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引生命的神話:永續生存的力量
- (美)約瑟夫·坎貝爾
- 1592字
- 2019-01-15 10:32:18
真理的意義
有些社會否認兩者之間的互動,人們堅持認為繼承下來的夢境就是絕對真理,因此拒絕認識意識、理性、科學的新發現和新事實。在這樣的社會里,孩子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一段耳熟能詳的歷史可以給我們足夠的警示。
每個學生都認為,所謂的“科學”起源于希臘,很多知識隨后被傳到亞洲,通過波斯傳到印度,然后傳到中國。然而這些東方國家都早已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神話思維方式,他們對希臘那種客觀的、現實的、求知的和實驗的態度和方法不予理睬。可以將《圣經》東方經文里的科學知識與亞里士多德的科學進行比較,那些東方經文在很大程度上沿襲了馬加比(Maccabean)家族抵制希臘文明影響的態度,更不用說對一些希臘科學發現的抵制,比如,阿利斯塔克(Aristarchus,公元前275)提出了地球是圍繞太陽運行的球體;埃拉托斯特尼(Eratosthenes,公元前250)精確計算出了地球的圓周為39689公里(赤道的準確圓周為40140公里);希帕克斯(Hipparchus,公元前240)計算出了月球的直徑和地球與月球之間的平均距離。現在試著想象,如果公元529年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Justinian)不強行關閉所有的希臘異教徒學校,而是鼓勵信奉異教的話,人們就不會流那么多的血汗和淚水,也不會因信奉邪教而被燒死,諸如此類的事情就都不會發生。假設我們處于他們的境地,不僅僅是科學,整個世界的文明都將推遲1000多年才能達到成熟。
有趣的是,在科學傳入伊斯蘭世界伊始,古典的文化遺產曾被接受并得到普遍認同,甚至一度得到發展,但最終卻遭到排斥。伊斯蘭教曾在五六百年間記載了大量的科學思想、科學實驗和研究,在醫學方面尤為突出。但是,后來,唉!先知穆罕默德(Mohammed)宣稱的“永遠正確的伊斯蘭教權威”,即伊斯蘭教教規,失去了約束力。《古蘭經》中安拉的話語是真理的唯一源泉和傳播真理的唯一途徑,科學思想只會導致對“世界起源和造物主的信仰的喪失”。所以,當古希臘科學知識開始通過伊斯蘭教傳入歐洲的時候,大約從1100年開始,伊斯蘭世界的科學和醫學處于停滯狀態并逐漸走向消亡,伊斯蘭教也隨之消亡。不僅科學的火炬,甚至歷史的火炬也開始傳入西方基督教世界。
隨后,從12世紀初開始,西方世界發展極其迅速,出現了許多勇敢無畏、才華橫溢的偉人,他們完成了在悠久的人類歷史長河中無與倫比的偉大發現。如果我們從未親自踏上那片受到這些偉人影響的、超越了歐洲魅力的土地,我們就不能充分體會這些人帶給我們的巨大福音。而那些所謂的“發展中國家”,在今天正在經歷社會轉型,幾個世紀以來,這些國家并沒有得到持續的發展,而是被不斷入侵。每一個小群體都深陷于影響至深的、僵化的神話體系中,而這些神話體系在發生沖突后就會產生變化。例如,在伊斯蘭國家的士兵攻入印度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思想交流是不可避免的;還有,英國人到達(美洲)的時候,開啟了一個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時代,出現了各種令人驚嘆且意想不到的發明。另一方面,在現代西方國家,正是由于少數心胸開闊、思想開明的勇士對無限真理的疆界不斷開拓,才會形成有條不紊的發展局面,使國家得以持續成長,這在本質上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繁盛。
但是,對于一個現代科學家來說,“真理”的意義到底是什么?這意義當然不同于它對神秘主義者的意義!科學的一個最重要且最本質的事實是,它在任何情況下絕對不會、也不能假裝是真理,這一事實最令人驚嘆不已,并向人提出了最高挑戰。科學不會、也不能假裝已抵達終點,即使將所有已知的相關事實都考慮在內,科學也僅僅是試探性地提出可行性假設的過程。
難道就不存在一種將最終的結論和充分的事實統一起來的潛在意圖嗎?
的確沒有!有的只是像渴望成長的心靈一樣不斷追求更多的那些過程。只要成長的過程持續存在,它就會是考量現代西方人生活的標尺。也是考量這個世界的標尺。現代西方人賦予了這個世界光明的前景,并在逐步實現這一前景。也就是說,這是一個變化的世界,這個世界擁有新的思想、新的事物、新的重點和持續的變革,而不是呆板的、僵化的、由正統“真理”統治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