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兜蘭資源組成

蘭科(Orchidaceae)植物是高度進化的植物種類,包含700多屬,25000多原生種,約占全世界高等植物的1/10。蘭科植物在地球上的分布廣泛,從熱帶到寒帶,從平原到高原,有80%左右的種集中分布在熱帶地區,又以中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和安第斯山脈地區)、東南亞地區和熱帶非洲地區為分布中心(表1-1)。其中,熱帶亞洲地區產6800種蘭花,熱帶非洲地區產3100種,在中南美洲地區,蘭花資源較豐富的國家有哥倫比亞、巴西和委內瑞拉。僅哥倫比亞就產8000種,巴西和委內瑞拉分別產2500種和1500種蘭花。我國蘭科植物資源豐富,有173屬,1200多種,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有500多種。蘭科植物的葉、莖和花部結構的多樣性,形成了多樣的植物形態,加之分布生境的差異使其種群景觀也具有多樣性,因而,蘭科植物的觀賞價值較高,許多屬為非常重要的觀賞植物已在世界各地廣泛栽培,如兜蘭屬(Paphiopedilum)、卡特蘭屬(Cattleya)、石斛屬(Dendrobium)、文心蘭屬(Oncidium)、蝴蝶蘭屬(Phalaenopsis)、密爾頓蘭屬(Miltonia)、美堇蘭屬(Miltoniopsis)、萬帶蘭屬(Vanda)、接瓣蘭屬(Zygopetalum)。

表1-1 蘭花主要原產國家和地區(引自張毓的《世界觀賞蘭花》)

蘭科植物分布生境的多樣性,使其具有不同的生態適應性,蘭科植物有地生類型、附生類型和腐生類型,從種質資源的組成情況分析,又以附生蘭的種類占絕對優勢。地生蘭的種類,其根生長于土壤中,喜半陰濕潤的地方,常生于林下、草叢或沼澤中,溫帶地區起源的絕大多數種類都屬于地生蘭的類型,如杓蘭屬(Cypripedium),部分兜蘭屬植物也屬于地生類型;附生蘭大多依附于其他植物生長,或生于在樹杈上或石壁縫隙,它們有較強的耐旱習性,葉片常革質、莖肉質化,如萬帶蘭(Vanda)、蝴蝶蘭屬(Phalaenopsis)、卡特蘭屬(Cattleya)等。盡管研究結果表明,蘭花起源于8000萬年前的共同祖先,但在不同生境中生長,長期適應當地環境,蘭科植物進化出多種的形態結構和不同的生態習性,蘭科植物被認為是單子葉植物中的高級類型。

作為高級進化的類型,蘭科植物形態結構的進化充分體現與其功能相適應的特點。蘭科植物花部結構的變化是適應性進化的結果,如萼片瓣化,花瓣形態和色澤的變異都是為增加對傳粉昆蟲的吸引力;而一些種類開花釋放香氣和花瓣形色擬態雌蟲欺騙昆蟲為其傳粉;此外,具有多樣化的分泌蜜腺的結構,如子房蜜腺管、距、萼囊、蕊柱,為傳粉昆蟲提供食源性回報,吸引昆蟲傳粉,約為2/3的蘭科植物能分泌花蜜,是蘭花增加昆蟲授粉機率的另一策略。簡而言之,蘭科植物有著高級的生存策略和環境適應機制。

蘭科植物廣泛分布于除兩極和干旱地區之外的陸地,以熱帶地區表現為極高的生物多樣性。當前,由于全球范圍的森林生態系統的人為破壞嚴重,生物多樣性正面臨著日益嚴重的威脅,以熱帶和亞熱帶分布為主的蘭科植物的生存也受到嚴重的威脅。造成蘭科植物變為稀有、瀕危以致滅絕的因素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1)依賴生境的退化和喪失

蘭科植物對生境有著較為特殊的要求,由于種胚發育不完全,無胚乳,其萌發需要依賴與其共生的真菌提供必需的營養;蘭科植物特殊的繁育方式為蟲媒傳粉,其有性繁殖依賴于傳粉媒介——昆蟲,生境的破壞也造成與之傳粉昆蟲種類和種群數量的下降,影響了其有性結實率,造成了遺傳多樣性的下降;其次,許多蘭科植物具有巖生或附生的特性,其生長發育對土壤、溫度和濕度有要求特殊,許多種表現出對生態環境選擇的嚴格,分布具有地帶性,正是蘭科植物特殊的生活史和生態需求,使之生存受當前熱帶森林消失形成了生境的退化、片斷化和喪失的影響較大,造成物種分布范圍縮小和種群數量下降。

(2)人為過度地利用

蘭科植物花色艷麗、花形奇特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許多種為世界名花和各國國花,如哥倫比亞國花——卡特利亞蘭,新加坡國花——萬帶蘭,此外還有一些具有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的種類,如天麻Gastrodia angusta、鐵皮石解Dendrobium spp.、白芨Bletilla striata和香莢蘭Vanilla planifolia,在巨大利益的驅動下,大量的野生蘭花受到了滅絕性的采挖,人為過度直接利用造成了野生種質資源毀滅性的破壞,嚴重地威脅了野生種質資源的生存,導致種類和數量的急劇下降,一些種類甚至野外滅絕。

蘭科植物的研究和保護有著重要的意義,首先,蘭科植物是單子葉植物中最大和最進化的科,在《野生動植物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蘭科物種占應保護物種比例高達90%以上,可見其在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次,蘭科植物的繁育系統體現了其與昆蟲和真菌協同進化關系,對其保護和研究有利于我們闡明被子植物系統發育和進化的一些機制,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再次,野生蘭花具有較高的園藝和經濟應用價值、優良的觀賞性狀是我們進行品種改良和育種的基礎材料,合理利用開發有藥用價值的種類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蝴蝶蘭屬(Phalaenopsis)(圖1-1~圖1-6)產于亞洲和大洋洲熱帶,大多數為附生蘭,莖短,葉2~6枚,呈兩列交錯互生,寬卵圓形至卵圓形,葉革質,氣生根粗壯、具銀白色的根被,花單生或總狀花序腋生,花序頂端彎曲或下垂?;ㄝ嗯c花瓣近等,呈寬橢圓形,唇瓣較小,3裂,與蕊柱合生,中間裂片呈舌狀,頂端呈鉤狀或絲狀;兩側裂片呈直立對生狀。

圖1-1 蝴蝶蘭雜種

圖1-2 大花蝴蝶蘭

圖1-3 點紋小花蝴蝶蘭

圖1-4 條紋小花蝴蝶蘭

圖1-5 溫室蝴蝶蘭景觀

圖1-6 大花蝴蝶蘭雜種

文心蘭屬(Oncidium)(圖1-7~圖1-11)產于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大多數為附生蘭,葉套疊,肉質、革質,長披針狀形或棒狀,花序為側生的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小花多而美麗,多為黃色或棕色,花萼大小近等,花瓣與萼片相似,唇瓣與蕊柱基部合生,全緣至3裂,側裂片平展或反卷,中裂片平展而大,蕊柱粗短無足。

圖1-7 文心蘭

圖1-8 文心蘭花部結構

圖1-9 溫室文心蘭箱栽

圖1-10 香花文心蘭(1)

 

圖1-11 香花文心蘭(2)

卡特蘭屬(Cattleya)(圖1-12~圖1-16)主產于中南美洲熱帶雨林,大多數附生于高干樹杈上,喜明亮散高射光的溫暖環境,有蘭花皇后的美譽,是世界上最流行的栽培蘭花種類之一。典型附生蘭,假鱗莖形態多樣,在其上著生1或2片葉。花大美麗,色彩艷麗,總狀花序頂生,唇瓣巨大??ㄌ靥m有兩大類。①單葉類:假鱗莖呈球棒狀,頂生1片大而寬的葉片,花較大,瓣較軟;②雙葉類:假鱗莖呈圓柱狀,頂生2片葉,有花2~6朵,花小,瓣質較厚硬。兩類雜交種則花頂生,花大,花被片寬,唇瓣大且色彩艷麗,邊緣多皺曲。

圖1-12 卡特蘭雜種

圖1-13 黃花卡特蘭

圖1-14 紅花卡特蘭

圖1-15 金曼卡特蘭

圖1-16 卡特蘭

萬帶蘭屬(Vanda)(圖1-17~圖1-22)產于亞洲喜馬拉雅山脈至馬來西亞,附生蘭,具長而粗壯的莖,具多數葉,葉扁平,近帶狀,2列,較密集,基部對折成V 形,氣生根和總狀花序從葉基部的葉腋中發出,花莖直立,花大,色艷,花萼與花瓣相似近等大,花瓣具方格斑紋,唇瓣3裂較小,兩側裂片直立相對,中裂片邊緣外彎。

圖1-17 萬帶蘭雜種(1)

圖1-18 萬帶蘭雜種(2)

圖1-19 紅花萬帶蘭(1)

圖1-20 紅花萬帶蘭(2)

圖1-21 萬帶蘭盆花

圖1-22 千帶蘭

喜蘭屬(Aspasia)(圖1-23)主產于南美洲的危地馬拉至巴西的低海拔熱帶雨林中。附生蘭,花大而美麗,假鱗莖上著生2枚葉?;o距,唇瓣從蕊柱中部折疊,側萼片平展,花側生。

圖1-23 喜蘭

石斛屬(Dendrobium)(圖1-24~圖1-35)主要產于亞洲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和澳大利亞、新西蘭,是蘭科植物中第二大屬。多為附生蘭,莖多質、粗壯,花單生或呈花序生于莖頂或側生,花色艷麗,色系豐富,花萼和花瓣大小相等,側萼與蕊柱足相連。石斛按生態習性分為秋石斛類和春石斛類。秋石斛類的莖較柔軟,花莖較短,常貼生于莖上。春石斛類的莖較硬,生長于較高溫的環境中,花序長,常作切花栽培,在泰國、馬來西亞等亞洲熱帶大量栽培,俗稱“泰國蘭”。生長發育要求有充足的陽光和較高的大氣濕度。

圖1-24 紅花秋石斛雜種

圖1-25 切花石斛蘭雜種

圖1-26 蝴蝶石斛

圖1-27 鐵皮石斛

圖1-28 腫節石斛

圖1-29 細葉石斛

圖1-30 金釵石斛

圖1-31 流蘇石斛

圖1-32 報春石斛

圖1-33 玫瑰石斛

圖1-34 球花石斛

圖1-35 澳洲石斛

密爾頓蘭屬(Miltonia)(圖1-36)主產于巴西,附生蘭,假鱗莖由1至數對呈兩列著生的葉狀鞘包被,其頂生1~2枚葉。葉線形或橢圓狀披針形,總狀花序腋生,花大美麗,唇瓣大而平展,有時呈現提琴狀或耳狀,基部無柄或具短爪,多數有縱條紋。

圖1-36 密爾頓蘭

美堇蘭屬(Miltoniopsis)(圖1-37、圖1-38)主產于安第斯山脈,舊分類系統曾歸于密爾頓蘭屬,附生蘭,地下莖短,叢生的假鱗莖基部藏于葉狀鞘內,其上頂生1枚單葉,總狀花序腋生,花大而美麗,花被片寬,唇瓣大而平展,呈耳狀,與蕊柱基部聯合,基部常有艷麗的色斑。

圖1-37 美堇蘭

圖1-38 美堇蘭雜種

樹蘭屬(Epidendrum)(圖1-39、圖1-40)主產于美國及阿根廷北部的熱帶美洲地區。生態習性差異較大,有地生和附生類,植株直立或蔓生,多數莖呈長竹節狀的種類為地生蘭,具矮小細莖的類型多為附生種類,總狀花序頂生或少數側生,花萼與花瓣大小相等,唇瓣包圍蕊柱。

圖1-39 樹蘭雜種

圖1-40 樹蘭

接瓣蘭屬(Zygopetalum)(圖1-41、圖1-42)產于南美洲潮濕森林中,地生或附生蘭,肉質假鱗莖叢生,直立花序從假鱗莖基部伸出,花大而美麗,呈綠色、棕色或紫色,花萼與花瓣形狀相似,大小近等,唇瓣較大,3裂,兩側裂片小,中裂片呈扇形,具條紋或斑塊。

圖1-41 接瓣蘭

圖1-42 接瓣蘭盆花

其他各種蘭花見圖1-43~圖1-51。

圖1-43 香花指甲蘭(1)

圖1-44 香花指甲蘭(2)

圖1-45 巴克蘭(1)

圖1-46 巴克蘭(2)

圖1-47 圍柱蘭

圖1-48 黃花鶴頂蘭

圖1-49 鶴頂蘭

圖1-50 蝦脊蘭

圖1-51 艷麗齒唇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北区| 吉隆县| 嘉黎县| 县级市| 正阳县| 安丘市| 宜都市| 芦山县| 清涧县| 凌源市| 顺昌县| 泗阳县| 南靖县| 依兰县| 天镇县| 搜索| 馆陶县| 宜君县| 利川市| 蒙阴县| 永春县| 合川市| 锦屏县| 驻马店市| 静乐县| 邻水| 惠安县| 平罗县| 黔江区| 泽州县| 郴州市| 车致| 武城县| 东丽区| 庆云县| 大足县| 五莲县| 云南省| 宁安市| 崇阳县| 文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