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十、兔大腸桿菌病

兔大腸桿菌病是由一定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腸桿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仔兔、幼兔腸道傳染病,以水樣或膠凍樣糞便和嚴(yán)重脫水為特征。

【病原】病原為致病性大腸桿菌,又稱大腸埃希菌。為革蘭陰性、無芽孢、有鞭毛的短小桿菌,該菌血清型較多,引起兔致病的大腸桿菌,主要有30多個血清型。

【流行病學(xué)】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各種年齡和性別的兔都易感性,但主要發(fā)生于斷奶前的仔兔,成年兔發(fā)病率低。本病的發(fā)生常由于飼養(yǎng)條件和氣候等環(huán)境的變化而導(dǎo)致植物神經(jīng)系統(tǒng)紊亂,使腸道中本來以革蘭陽性為主的細(xì)菌群,很快由大量革蘭陰性菌所代替(主要是大腸桿菌),以致發(fā)生劇烈的腹瀉,甚至死亡。另外,可因致病性大腸桿菌侵入腸道,產(chǎn)生大量毒素而引起腹瀉,甚至死亡。兔場一旦發(fā)生本病后,常因場地和兔籠的污染而引起大流行,仔兔大批死亡。第一胎仔兔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其他胎次的仔兔,可能與母兔免疫力有一定關(guān)系。

【臨床癥狀】便秘病兔常精神沉郁,被毛粗亂,廢食,有的磨牙,兔糞細(xì)小,呈老鼠屎狀,常臥于兔籠一角逐漸消瘦死亡;腹瀉病兔,拉稀便,食欲減退,尾及肛周有糞便污染,精神差,病后期兩耳發(fā)涼,臥伏不動,不時從肛門中流出稀便。急性病例通常在1~2天內(nèi)死亡,少數(shù)可拖至1周,一般很少自然康復(fù)。

大腸桿菌可以引起仔兔的腸道疾病(也叫仔兔非特異性腸炎)。此病多發(fā)生于仔兔,發(fā)病較急,腹脹、水瀉,帶有明膠樣的黏液,兔體溫不高。由于脫水,消瘦很快,四肢發(fā)冷,磨牙,急性的突然死亡。

【病理變化】腹瀉病兔剖檢可見胃膨大,充滿多量液體和氣體,胃黏膜上有針尖狀出血點;十二指腸充滿氣體并被膽汁黃染;空腸、回腸腸壁薄而透明,內(nèi)有半透明膠凍樣物和氣體;結(jié)腸和盲腸黏膜充血,漿膜上有時有出血斑點,有的盲腸壁呈半透明,內(nèi)有多量氣體;膽囊亦可見脹大,膀胱常脹大,內(nèi)充滿尿液。便秘病死兔剖檢可見盲腸、結(jié)腸內(nèi)容物較硬且成形,上有膠凍,腸壁有時有出血斑點。敗血型可見肺部充血、瘀血,局部肺實變。仔兔胸腔內(nèi)有多量灰白色液體,肺實變,纖維素滲出,胸膜與肺粘連。

【診斷】從自然感染發(fā)病死兔的腸道中,特別是從結(jié)腸、盲腸以及蚓突內(nèi)容物和敗血型病例中,容易分離到本菌。此外,在水腫的腸系膜淋巴結(jié)、脾臟、肝臟的壞死病灶中均能分離培養(yǎng)到本菌。分離時可選用伊紅美藍瓊脂作為選擇性培養(yǎng)基。如果需要,尚需進一步通過血清定型和動物試驗等綜合判定。

【鑒別診斷】

1.兔大腸桿菌病與沙門菌病的鑒別

[相似點]兔大腸桿菌病與沙門菌病均有傳染性,最急性表現(xiàn)癥狀為即死,沉郁,廢食,體溫升高(40℃),腹瀉,糞有黏液。剖檢可見腸黏膜充血、出血。

[不同點]沙門菌病的病原為沙門菌。體溫較高(41℃),孕兔流產(chǎn)。剖檢可見內(nèi)臟大多有出血斑,胸腔積液和纖維素性滲出物。腸黏膜脫落,有潰瘍,上附黃色纖維素樣凝結(jié)物。圓小囊和蚓突有淡灰色小結(jié)節(jié)。用病兔耳血與沙門菌多價抗原作玻片凝集試驗即可確診。

2.兔大腸桿菌病與球蟲病(腸炎型)的鑒別 

[相似點]兔大腸桿菌病與球蟲病(腸炎型)均有傳染性,多發(fā)生于幼兔,最急性表現(xiàn)癥狀為即死,腹部膨脹,下痢,肛周、后肢糞污。剖檢可見腸黏膜充血、出血。

[不同點]球蟲病(腸炎型)的病原為球蟲,有的突然倒地痙攣。剖檢可見小腸有白色結(jié)節(jié),內(nèi)有卵囊,糞用飽和鹽水法漂浮觸片鏡檢,可見卵囊。

3.兔大腸桿菌病與A型產(chǎn)氣莢膜梭菌病(魏氏梭菌病)的鑒別

[相似點]兔大腸桿菌病與A型產(chǎn)氣莢膜梭菌病(魏氏梭菌病)均有傳染性,沉郁,廢食,腹膨脹,水瀉,肛周、后肢糞污。急性1~2天死亡。

[不同點]A型產(chǎn)氣莢膜梭菌病的病原為魏氏梭菌,搖晃兔身有晃水音,提起患兔,糞水即從肛門流出,糞污褐色或污綠色,有特殊臭味。剖檢可見胃充滿飼料,胃底黏膜有大小不一的潰瘍。小腸、大腸充滿氣體,盲腸、結(jié)腸內(nèi)容物黑綠色,有腐臭味。腎臟、淋巴結(jié)無變化。用對流免疫電泳法測腸內(nèi)容物,有外毒素即可確診。

4.兔大腸桿菌病與肺炎克雷伯菌病的鑒別

[相似點]兔大腸桿菌病與肺炎克雷伯菌病均有傳染性,沉郁,廢食,消瘦,腹膨脹,排糊狀或水糞,1~2天死亡等臨床表現(xiàn)和胃膨大,小腸、犬腸充滿氣體的病理變化。

[不同點]肺炎克雷伯菌病的病原為肺炎克雷伯菌。表現(xiàn)為打噴嚏,流水樣鼻液,呼吸迫促,稀糞黑色,仔兔劇烈腹瀉,孕兔流產(chǎn)。剖檢可見氣管充滿氣泡樣液體;肺充血、出血,大理石樣;胸腔有血樣液;盲腸有黑褐色稀糞。可通過細(xì)菌分離鑒定。

5.兔大腸桿菌病與泰澤病的鑒別

[相似點]兔大腸桿菌病與泰澤病均有傳染性,沉郁,廢食,劇烈腹瀉,排糊狀或水樣糞,肛周和后肢糞污,1~2天死亡。

[不同點]泰澤病的病原為毛發(fā)樣芽孢桿菌。糞褐色,死亡率95%。剖檢可見回腸末端、盲腸、結(jié)腸前段黏膜充血、出血,圓小囊和蚓突變硬有壞死灶或小結(jié)節(jié),盲腸黏膜粗糙,有褐色糊狀或水樣內(nèi)容。用病變區(qū)病料涂片,以姬姆薩或鍍銀法染色鏡檢,可證明細(xì)胞漿內(nèi)存在毛發(fā)樣芽孢桿菌。

6.兔大腸桿菌病與仔兔輪狀病毒病的鑒別

[相似點]兔大腸桿菌病與仔兔輪狀病毒病均有傳染性,表現(xiàn)沉郁,廢食,排粥樣或水樣稀糞。

[不同點]仔兔輪狀病毒病的病原為輪狀病毒。水樣糞如蛋花湯,有白色、灰色、淺綠色,下痢后3天死亡。剖檢可見小腸明顯充血,腸腔內(nèi)積有大量液體。小腸后段內(nèi)容物過濾離心涂片負(fù)染色,電鏡可見輪狀病毒。

7.兔大腸桿菌病與消化不良的鑒別

[相似點]兔大腸桿菌病與消化不良均有精神不振,不吃,排糊狀、水樣糞,肛周和后肢糞污等癥狀。

[不同點]消化不良因飼養(yǎng)管理不善或飼料不好而病,無傳染性。糞中有不消化食物,無臭氣,有異嗜。

【防制】

1.預(yù)防措施

(1)嚴(yán)格飼養(yǎng)管理 平時加強飼養(yǎng)管理,搞好兔舍衛(wèi)生,定期消毒。減少應(yīng)激因素,特別是在斷奶前后不能突然改變飼料,以免引起仔兔腸道菌群紊亂。

(2)疫苗預(yù)防 常發(fā)生本病的兔場,可用從本病兔中分離出的大腸桿菌制成滅活苗,每年進行2次預(yù)防注射,有一定療效。

2.發(fā)病后措施

兔一旦發(fā)病,應(yīng)立即隔離或淘汰,死兔應(yīng)焚燒深埋,兔籠、兔舍用0.1%新潔爾滅或2%火堿水進行消毒,并用藥物治療。

處方1

鏈霉素,肌內(nèi)注射,兔20~30毫克/千克體重,每天2次,連用3~5天;或氯霉素,每只兔50~100毫克,肌內(nèi)注射,每天2次,連用3~5天;或多黏菌素,每只兔2.5萬單位,肌內(nèi)注射,連用3~5天;或慶大霉素,每只2萬~4萬單位,每天2次,肌內(nèi)注射,連用3~5天。以上藥物可單獨使用,也可配合使用。

處方2

慶大霉素,肌注,3000單位/千克體重,地塞米松0.03毫克/千克體重;或口服氟哌酸0.02克/千克體重。每日2次,連用3~5天。

處方3

慶大霉素,肌注,3000單位/千克體重,地塞米松0.03毫克/千克體重,復(fù)方黃連素0.1毫升/千克體重。每日2次,連用3~5天。

處方4

氨芐青霉素,肌注,0.05克/千克體重,地塞米松0.03毫克/千克體重,口服氟哌酸0.02克/千克體重,每日2次,連用3~5天;或口服土霉素25毫克/千克體重,每日2次,連用3~5天。

處方5

穿心蓮6克,金銀花6克,香附6克,水煎服,每天2次,連用7天。

處方6

郁金45克,金銀花45克,連翹45克,大黃50克,梔子20克,訶子35克,黃連20克,白芍20克,黃芩20克,黃柏20克,水煎服,連用3天。結(jié)合注射氟苯尼考,3天控制死亡,5天后兔群恢復(fù)正常。

處方7

茜草秧100克,白頭翁70克,苦參70克,馬齒莧60克,大青葉50克,板藍根50克,蒲公英50克,黃連20克,黃柏30克,茯苓40克,蒼術(shù)40克。按配方稱量各藥后粉碎,過60目篩,攪拌混勻。按10克劑量加入1千克飼料中混勻制成顆粒飼喂,連續(xù)用藥5天,防治效果良好。

處方8

白頭翁100克,苦參70克,金銀花60克,大青葉50克,板藍根50克,蒲公英50克,黃連20克,黃柏30克,茯苓40克,蒼術(shù)40克。按配方稱量各藥后粉碎,過60目篩,放入立式攪拌機中混勻,裝塑料袋密封備用,每袋250克。按10克/千克飼料混勻制成顆粒飼喂,連續(xù)用藥5天,防治兔大腸桿菌病有同樣的效果。

處方9

黃連、黃芩各5克,葛根6克,甘草2克。按配方稱量各藥后粉碎,過60目篩,按10克/千克飼料攪拌混勻飼喂,連續(xù)用藥5~7天。

處方10

金銀花、連翹、赤芍各5克,黃柏、生地、玄參各3克,甘草2克。按配方稱量各藥后粉碎,過60目篩,按每千克飼料10克攪拌混勻飼喂,連續(xù)用藥5天。

處方11

丹參、金銀花、連翹各10克,加水1000毫升,煎至300毫升,口服,每天2次,每次3~4毫升,連用3~4天。

處方12

500克大蒜,1000毫升酒。將大蒜搗成泥狀,放入酒中浸泡密封半月即成酒蒜液,取3份酒蒜液加水7份,也可以加少量食醋,病兔每日2次,每次2~10毫升,小兔減半,當(dāng)日有效(治療急性黏液性腸炎)。

處方13

百草霜(鍋底灰)25克,茜草(見血愁)15克,葎草(拉拉秧)15克,紅糖10克,人工鹽5克,水煎內(nèi)服或拌料,病兔每日2次,每次5~10毫升,小兔減半,連服3~5天(治療阻塞性黏液性腸炎)。

處方14

馬齒莧15克,魚腥草10克,車前草10克,萹蓄草6克,紅糖25克,加水1400毫升,煎煮800毫升去渣取汁,病兔每日2次,每次10~15毫升拌料或灌服,小兔減半,連用5~7天(治療頑固性黏液性腸炎)。

處方15

葛根、玉米須、黃芩各10克,水煎灌服,每次15毫升,每天2次(治療非特異性腸炎)。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江县| 井冈山市| 慈溪市| 长岭县| 东兴市| 台北县| 平湖市| 嫩江县| 乐山市| 福海县| 无锡市| 吉林省| 扶余县| 皋兰县| 灵武市| 神农架林区| 巩留县| 湛江市| 通城县| 鄢陵县| 夏邑县| 新绛县| 论坛| 武胜县| 新昌县| 四子王旗| 墨竹工卡县| 莎车县| 阜南县| 时尚| 宜良县| 获嘉县| 洛浦县| 巩义市| 麟游县| 佛山市| 耿马| 当阳市| 屏山县| 贡嘎县| 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