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基礎化學實驗
  • 閻松 馬宏飛 陳微 王瑩
  • 1448字
  • 2019-03-27 15:12:32

第三節 基礎化學實驗室注意事項及安全知識

一、基礎化學實驗室的注意事項

①進入實驗室不得穿拖鞋、短褲等裸露皮膚的服裝。不得將食物、飲品帶入實驗室。

②進入實驗室應了解實驗室的環境,如防火工具、安全噴淋水頭、煤氣閥、電氣開關的位置等。一般情況一個實驗室至少有兩個人同時做實驗。

③必須遵守實驗室的各項制度,聽從教師和實驗室工作人員的指導。按實驗課要求做好實驗前的準備工作。

④應保持實驗室的整潔。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應保持桌面和儀器的整潔,應使水槽保持干凈。廢紙和廢屑應投入廢紙箱內。廢酸和廢堿液應小心地倒入廢液缸內。廢棄化學品應倒入指定的回收瓶中。

⑤對公用儀器和工具要加以愛護,應在指定地點使用并保持整潔。對公用藥品不能任意挪動。要保持藥品架的整潔。實驗時,應愛護儀器和節約藥品。

⑥對測試儀器、儀表等要先閱讀說明書,了解其原理及操作方法后再操作。

⑦實驗過程中,不得擅自離開實驗。

二、基礎化學實驗室事故的預防與急救常識

1.事故的預防

在基礎化學實驗中,常使用苯、酒精、汽油、乙醚和丙酮等易揮發、易燃燒的溶劑,操作不慎,易引起著火事故。為了防止事故的發生,必須隨時注意以下幾點:

①操作和處理易揮發、易燃燒的溶劑時,應遠離火源。

②實驗前應仔細檢查儀器。要求操作正確、嚴格。

③實驗室里不許貯放大量易燃物。

④一旦發生著火事故,應首先關閉煤氣和電,然后迅速把周圍易燃物移開。向火源撒沙子或用石棉布覆蓋火源。有機溶劑燃燒時,正確使用滅火器,在大多數情況下,嚴禁用水滅火。

⑤衣服著火時,決不要奔跑,應立刻用石棉布覆蓋著火處或趕緊把衣服脫下;若火勢較大,應一面呼救,同時立刻臥地打滾,或到安全噴淋頭下噴淋滅火。

在基礎化學實驗中,發生爆炸事故的原因大致如下。

①某些化合物容易爆炸。例如,有機過氧化物、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和硝酸酯等,受熱或敲擊,均會爆炸。蒸餾含過氧化物的乙醚時,有爆炸的危險,事先必須除去過氧化物。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不宜在烘箱內干燥。乙醇和濃硝酸混合在一起,會引起極強烈的爆炸。

②儀器裝置不正確或操作錯誤,有時會引起爆炸。若在常壓下進行蒸餾或加熱回流,儀器裝置必須與大氣相通。

使用或反應過程中產生氯、溴、氧化氮、鹵化氫等有毒氣體或液體的實驗,都應該在通風櫥內進行,用氣體吸收裝置吸收產生的有毒氣體。

劇毒化學試劑在取用時絕對不允許直接與手接觸,應戴防護目鏡和橡皮手套,并注意不讓劇毒物質掉在桌面上(最好在大的搪瓷盤中操作)。儀器用完后,立即洗凈。

當發現實驗室煤氣泄漏時,應立即關閉煤氣開關,打開窗戶,并通知實驗室工作人員進行檢查和修理。

2.急救常識

①玻璃割傷:如果為一般輕傷,應及時擠出污血,用消毒過的鑷子取出玻璃碎片,用蒸餾水洗凈傷口,涂上碘酒或紅汞水,再用繃帶包扎或貼上創可貼;如果為大傷口,應立即用繃帶扎緊傷口上部,使傷口停止出血,急送醫療所。

②火傷:如為輕傷,在傷處涂以苦味酸溶液、玉樹油、藍油烴或硼酸油膏;如為重傷,立即送醫療所。

③酸液或堿液濺入眼中:立即先用大量水沖洗;若為酸液,再用1%碳酸氫鈉溶液沖洗;若為堿液,則再用1%硼酸溶液沖洗;最后用水洗。重傷者經初步處理后,急送醫療所。

④溴液濺入眼中:按酸液濺入眼中事故作急救處理后,立即送醫療所。

⑤皮膚被酸、堿或溴液灼傷:被酸或堿液灼傷時,傷處首先用大量水沖洗;若為酸液灼傷,再用飽和碳酸氫鈉溶液洗;若為堿液灼傷,則再用1%醋酸洗;最后都用水洗,再涂上藥用凡士林;被溴液灼傷時,傷處立即用石油醚沖洗,再用2%硫代硫酸鈉溶液洗,然后用蘸有甘油的棉花擦,再敷以油膏。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虹口区| 德昌县| 祁门县| 庐江县| 四会市| 洪雅县| 松潘县| 玉门市| 黔西县| 青川县| 南澳县| 通许县| 拜泉县| 安龙县| 伊春市| 龙陵县| 荔波县| 台北市| 仁怀市| 永昌县| 城步| 云林县| 光山县| 阿拉善盟| 杭锦后旗| 昭觉县| 安泽县| 沂南县| 贵德县| 芜湖县| 炉霍县| 怀柔区| 台山市| 六盘水市| 云安县| 龙胜| 二连浩特市| 横山县| 库伦旗| 临江市| 梧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