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引生命的神話:永續生存的力量
- (美)約瑟夫·坎貝爾
- 1394字
- 2019-01-15 10:32:20
儀式讓文明得以幸存
幾年前,我在日本時受邀參加茶會,茶會的主人即將成為一名受人尊敬的茶師。在那里,我深切體會到了儀式對生活起到的放大作用。現在,如果世界上有任何事物在形式的準確性方面,比日本茶會有更高要求的話,我倒想知道它會是什么,會在什么地方。
我聽說,在日本有些人一生都在研究和練習茶道,卻未能達到完美,這歸因于茶道的精致。不用說,在小巧精致的茶室里,我感覺自己就像一頭闖進瓷器店的公牛。外國人在日本一個最顯著的共同體會,就是他永遠都沒有完全正確的時候。因為這些形式從來都不是他本性中根深蒂固的形式,甚至連他的身材都有問題。日本的茶會是極度形式化的文明中整個形式奇觀的典范,在經過許多儀式化的準備之后,在茶師為寥寥幾位客人沏茶、倒茶所體現的高度程序化的行為中,茶會走向了形式的巔峰。
我不再細說了。事實上,即使我想說,也說不出什么來。他們的每一個姿勢甚至頭部的傾斜度都是有講究的,這一點就足以說明問題了。當我后來和其他幾位客人聊起那位茶師時,他們對他那出神入化的技藝贊不絕口。那時,我唯一能想到的可以與之媲美的就是“十四行詩”,因為這一詩歌藝術也對形式也有著極高的要求。然而正是在這種形式里,詩人能獲得在形式之外永遠無法擁有的力量和表現力,由此也產生了一種自由的新形式。
在日本,我有幸觀察了許多茶師的不同風格,并且學著去了解他們是如何做到真正放松、如何表現得如此自如的。茶道文化的儀式好像原本就與這位茶師有機相連,在這種儀式里,他能自發地以一種極強的表現力,非常精確地表達出茶道中蘊涵的文化。這種感受難以言喻,就像一個美麗的日式花園帶給人的感受一樣。在那里,自然和藝術在共同語境中結合在一起,兩者相互協調,彼此印證。
詩人能獲得在形式之外永遠無法擁有的力量和表現力,
由此也產生了一種自由的新形式。
在北美當前的文明里,我們有這樣的儀式嗎?
不久前的一個晚上,我打開電視,碰巧看到了正在洛杉磯舉行的一場精彩的田徑運動會。自從20世紀20年代中期以來,這是我第一次觀看這種運動會,我已經有大約40年不關注這種運動會了,主要是因為它讓我過于情緒化。這場比賽真是太精彩了,但賽后,評論員卻把它說成是一場令人失望的比賽,對此我感到很吃驚。獲得第一名的運動員以4分6秒的成績結束比賽,緊隨其后的兩名選手僅以兩秒之差未能奪冠。然而,在我那個年代,最好的成績也不過保持在4分15秒,而且我還記起當時運動員取得這個成績時的興奮場面。沉思之后,我依然認為這是一場精彩的比賽,因為比賽嚴肅認真,沒有涉及各種諸如雞尾酒會的活動,只有直接面對這個領域的誠實的挑戰。我們仍然有形式,而且這種形式是何等地莊嚴!
奧斯瓦爾德?斯賓格勒(Oswald Spengler)在《西方的沒落》(The Decline of the West)里把“文化”定義為使社會“以某種形式存在”的條件。按照這種理解,運動員就“處在一種形式中”。他們控制胳膊的方式,身體向前傾斜的角度——這些運動形式的每個細節對實現他們人生的巔峰時刻都起著催化劑的作用。而且這些細節也同“以某種形式存在”的社會、日本茶師的形式或是由形式化的人們組成的文明民族中的社會禮儀高度一致。如果形式遭到破壞,無論是一次賽跑還是文化競爭,都不可能產生優勝者。這終歸是一個嚴肅的世界,只有在最高形式能被保留下來的地方,文明才能幸存。同樣,一個種族一旦消失,它永遠都不可能再出現。
這終歸是一個嚴肅的世界,
只有在最高形式能被保留下來的地方,
文明才能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