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礎化學實驗
- 閻松 馬宏飛 陳微 王瑩
- 1448字
- 2019-03-27 15:12:32
第三節 基礎化學實驗室注意事項及安全知識
一、基礎化學實驗室的注意事項
①進入實驗室不得穿拖鞋、短褲等裸露皮膚的服裝。不得將食物、飲品帶入實驗室。
②進入實驗室應了解實驗室的環境,如防火工具、安全噴淋水頭、煤氣閥、電氣開關的位置等。一般情況一個實驗室至少有兩個人同時做實驗。
③必須遵守實驗室的各項制度,聽從教師和實驗室工作人員的指導。按實驗課要求做好實驗前的準備工作。
④應保持實驗室的整潔。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應保持桌面和儀器的整潔,應使水槽保持干凈。廢紙和廢屑應投入廢紙箱內。廢酸和廢堿液應小心地倒入廢液缸內。廢棄化學品應倒入指定的回收瓶中。
⑤對公用儀器和工具要加以愛護,應在指定地點使用并保持整潔。對公用藥品不能任意挪動。要保持藥品架的整潔。實驗時,應愛護儀器和節約藥品。
⑥對測試儀器、儀表等要先閱讀說明書,了解其原理及操作方法后再操作。
⑦實驗過程中,不得擅自離開實驗。
二、基礎化學實驗室事故的預防與急救常識
1.事故的預防
在基礎化學實驗中,常使用苯、酒精、汽油、乙醚和丙酮等易揮發、易燃燒的溶劑,操作不慎,易引起著火事故。為了防止事故的發生,必須隨時注意以下幾點:
①操作和處理易揮發、易燃燒的溶劑時,應遠離火源。
②實驗前應仔細檢查儀器。要求操作正確、嚴格。
③實驗室里不許貯放大量易燃物。
④一旦發生著火事故,應首先關閉煤氣和電,然后迅速把周圍易燃物移開。向火源撒沙子或用石棉布覆蓋火源。有機溶劑燃燒時,正確使用滅火器,在大多數情況下,嚴禁用水滅火。
⑤衣服著火時,決不要奔跑,應立刻用石棉布覆蓋著火處或趕緊把衣服脫下;若火勢較大,應一面呼救,同時立刻臥地打滾,或到安全噴淋頭下噴淋滅火。
在基礎化學實驗中,發生爆炸事故的原因大致如下。
①某些化合物容易爆炸。例如,有機過氧化物、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和硝酸酯等,受熱或敲擊,均會爆炸。蒸餾含過氧化物的乙醚時,有爆炸的危險,事先必須除去過氧化物。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不宜在烘箱內干燥。乙醇和濃硝酸混合在一起,會引起極強烈的爆炸。
②儀器裝置不正確或操作錯誤,有時會引起爆炸。若在常壓下進行蒸餾或加熱回流,儀器裝置必須與大氣相通。
使用或反應過程中產生氯、溴、氧化氮、鹵化氫等有毒氣體或液體的實驗,都應該在通風櫥內進行,用氣體吸收裝置吸收產生的有毒氣體。
劇毒化學試劑在取用時絕對不允許直接與手接觸,應戴防護目鏡和橡皮手套,并注意不讓劇毒物質掉在桌面上(最好在大的搪瓷盤中操作)。儀器用完后,立即洗凈。
當發現實驗室煤氣泄漏時,應立即關閉煤氣開關,打開窗戶,并通知實驗室工作人員進行檢查和修理。
2.急救常識
①玻璃割傷:如果為一般輕傷,應及時擠出污血,用消毒過的鑷子取出玻璃碎片,用蒸餾水洗凈傷口,涂上碘酒或紅汞水,再用繃帶包扎或貼上創可貼;如果為大傷口,應立即用繃帶扎緊傷口上部,使傷口停止出血,急送醫療所。
②火傷:如為輕傷,在傷處涂以苦味酸溶液、玉樹油、藍油烴或硼酸油膏;如為重傷,立即送醫療所。
③酸液或堿液濺入眼中:立即先用大量水沖洗;若為酸液,再用1%碳酸氫鈉溶液沖洗;若為堿液,則再用1%硼酸溶液沖洗;最后用水洗。重傷者經初步處理后,急送醫療所。
④溴液濺入眼中:按酸液濺入眼中事故作急救處理后,立即送醫療所。
⑤皮膚被酸、堿或溴液灼傷:被酸或堿液灼傷時,傷處首先用大量水沖洗;若為酸液灼傷,再用飽和碳酸氫鈉溶液洗;若為堿液灼傷,則再用1%醋酸洗;最后都用水洗,再涂上藥用凡士林;被溴液灼傷時,傷處立即用石油醚沖洗,再用2%硫代硫酸鈉溶液洗,然后用蘸有甘油的棉花擦,再敷以油膏。
- 信息時代的管理信息系統(原書第9版)
- AutoCAD+3ds Max+Photoshop一站式高效學習一本通
- 戰略管理:概念與案例(原書第21版)
- 2020年中南財經政法大學806經濟學(宏、微觀)模擬試題及詳解
- 劉詩白《政治經濟學》(第3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吳侃《高級日語2》學習指南【課文重點+詞匯剖析+語法精解+全文翻譯+練習答案】
- 土木工程概論(第二版)
- 2020年全國法律碩士《398法碩聯考專業基礎(非法學)》歷年考研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24小時高清視頻】
- 高等數學·上冊(第2版)
- 女裝工業款式圖設計5000例(上裝篇)
- 企業戰略管理(第2版)
- 計算流體力學及其應用
- 電子設備故障診斷與排除(原書第4版)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城市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行政管理綜合(復試)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價值工程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