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兔常見病診治彩色圖譜
- 顧憲銳
- 890字
- 2019-04-03 13:11:04
二十二、附紅細胞體病
附紅細胞體病是由附紅細胞體引起的人獸共患的一種傳染病。其特征是發熱、貧血、黃疸、消瘦和脾臟、膽囊腫大。我國于1981年首次在家兔中發現附紅細胞體病后,目前已分布于全國各地。
【病原】附紅細胞體是一種多形態微生物,多數為環形、球形和卵圓形,少數為頓號形和桿狀。常寄生于紅細胞和和血漿中(圖1-22-1)。本病對干燥和化學藥品比較敏感,常用濃度的消毒液可在幾分鐘內將其殺死。

圖1-22-1 附紅細胞體附著于紅細胞表面
【流行特點】本病可經直接接觸傳播。如通過注射、打耳號、剪毛及人工授精等經血源傳播,或經子宮感染垂直傳播。吸血昆蟲如扁虱、刺蠅、蚊、蜱等以及小型嚙齒動物是本病的傳播媒介。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吸血昆蟲大量繁殖的夏、秋季節多見。兔舍與環境嚴重污染、兔體表患寄生蟲病、存在吸血昆蟲滋生的條件等,可促使本病的發生與流行。
【臨診癥狀】病兔表現精神不振,食欲減退,體溫升高,結膜淡黃,貧血,消瘦,全身無力,不愿活動,喜臥。呼吸加快,心力衰竭,尿黃(圖1-22-2),糞便時干時稀。有的病兔出現神經癥狀。

圖1-22-2 附紅細胞體病兔排的黃尿
【病理變化】病死兔血液稀薄,黏膜蒼白,腹膜黃白色,腹腔積液,脾臟腫大,膽囊脹滿(圖1-22-3),胸膜脂肪和肝臟黃染(圖1-22-4)。

圖1-22-3 附紅細胞體病病兔的膽囊脹滿

圖1-22-4 附紅細胞體病病兔的胸膜脂肪和肝臟黃染
【診斷】根據流行特點、貧血和消瘦等臨診癥狀和病理變化而做出初步診斷。確診則需做實驗室檢查。
【防控】
(1)預防
① 消除各種應激因素對兔體的影響,夏、秋季節防止昆蟲叮咬。
② 發生疫情時,隔離病兔進行治療,無治療價值的一律淘汰。
③ 用3%過氧乙酸溶液或2%火堿溶液進行全面消毒。
④ 未發病兔群,喂服混有四環素的飼料,并飲用含有0.003%百毒殺的水,進行藥物預防。
(2)治療
① 新胂凡納明(914),每千克體重40~60mg,以5%葡萄糖溶液溶解成10%注射液,靜脈緩慢注射,每日1次,隔3~6天重復用藥1次。
② 四環素,肌內注射,每千克體重40mg,每日2次,連用7天。
③ 土霉素,肌內注射,每千克體重40mg,每日2次,連用7天。
④ 血蟲凈(貝尼爾)、氯苯胍等也可用于本病的治療。
⑤ 貝尼爾+強力霉素或貝尼爾+土霉素,按說明用藥,具有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