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物合成技術(第二版)
- 錢清華 張萍
- 815字
- 2019-03-12 12:13:57
第一版前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社會對應用型人才需求的快速增長,我國的高等職業技術教育進展飛速。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要突出職業技術特點,并注重實踐技能,加強針對性和實用性,基礎知識以必需、夠用為度,以講清概念、強化應用為教學重點。教材是教學活動中必須使用的基本材料,其內容的范圍和深度必須與相應職業崗位群的要求緊密結合,實踐性、應用性要強,要突破傳統教材以理論知識為主的局限,突出職業技能特點,應按模塊化組織教學體系,各個模塊之間相互銜接,且具有一定的可裁減性和可拼接性。
藥物合成技術是研究藥物合成路線、合成原理、工業生產過程及實現過程最優化的一般途徑和方法的一門學科,是制藥專業最重要的專業課之一。本教材是按照教育部高職教育要求,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基礎、以專業建設為核心、以能力為本位組織編寫的,內容選編得當,并加強了實踐環節。例如,在有關具體藥物合成實例上,將實際操作中的理論與實踐適當結合,主次分明,理論少而精。全書共分十一章,以典型藥物合成過程為例,以點帶面,系統介紹了藥物制備的基本內容、基本實踐技術和生產工藝,以及制藥反應設備和環保、安全知識。結合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苯酚、諾氟沙星、磺胺甲唑、氯霉素、半合成青霉素、氫化可的松、半合成頭孢菌素、紫杉醇、維生素C等典型藥物,對藥物合成涉及的酰化反應技術、還原反應技術、鹵化反應技術、烴化反應技術、縮合反應技術、氧化反應技術、發酵制藥技術、溶劑和催化劑應用技術、手性藥物合成技術進行了具體討論,可加深學生對工藝路線及生產原理的理解,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生產技術部分增加運行和操作內容,并結合實驗室具體操作,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和實踐技能的培訓,做到實踐教學融合于理論教學之中。
本書涉及面廣、由淺入深、實用性強,既可作為高職院校化學制藥專業教材,也可作為高職高專制藥技術類專業的教材,還可供相關專業師生及有關生產、技術、管理人員參考。
編者
200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