建設等領域的工作決策中,也可以見到這些設備的身影。在音樂制作、詩歌創作和視覺呈現方面,它們可以幫助人們提高創造力。人類原始的整合能力在思維機器上有了新的呈現:它們在經驗中習得本領。
在可預見的未來,這種能力將會得到人類的支持,以使得它們能夠自我復制、作出改變和建立起更加復雜的交際網,并且最終能擁有自己的“優生優育”。
如今,人們擔憂思維機器會帶來危害,就如同50年前人們擔心計算器的出現會讓人變得愚笨那般。但這些都沒有發生,未來也不會發生。思維機器正將我們從枯燥繁重的數據存儲和計算中解放出來,使人類的進化進入新階段。只有擁有神經回路的血肉之軀,才能反省和思考典型的人類活動,并映射出人類的本質。人類大腦里稠密的相互聯結的神經元是因人而異的,而且也應時而變,因此任何兩個人都是不同的,沒有任何兩個時刻是一樣的,也沒有一成不變的記憶。通過將許多日常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交給思維機器,我們便從許多勞損人的體力活和智力壓抑中解放了出來。我們會有更多的時間來反思思考的意義、夢想的意義,去獲得愉悅、去哭泣。我們能反思人類精神的意義,思考自我犧牲的起源問題,分享他人的喜悅,更多地關注人道主義。這些不是無價值的奢侈,它們是人類存在的本質。思維機器的出現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有時間和機會去品嘗本能的洞察力所帶來的“思想大餐”,也讓人們可以修煉出體現自控力的人類獨有的平和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