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一般雜質檢查
一般雜質系指自然界中分布比較廣泛,在許多藥物的生產和貯存過程中容易引入的雜質?!吨袊幍洹番F行版多采用對照法對一般雜質進行檢查。一般雜質的檢查須遵循平行操作原則,通過正確比較供試管與對照管的濁度、顏色等來確定供試品中雜質限量是否符合規定。
一、氯化物檢查法
氯化物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藥物的生產過程中,常用到鹽酸或制成鹽酸鹽形式。氯離子對人體無害,但它能反映藥物的純度及生產過程是否正常,因此氯化物常作為信號雜質進行檢查。
1.原理
藥物中的微量氯化物在硝酸酸性條件下與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膠體微粒而顯白色渾濁,與一定量的標準氯化鈉溶液在相同條件下產生的氯化銀渾濁程度比較,判定供試品中氯化物是否符合限量規定。
2.方法
除另有規定外,取各藥品項下規定量的供試品,加水溶解使成25ml(溶液如顯堿性,可滴加硝酸使成中性),再加稀硝酸10ml;溶液如不澄清,應濾過;置50ml納氏比色管中,加水使成約40ml,搖勻,即得供試溶液。另取各藥品項下規定量的標準氯化鈉溶液,置50ml納氏比色管中,加稀硝酸10ml,加水使成40ml,搖勻,即得對照溶液。于供試溶液與對照溶液中,分別加入硝酸銀試液1.0ml,用水稀釋至50ml,搖勻,在暗處放置5min,同置黑色背景上,從比色管上方向下觀察,比較,即得。
標準氯化鈉溶液的制備稱取氯化鈉0.165g,置1000ml量瓶中,加水適量使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貯備液。
臨用前,精密量取貯備液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每1ml相當于10μg的Cl)。
3.注意事項
(1)硝酸的作用 硝酸可以除去、
、
等雜質的干擾,同時,硝酸還可以加速氯化銀的生成,使之產生較好的乳濁。
(2)氯化物的檢測濃度范圍 在測定條件下,氯化物濃度(以Cl-計)以50ml中含有0.02~0.08mg(即相當于標準氯化鈉溶液2~8ml)為宜,所顯渾濁梯度明顯。實驗時,應根據限量規定,考慮供試品取樣量,使氯化物的量在此范圍內。
(3)溫度對產生氯化銀的濁度的影響 以30~40℃產生的渾濁最大,結果也恒定,但如果標準品與供試品在相同條件下操作后比較,仍可在室溫進行。
(4)操作中注意平行原則 供試品管和對照液管應同時操作,試劑的加入順序應一致。搖勻后應在暗處放置5min,避免陽光直接照射,以防單質銀生成。
(5)濁度觀察比較的方法 若兩管的濁度接近,應將供試品管與對照液管同時置黑色臺面上,摘下納氏比色管塞子,自上向下觀察濁度,較易判斷。必要時,可變換供試品管和對照液管的位置后觀察。
(6)比色管的使用注意事項 比色管用后應立即沖洗,避免久置。不應用毛刷刷洗,以免劃出條痕損傷比色管壁而影響比色。
(7)供試液中有不溶物 供試液需濾過時,濾紙中如含有氯化物,可預先用含有硝酸的水溶液洗凈后使用。
(8)有機氯的檢查 選擇適宜的方法破壞,使有機氯成為無機氯離子,再依法檢查。破壞的方法根據有機氯結合的牢固程度而定,一般對于結合不是很牢固的(如與有機結構側鏈共價結合),可用堿加熱水解法;當氯與環狀有機物結合牢固時,可用氧瓶燃燒法破壞。
(9)檢查碘或溴化物中的氯化物 碘中氯化物的檢查,先加鋅粉將碘還原為無色的碘離子,再加入氨試液與硝酸銀試液,利用碘化銀不溶于氨溶液,而氯化銀在氨溶液中與氨形成配位離子,濾去沉淀。濾液加硝酸又析出氯化銀,與一定量標準氯化鈉溶液生成的渾濁比較,即得。檢查溴化物中氯化物時,因溴離子也可與銀離子生成溴化銀沉淀,可利用溴離子比氯離子易于氧化的性質,用硝酸與30%過氧化氫溶液氧化溴離子成游離的溴,加熱去溴,再依次測定供試品中氯化物的限度。
課堂活動
思考供試品溶液有色時該如何處理?
答:可以采用兩種方法處理,第一種方法為內消色法,即用去除雜質的供試品溶液作為標準品溶液的溶劑來溶解標準品,使標準品溶液顏色與供試品溶液顏色保持一致;第二種方法為外消色法,即向供試品溶液中加入某種試劑,使溶液顏色褪去后再依法檢查。
4.應用
谷氨酸鈉中氯化物的檢查:取本品0.10g,依法檢查(通則0801),與標準氯化鈉溶液5.0ml制成的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深(0.05%)。
二、硫酸鹽檢查法
1.原理
藥物中微量的硫酸鹽在稀鹽酸酸性條件下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微粒顯白色渾濁,與一定量標準硫酸鉀溶液在相同條件下產生的硫酸鋇渾濁程度比較,判定供試品硫酸鹽是否符合限量規定。
2.方法
除另有規定外,可取供試溶液兩份,分別置50ml納氏比色管中,一份加25%氯化鋇溶液5ml,搖勻,放置10min,如顯渾濁,可反復濾過,至濾液完全澄清,再加規定量的標準硫酸鉀溶液與水適量使成50ml,搖勻,放置10min,作為對照溶液;另一份加25%氯化鋇溶液5ml與水適量使成50ml,搖勻,放置10min,按上述方法比較所產生的渾濁。
供試溶液的配制除另有規定外,取各品種項下規定量的供試品,置50ml納氏比色管中,加水溶解使成約40ml;溶液如顯堿性,可滴加鹽酸使遇pH試紙顯中性;溶液如不澄清,應濾過;加稀鹽酸2ml,搖勻,即得。
對照溶液的配制取該品種項下規定量的標準硫酸鉀溶液,置另一50ml納氏比色管中,加水使成約40ml,加稀鹽酸2ml,搖勻,即得。
3.注意事項
①供試溶液如需過濾,應預先用鹽酸酸化的水洗凈濾紙中可能帶來的硫酸鹽,再濾過供試溶液,使其澄清。
②加入25%氯化鋇溶液后,應充分搖勻,以免影響濁度。
③25%氯化鋇溶液存放時間過久,如有沉淀析出,即不能使用,應予重配。
④應將供試品管與對照液管同置黑色臺面上,自上向下觀察濁度,較易判斷。必要時,可變換供試品管和對照液管的位置后觀察。
⑤納氏比色管用后應立即用水沖洗,不應用毛刷刷洗,以免劃出條痕損傷比色管。
4.應用
尿素中硫酸鹽的檢查:取本品4.0g,依法檢查(通則0802),與標準硫酸鉀溶液4.0ml制成的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深(0.010%)。
苯丙氨酸中硫酸鹽檢查:取本品0.70g,依法檢查(通則0802),與標準硫酸鉀溶液1.4ml制成的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深(0.02%)。
三、鐵鹽檢查法
1.原理
鐵鹽在鹽酸酸性溶液中與硫氰酸銨反應生成紅色可溶性的硫氰酸鐵配位離子,與一定量的標準鐵溶液用同法處理后的顏色進行比較,以判斷供試品中鐵鹽的限量是否符合限量規定。
課堂活動
思考鐵鹽檢查的目的是什么?
答:藥物中過量的Fe3+是一種氧化劑,可氧化具有還原性的藥物;Fe2+、Fe3+還可催化某些氧化還原反應的發生,故應控制藥物中的Fe2+、Fe3+。
2.方法
除另有規定外,取各品種項下規定量的供試品,加水溶解使成25ml,移置50ml納氏比色管中,加稀鹽酸4ml與過硫酸銨50mg,用水稀釋使成35ml后,加30%硫氰酸銨溶液3ml,再加水適量稀釋成50ml,搖勻;如顯色,立即與標準鐵溶液一定量制成的對照溶液(取該品種項下規定量的標準鐵溶液,置50ml納氏比色管中,加水使成25ml,加稀鹽酸4ml與過硫酸銨50mg,用水稀釋使成35ml,加30%硫氰酸銨溶液3ml,再加水適量稀釋成50ml,搖勻)比較,即得。
3.注意事項
①標準鐵貯備液。配制標準鐵貯備液時,加入2ml硫酸是為了防止鐵鹽的水解。鐵貯備液應存放于陰涼處,存放期間如出現渾濁或其他異常情況,不得再使用。
②Fe3+最佳比色濃度梯度范圍。本法Fe3+適宜的反應濃度為50ml含10~50μg的Fe3+,在此范圍內色澤梯度明顯,易于區別。
③反應在鹽酸的酸性溶液中進行,既可防止鐵鹽水解,又能避免醋酸鹽、磷酸鹽、砷酸鹽等弱酸鹽的干擾。
④鐵鹽與硫氰酸根離子的作用為可逆反應,加入過量硫氰酸銨試劑,可提高反應靈敏度。
⑤加入氧化劑過硫酸銨,一方面可以氧化供試品中Fe2+成Fe3+,同時可防止光線導致的硫氰酸鐵還原或分解褪色。某些藥物如葡萄糖、糊精等在前處理時加入氧化劑硝酸,則不再形成過硫酸銨;但在加入硫氰酸銨前,應加熱除去殘留的氧化氮,否則HNO2可與SCN-作用,形成紅色的亞硝酰硫氰化物,干擾比色。
⑥增加反應的酸度或硫氰酸銨的加入量,可以抑制某些酸根陰離子,如Cl-、、
等與Fe3+的反應,消除它們的干擾。此外,由于硫氰酸鐵配位離子在正丁醇等有機溶劑中的溶解度大,所以也可用正丁醇提取后比色。這樣既能增加顏色深度,提高顯色反應靈敏度,又能排除這些干擾物質的影響。
⑦某些有機藥物,特別是環狀有機藥物,在實驗條件下不溶解或對檢查有干擾,需經熾灼破壞,使鐵鹽呈三氧化二鐵留于殘渣,處理后再依法檢查。
4.應用
阿苯達唑中鐵鹽檢查:取熾灼殘渣項下遺留的殘渣,加鹽酸2ml,置水浴上蒸干,再加稀鹽酸4ml,微溫溶解后,加水30ml與過硫酸銨50mg,依法檢查(通則0807),與標準鐵溶液3.0ml制成的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深(0.03%)
四、重金屬檢查法
重金屬系指在實驗條件下能與硫代乙酰胺(CH3CSNH2)或硫化鈉作用顯色的金屬雜質,如銀、鉛、汞、銅、鎘、錫、銻、鉍等。重金屬離子的存在,要么對人體有較大危害,如鉛離子,要么會催化和參與藥物的化學反應,影響藥物的穩定性,故有必要嚴格控制重金屬離子在藥物中的量。在藥品生產過程中遇到鉛的機會較多,鉛在體內又易積蓄中毒,故檢查時以鉛為代表,作為限量對照。
1.原理
重金屬檢查主要使用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鈉試液作為顯色劑。硫代乙酰胺在醋酸鹽緩沖液的酸性(pH3.5)條件下水解,產生硫化氫,與微量重金屬雜質(以Pb2+為代表)反應生成黃色至棕黑色的硫化物混懸液?;蛟跉溲趸c的堿性條件下,硫化鈉與微量重金屬雜質反應生成黃色到棕黑色的硫化物混懸液。與一定量的標準鉛溶液經同法操作后生成的有色混懸液所呈顏色進行比較,不得更深。
課堂活動
思考反應試劑為什么不用H2S代替硫代乙酰胺呢?
答:H2S試液有惡臭和毒性,不穩定,易被空氣氧化而析出單質硫,濃度難以控制。
2.方法
由于藥物性質、重金屬的雜質限量以及重金屬雜質在藥物中的存在狀態等因素的不同,現行版《中國藥典》規定的重金屬檢查法包括以下三種方法。
(1)第一法(也稱為硫代乙酰胺法) 適用于無需有機破壞,在酸性條件下可以溶解的藥物中的重金屬檢查。
除另有規定外,取25ml納氏比色管三支,甲管中加標準鉛溶液一定量與醋酸鹽緩沖液(pH3.5)2ml后,加水或各品種項下規定的溶劑稀釋成25ml,乙管中加入按各品種項下規定的方法制成的供試品溶液25ml,丙管中加入與乙管相同重量的供試品,加配制供試品溶液的溶劑適量使溶解,再加與甲管相同量的標準鉛溶液與醋酸鹽緩沖液(pH3.5)2ml后,用溶劑稀釋成25ml;若供試品溶液帶顏色,可在甲管中滴加少量的稀焦糖溶液或其他無干擾的有色溶液,使之與乙管、丙管一致;再在甲、乙、丙三管中分別加硫代乙酰胺試液各2ml,搖勻,放置2min,同置白紙上,自上向下透視,當丙管中顯出的顏色不淺于甲管時,乙管中顯示的顏色與甲管比較,不得更深。如丙管中顯出的顏色淺于甲管,應取樣按第二法重新檢査。
(2)第二法(又稱為熾灼后的硫代乙酰胺法) 適用于在水中難溶、或能與重金屬離子反應生成配位化合物而影響重金屬檢查的有機藥物。
除另有規定外,當需改用第二法檢査時,取各品種項下規定量的供試品,按熾灼殘渣檢查法(通則0841)進行熾灼處理,然后取遺留的殘渣;或直接取熾灼殘渣項下遺留的殘渣;如供試品為溶液,則取各品種項下規定量的溶液,蒸發至干,再按上述方法處理后取遺留的殘渣;加硝酸0.5ml,蒸干,至氧化氮蒸氣除盡后(或取供試品一定量,緩緩熾灼至完全炭化,放冷,加硫酸0.5~1ml,使恰濕潤,用低溫加熱至硫酸除盡后,加硝酸0.5ml,蒸干,至氧化氮蒸氣除盡后,放冷,在500~600℃熾灼使完全灰化),放冷,加鹽酸2ml,置水浴上蒸干后加水15ml,滴加氨試液至對酚酞指示液顯微粉紅色,再加醋酸鹽緩沖液(pH3.5)2ml,微熱溶解后,移置納氏比色管中,加水稀釋成25ml作為乙管;另取配制供試品溶液的試劑,置瓷皿中蒸干后,加醋酸鹽緩沖液(pH3.5)2ml與水15ml,微熱溶解后,移置納氏比色管中,加標準鉛溶液一定量,再用水稀釋成25ml,作為甲管;再在甲、乙兩管中分別加硫代乙酰胺試液各2ml,搖勻,放置2min,同置白紙上,自上向下透視,乙管中顯出的顏色與甲管比較,不得更深。
(3)第三法(又稱為硫化鈉法) 適用于溶于堿性水溶液而難溶于稀酸或在稀酸中即生成沉淀的藥物的重金屬雜質的檢查。
方法,除另有規定外,取供試品適量,加氫氧化鈉試液5ml與水20ml溶解后,置納氏比色管中,加硫化鈉試液5滴,搖勻,與一定量的標準鉛溶液同樣處理后的顏色比較,不得更深。
藥物中所含的重金屬的檢查方法較多,各國藥典收載的檢查方法也有一定的差異。對于不同的藥物,應選擇恰當的方法進行檢測。
3.注意事項
①用硝酸鉛配制標準鉛貯備液,并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防止鉛鹽水解。標準鉛溶液須于臨用前取適量貯備液稀釋而得,濃度為每1ml標準鉛溶液相當于10μg的Pb。本法適宜目視比色的濃度范圍為25ml溶液中含10~20μgPb,相當于標準鉛溶液1~2ml。
②第一法中,溶液的pH會影響金屬離子與硫化氫的呈色反應,而當pH為3.0~3.5時,硫化鉛沉淀較完全。若酸度繼續增大,重金屬離子與硫化氫呈色變淺,酸度太大時甚至不顯色。所以如果供試品用強酸溶解或在處理過程中使用了強酸,則應在加入醋酸鹽緩沖液進行比色前加氨水至對酚酞指示劑顯中性。
供試液如有色,應在加硫代乙酰胺試液前于對照溶液管中滴加少量稀焦糖溶液或其他無干擾的有色溶液,使之與供試品溶液管的顏色相一致,然后再加硫代乙酰胺試液進行比色。如按照以上方法仍不能使兩管的顏色相一致,應取樣按照第二法重新檢查。
供試品中如有微量的高鐵鹽存在,在弱酸性溶液中可氧化硫化氫而析出單質硫,產生渾濁,干擾檢測??煞謩e于甲、乙、丙三支試管中加入抗壞血酸0.5~1.0g,使Fe3+還原成Fe2+,再依法檢查。
③在用第二法檢查時,熾灼溫度控制在500~600℃使完全灰化,溫度太低灰化不完全,溫度越高,重金屬揮發損失越嚴重,如鉛在700℃經6h熾灼,回收率僅32%。熾灼殘渣加硝酸加熱處理從而進一步使有機物破壞完全,一定要蒸干除盡氧化氮,否則亞硝酸會氧化硫代乙酰胺水解產生的硫化氫而析出單質硫,影響比色。
④第三法中,硫化鈉試液作為顯色劑對玻璃有一定的腐蝕性,而且久貯會有絮狀物產生,應臨用前新鮮配制。
4.應用
泛昔洛韋中重金屬檢查:取熾灼殘渣項下遺留的殘渣,依法檢查(通則0821第二法),含重金屬不得超過百萬分之二十。
阿司匹林中重金屬檢查:取本品1.0g,加乙醇23ml溶解后,加醋酸鹽緩沖液(pH3.5)2ml依法檢查(通則0821第一法),含重金屬不得過百萬分之十。
五、砷鹽檢查法
砷鹽是有毒的物質,多由藥物生產過程所使用的無機試劑引入。砷鹽和重金屬一樣,在多種藥物中要求檢查。《中國藥典》現行版采用古蔡法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銀法(簡稱Ag-DDC法)檢查藥物中微量的砷鹽。
1.原理
(1)古蔡氏法 該法檢查藥物中微量砷鹽的原理是利用金屬鋅與酸作用生成新生態的氫,與藥物中微量砷鹽作用生成具有揮發性的砷化氫氣體,遇溴化汞試紙,產生黃色至棕色的砷斑,如圖4-1所示,與相同條件下一定量標準砷溶液所生成的砷斑比較,以判定藥物中砷鹽的含量。其反應方程式如下:
砷化氫與溴化汞試紙作用:

圖4-1 砷斑
(2)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銀法(Ag-DDC法) 本法的檢查原理是先按照第一法利用金屬鋅與酸反應生成新生態的氫,與微量砷鹽作用生成具揮發性的砷化氫氣體后,再與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銀試液作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銀中的銀被砷化氫還原,生成紅色的膠態銀,與同一條件下一定量的標準砷溶液所制成的對照液進行目視比色或在510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以判定所含砷鹽的限度或測定含量。
本反應可逆,加入有機堿能與產物HDDC(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結合,從而吸收反應中產生的HDDC,有利于加速反應向正方向定量進行完全,所以《中國藥典》現行版規定采用0.25%Ag-DDC的三乙胺-三氯甲烷(1.8:98.2)溶液。
2.方法
(1)古蔡氏法檢查砷的裝置 見圖4-2。

圖4-2 古蔡氏法檢砷裝置
A—標準磨口錐形瓶;B—中空的標準磨口塞;C—導氣管;D—具孔的有機玻璃旋塞;E—中央具有圓孔的有機玻璃旋塞
測試時,于導氣管C中裝入醋酸鉛棉花60mg(裝管高度為60~80mm),再于旋塞D的頂端平面上放一片溴化汞試紙(試紙大小以能覆蓋孔徑而不露出平面外為宜),蓋上旋塞蓋E并旋緊,即得。
標準砷斑的制備:精密量取標準砷溶液2ml,置檢砷瓶(A瓶)中,加鹽酸5ml與水21ml,再加碘化鉀試液5ml與酸性氯化亞錫試液5滴,在室溫放置10min后,加鋅粒2g,立即將裝妥的導氣管C密塞于A瓶上,并將A瓶置25~40℃的水浴中,反應45min,取出溴化汞試紙,即得。
供試品檢查:取按各藥品品種項下規定方法制成的供試液,置A瓶中,照標準砷斑的制備方法制備,自“再加碘化鉀試液5ml”起,依法操作,將生成的砷斑與標準砷斑比較,顏色不得更深。
(2)Ag-DDC法裝置 見圖4-3。

圖4-3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銀法檢砷裝置
A—標準磨口錐形瓶;B—中空的標準磨口塞;C—導氣管;D—平底玻璃管
取照各品種項下規定方法制成的供試品溶液,置A瓶中,照標準砷對照液的制備,自“再加碘化鉀試液5ml”起,依法操作。將所得溶液與標準砷對照液同置白色背景上,從D管上方向下觀察、比較,所得溶液的顏色不得比標準砷對照液更深。必要時,可將所得溶液轉移至1cm吸收池中,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通則0401)在510nm波長處以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銀試液作空白,測定吸光度,與標準砷對照液按同法測得的吸光度比較,即得。
3.注意事項
①碘化鉀及氯化亞錫的主要作用之一是將五價砷還原成為三價砷,因為五價砷在酸性溶液中被金屬鋅還原為砷化氫的速度比三價砷慢,在反應液中加入碘化鉀及氯化亞錫,可以使供試品中可能存在的As5+還原成As3+,然后再與金屬鋅反應,從而加快了反應速度。同時,碘化鉀被五價砷氧化生成的碘又可被氯化亞錫還原為碘離子,而新生成的碘離子又可與反應中產生的鋅離子形成穩定的配離子,有利于砷化氫源源不斷地生成。
氯化亞錫與碘化鉀的另一個作用是還能抑制銻化氫的生成,因為銻化氫也能與溴化汞試紙反應生成銻斑。在實驗條件下,100μg銻存在也不致干擾測定。氯化亞錫還能催化鋅與鹽酸反應,即單純的鋅與鹽酸作用較慢,而當加入氯化亞錫時,鋅可以置換出錫沉積在鋅的表面,形成鋅錫齊,從而加快了鋅與鹽酸的反應速度,使氫氣連續而均勻地產生。
②供試品和鋅粒中可能含有少量的硫化物,在酸性溶液中產生硫化氫氣體,與溴化汞作用生成硫化汞色斑,干擾試驗,故須在檢砷器的導管中裝入醋酸鉛棉花以吸收硫化氫,除去干擾。
③砷斑不夠穩定,在反應中應保持干燥及避光,并立即與標準砷斑比較。
④供試品若為亞硫酸鹽、硫代硫酸鹽等或為含銻、磷的藥物,因在酸性下可生成二氧化硫或反應生成銻化氫、磷化氫等而有干擾,故應先處理后再檢查,或改用其他方法檢查。
⑤供試品若為鐵鹽,能與碘化鉀、氯化亞錫等還原劑反應而消耗還原劑,影響測定條件,并能氧化新生成的砷化氫,干擾砷斑檢查,應先加酸性氯化亞錫試液作為還原劑,與高鐵離子反應生成低鐵離子后再依法檢測。如枸櫞酸鐵銨中砷鹽的檢查。
⑥多數環狀結構的有機藥物,因砷在分子中可能以共價鍵結合,要先進行有機破壞,否則檢出結果偏低或難以檢出。常用的有機破壞方法有:堿破壞法和酸破壞法。
⑦銻化氫與Ag-DDC的反應靈敏度較低,約為砷化氫的1/35。測定時反應液中加入40%氯化亞錫溶液3ml、15%碘化鉀溶液5ml,500μg的銻也不致干擾測定。
知識拓展
醋酸鉛棉花制作及使用方法
醋酸鉛棉花系指1.0g脫脂棉浸入12ml由等比例的醋酸鉛試液和水組成的混合溶液中,經濕透擠壓并在100oC以下干燥制得。醋酸鉛棉花用來除去供試品及鋅粒中可能存在的硫化物在酸性溶液中生成的硫化氫氣體,后者能與溴化汞作用生成硫化汞的色斑,影響測定結果。但醋酸鉛棉花用量過多或塞得過緊會影響砷化氫氣體的通過,用量過少或填塞稀疏,無法起到阻擋硫化氫的作用,因此導氣管中的醋酸鉛棉花用量與填裝應按《中國藥典》規定進行。
4.應用
苯丙氨酸中砷鹽檢查:取本品2.0g,加水23ml溶解后,加鹽酸5ml,依法檢查(通則0822第一法),應符合規定(0.0001%)。
六、干燥失重測定法
1.原理
藥品的干燥失重系指藥品在規定條件下干燥后所減失重量的百分率。減失的重量主要是水、結晶水及其他揮發性物質,如乙醇等。由減失的重量和取樣量計算供試品的干燥失重。
2.方法
取供試品,混合均勻(如為較大的結晶,應先迅速搗碎使成2mm以下的小粒),取約1g或各品種項下規定的重量,置與供試品相同條件下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稱量瓶中,精密稱定,除另有規定外,在105℃干燥至恒重。由減失的重量和取樣量計算供試品的干燥失重。
3.注意事項
①供試品干燥時,應平鋪在扁形稱量瓶中,厚度不可超過5mm,如為疏松物質,厚度不可超過10mm。放入烘箱或干燥器進行干燥時,應將瓶蓋取下,置稱量瓶旁,或將瓶蓋半開進行干燥;取出時,須將稱量瓶蓋好。置烘箱內干燥的供試品,應在干燥后取出置干燥器中放冷,然后稱定重量。
②供試品如未達規定的干燥溫度即融化時,除另有規定外,應先將供試品在低于熔化溫度5~10℃的溫度下干燥至大部分水分除去后,再按規定條件干燥。生物制品應先將供試品于較低的溫度下干燥至大部分水分除去后,再按規定條件干燥。
③當用減壓干燥器(通常為室溫)或恒溫減壓干燥器(溫度應按各品種項下的規定設置,生物制品除另有規定外,溫度為60℃)時,除另有規定外,壓力應在2.67kPa(20mmHg)以下。干燥器中常用的干燥劑為五氧化二磷、無水氯化鈣或硅膠;恒溫減壓干燥器中常用的干燥劑為五氧化二磷。應及時更換干燥劑,使其保持在有效狀態。
4.應用
肝素鈉干燥失重檢查:取本品,置五氧化二磷干燥器內,在60℃減壓干燥至恒重,減失重量不得超過5.0%(通則0831)。
苯佐卡因干燥失重檢查:取本品,置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減失重量不得過0.5%(通則0831)。
知識拓展
五氧化二磷干燥劑與硫酸干燥劑的干燥性能及使用方法
①五氧化二磷的吸水效率、吸水容量和吸水速度均較好。使用時需將干燥劑鋪于培養皿中,置于干燥器內。若發現干燥劑表層結塊、出現液滴,應將表層刮去,另加新的五氧化二磷再使用;棄去的五氧化二磷不可倒入下水道,應埋入土中。五氧化二磷價格較貴,且不能反復使用。
②硫酸的吸水效率與吸水速度次于五氧化二磷,但吸水容量比五氧化二磷大,價格也較便宜;使用時,應將硫酸盛于培養皿或燒杯中,不能直接傾入干燥器;搬動干燥器時,應注意勿使硫酸濺出;用過的硫酸經加熱除水后可再用。除水的方法是:將含水硫酸置燒杯中加熱至冒白煙、保持在110℃左右約30min,即可。
七、水分測定法
藥物中水分的存在,可使藥物發生水解、霉變等,《中國藥典》現行版采用費休法及甲醛法測定藥物中的水分,但主要采用費休法。該法也叫卡爾費休水分滴定法,其特點是操作簡便,專屬性強、準確度高,適用于受熱易破壞的藥物。
1.原理
費休水分測定,是非水溶液中的氧化還原滴定,采用的標準滴定液稱為費休試液,是由碘、二氧化硫、吡啶和甲醇按一定比例組成。測定原理是利用碘氧化二氧化硫為三氧化硫時,需要一定量的水分參加反應。
上述反應是可逆的,為了使反應向右進行完全,加入無水吡啶能定量地吸收HI和SO3,生成氫碘酸吡啶(2C5H5N·HI)和亞硫酸吡啶(C5H5N·SO3)。但生成的亞硫酸吡啶不夠穩定,加入無水甲醇可使其轉變成穩定的甲基硫酸氫吡啶(C5H5NHSO4CH3)。
滴定的總反應為:
由滴定總反應可知,每1mol水需要2mol碘、1mol二氧化硫、3mol吡啶和1mol甲醇。吡啶和甲醇不僅參與滴定反應,是反應產物的組成部分,而且還起溶劑作用。指示滴定終點的方法有如下兩種。
(1)自身作指示劑 即利用碘的顏色指示終點,終點前溶液呈淺黃色,終點時為紅棕色(微過量的費休試劑中的碘的顏色)。
(2)永停滴定法 按永停滴定法操作,終點時電流計指針突然偏轉,并持續數分鐘不退回。該法靈敏、準確,尤其適用于有顏色溶液的測定。
2.方法
《中國藥典》現行版采用水分測定儀直接標定費休試液,或取干燥的具塞玻瓶,精密加入重蒸水約30mg,除另有規定外加入無水甲醇2~5ml,用費休試液滴至溶液由淺黃變為紅棕色,或用永停滴定法指示終點;另作空白試驗校正,按下式計算費休試液的滴定度。
式中 F——滴定度(每1ml費休試液相當于水的重量),mg/ml;
W——重蒸餾水的重量,mg;
A——滴定所消耗費休試液容積,ml;
B——空白所消耗費休試液容積,ml。
供試品的測定:取供試品適量(約消耗費休試液1~5ml),精密稱定,置干燥具塞玻璃瓶中,通過貯有無水甲醇的滴定裝置加入無水甲醇2ml,在不斷振搖下用費休試液滴定至溶液由淺黃色變為紅棕色,另以2ml無水甲醇作空白試驗,按下式計算。
式中 A——供試品所消耗費休試液的量,ml;
B——空白所消耗費休試液容積,ml;
W——供試品的重量,mg。
3.注意事項
①測定供試品中水分時可根據費休試液的F值及供試品的含水限量來確定供試品的取樣量,供試品的取樣量一般以消耗費休試液1~5ml為宜,費休試液的F值以在4.0mg/ml上下為宜,F值降低至3.0mg/ml以下時,滴定終點不敏銳,不宜再用。整個操作應迅速,且不宜在陰雨或空氣濕度太大時進行。
②費休法不適用于測定氧化劑、還原劑以及能與試液生成水的藥物。一些羰基化合物如活潑的醛酮可與試劑中的甲醇作用,生成縮醛和水,也會干擾測定。
③《中國藥典》現行版還采用甲苯法測定藥物的水分。該法常用于測定顏色較深的藥品或氧化劑、還原劑、皂類、油類等。
【例4-4】 氨芐西林鈉水分測定:精密稱取本品0.7823g,置于干燥具塞玻瓶中,加無水甲醇5ml充分振搖后,用費休試液滴至溶液由淺黃色變為紅棕色,消耗費休試液2.36ml;另取無水甲醇5ml,同法測定,消耗費休試液0.14ml,求氨芐西林鈉的含水量(已知每1ml費休試液相當于3.65mg的水)。
4.應用
阿奇霉素干混懸劑中水分檢查:取本品適量,照水分測定法(通則0832第一法)測定,含水分不得過2.0%。
環磷酰胺中水分檢查:取本品,照水分測定法(通則0832第一法)測定,含水分應為6.0%~7.0%。
八、熾灼殘渣檢查法
1.原理
有機藥物經炭化或無機藥物加熱分解后,加硫酸濕潤,先低溫再高溫(700~800℃)熾灼,使完全灰化,有機物分解揮發,殘留的非揮發性無機雜質(多為金屬氧化物或無機鹽類)成為硫酸鹽,稱為熾灼殘渣(BP稱硫酸灰分)。藥典對某些不含金屬的有機藥物,規定進行熾灼殘渣檢查,應符合限量規定。
課堂活動
思考樣品在灰化之前為什么先炭化?
答:防止在灼燒時,因溫度高,試樣中的水分急劇蒸發使試樣飛揚;防止糖、蛋白質、淀粉等易發泡膨脹的物質在高溫下發泡膨脹而溢出坩堝;防止直接灼燒時炭粒易被包住,使灰化不完全。
2.方法
精密稱取規定重量的供試品,于坩堝中,先緩緩加熱(為了避免供試品驟然膨脹逸出,可采用坩堝斜置方式)直至完全炭化,放冷,加硫酸0.5~1ml使濕潤,低溫加熱至硫酸蒸氣除盡后,在700~800℃熾灼使完全灰化,移至干燥器內,放冷至室溫。精密稱定后,再在700~800℃熾灼至恒重,計算限量。公式為:
藥物的熾灼殘渣限量一般為0.1%~0.2%,供試品的取用量應根據熾灼殘渣限量和稱量誤差決定。取量過多,炭化和灰化時間太長;過少,加大稱量相對誤差。一般應使熾灼殘渣量為1~2mg。因此,如限量為0.1%以上者,取樣可在1g以下。如貴重藥物或供試品數量不足時,取樣可酌情減少。
課堂活動
思考什么是恒重?
答:恒重是指連續兩次熾灼或干燥后的重量差異在0.3mg以下。
3.注意事項
①重金屬在高溫下易揮發,如供試品需將殘渣留作重金屬檢查,則熾灼溫度控制在500~600℃。
②含氟的藥物對瓷坩堝有腐蝕,應采用鉑坩堝。
4.應用
環磷腺苷中熾灼殘渣檢查:取本品1.0g,置鉑坩堝中,依法檢查(通則0841),遺留殘渣不得過0.1%。
九、易炭化物檢查法
1.原理
易炭化物檢查是檢查藥物中夾雜的遇硫酸易炭化或易氧化而呈色的微量有機雜質。此類雜質多數是結構未知的,用硫酸呈色的方法可以簡便地控制此類雜質的總量。
2.方法
取內徑一致的兩支比色管,甲管中加放各種項下規定的對照液5ml;乙管中加硫酸[含H2SO494.5%~95.5%(g/g)]5ml后,分次緩緩加入規定量的供試品,振搖使溶解。除另有規定外,靜置15min后,將兩管同置白色背景前比色,乙管中所顯顏色不得較甲管更深。
對照液主要有三類:①用“溶液顏色檢查”項下的標準比色液作為對照液;②用比色用氯化鈷液、比色用重鉻酸鉀液和比色用硫酸銅液按規定方法配成的對照液;③一定濃度的高錳酸鉀液。
3.注意事項
供試品如為固體,應先研細,如需加熱才能溶解時,可取供試品與硫酸混合均勻,加熱溶解后,放冷至室溫,再移置比色管中。
4.應用
乳酸中易炭化物檢查:取95%(g/g)硫酸5ml,置潔凈的試管中,注意沿管壁加本品5ml,使成兩液層,在15℃靜置15min,接界面的顏色不得比淡黃色更深。
十、溶液顏色檢查法
1.原理
本法系將藥物溶液的顏色與規定的標準比色液比較,或在規定的波長處測定其吸光度。
品種項下規定的“無色”系指供試品溶液的顏色相同于水或所用溶劑,“幾乎無色”系指供試品溶液的顏色不深于相應色調0.5號標準比色液。
2015年版《中國藥典》收載了三種檢查方法,分別是目視比色法、分光光度法及色差計法。
2.方法
第一法,除另有規定外,取各品種項下規定量的供試品,加水溶解,置于25ml的納氏比色管中,加水稀釋至10ml。另取規定色調和色號的標準比色液10ml,置于另一25ml納氏比色管中,兩管同置白色背景上,自上向下透視,或同置白色背景前,平視觀察,供試品管呈現的顏色與對照管比較,不得更深。如供試品管呈現的顏色與對照管的顏色深淺非常接近或色調不完全一致,使目視觀察無法辨別兩者的深淺時,應改用第三法(色差計法)測定,并將其測定結果作為判定依據。
比色用重鉻酸鉀液,精密稱取在120℃干燥至恒重的基準重鉻酸鉀0.4000g,置500ml量瓶中,加適量水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每1ml溶液中含0.800mg的K2Cr2O7。
比色用硫酸銅液,取硫酸銅約32.5g,加適量的鹽酸溶液(1→40)使溶解成500ml,精密量取10ml,置碘量瓶中,加水50ml、醋酸4ml與碘化鉀2g,用硫代硫酸鈉滴定液(0.1mol/L)滴定,至近終點時,加淀粉指示液2ml,繼續滴定至藍色消失。每1ml硫代硫酸鈉滴定液(0.1mol/L)相當于24.97mg的CuSO4。根據上述測定結果,在剩余的原溶液中加適量的鹽酸溶液(1→40),使每1ml溶液中含62.4mg的CuSO4·5H2O,即得。
比色用氯化鈷液,取氯化鈷約32.5g,加適量的鹽酸溶液(1→40)使溶解成500ml,精密量取2ml,置錐形瓶中,加水200ml搖勻,加氨試液至溶液由淺紅色轉變至綠色后,加醋酸-醋酸鈉緩沖液(pH6.0)10ml,加熱至60℃,再加二甲酚橙指示液5滴,用乙二胺四醋酸二鈉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顯黃色。每1ml乙二胺四醋酸二鈉滴定液(0.05mol/L)相當于11.90mg的CoCl2·6H2O。根據上述測定結果,在剩余的原溶液中加適量的鹽酸溶液(1→40),使每1ml溶液中含59.5mg的CoCl2·6H2O,即得。
各種色調標準貯備液的制備,按表4-1精密量取比色用氯化鈷液、比色用重鉻酸鉀液、比色用硫酸銅液與水,混合搖勻,即得。
表4-1 各種色調標準貯備液的配制

各種色調色號標準比色液的制備按表4-2精密量取各色調標準貯備液與水,混合搖勻,即得。
表4-2 各種色調色號標準比色液的配制

第二法,除另有規定外,取各供試品項下規定量的供試品,加水溶解并使成10ml,必要時濾過,濾液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通則0401)于規定波長處測定,吸光度不得超過規定值。
第三法(色差計法),本法是使用具備透射測量功能的測色色差計直接測定溶液的透射三刺激值,對其顏色進行定量表述和分析的方法。當目視比色法較難判定供試品與標準比色液之間的差異時,應采用本法進行測定與判斷。
供試品溶液與標準比色液之間的顏色差異,可以通過分別比較它們與水之間的色差值來測定,也可以通過直接比較它們之間的色差值來測定。
3.注意事項
①所用納氏比色管均應潔凈、干燥,洗滌時不能用刷子,應用鉻酸洗液浸泡,然后沖洗,避免表面粗糙。
②檢查時光線應明亮。
③如果供試管中的顏色與對照管中溶液顏色相近時應將比色管互換位置后再行觀察。
4.應用
乳酸依沙吖啶溶液顏色檢查:取此溶液5ml加水稀釋至10ml,與對照液(取1%三硝基苯酚溶液9.5ml與比色用三氯化鐵液0.22ml及水0.28ml混合制成)比較,顏色不得更深。
乳果糖口服溶液溶液顏色檢查:取本品,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通則0401),以水為空白,在420nm的波長處測定吸光度,不得過0.5。
十一、澄清度檢查法
澄清度是檢查藥品溶液的渾濁程度,即濁度。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藥品的質量和生產工藝水平,尤其是對于注射用原料藥,檢查其溶液的澄清度,有較為重要的意義。
1.原理
藥品溶液中如存在細微顆粒,當直射光通過溶液時,可引致光散射和光吸收的現象,致使溶液微顯渾濁?,F行版《中國藥典》是用規定級號的濁度標準溶液與供試品溶液比較,以判定藥品溶液的澄清度或其渾濁程度。
2.方法
(1)濁度標準液的配制方法
①濁度標準貯備液的制備 稱取105℃干燥至恒重的硫酸肼1.00g,置100ml量瓶中,加水適量使溶解,必要時可在40℃的水浴中溫熱溶解,并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放置4~6h,取此溶液與等容量的10%烏洛托品溶液混合,搖勻,于25℃避光靜置24h,即得。該溶液置冷處避光保存,可在2個月內使用,用前搖勻。
②濁度標準原液的制備 取濁度標準貯備液15.0ml,置1000ml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取適量,置1cm吸收池中,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通則0401),在550nm的波長處測定,其吸光度值應在0.12~0.15范圍內。該溶液應在48h內使用,用前搖勻。
③濁度標準液的制備 取濁度標準原液與水,按表4-3配制,即得。濁度標準液應臨用時制備,使用前充分搖勻。
表4-3 濁度標準液的配制

(2)操作方法 除另有規定外,將一定濃度的供試品溶液與該品種項下規定的濁度標準液,分別置于配對的比濁用玻璃管中,液面高度為40mm,在濁度標準液制備5min后,同置黑色背景上,在漫射光下從比色管上方向下觀察,比較,或置于傘棚燈下,照度為1000lx,從水平方向觀察比較,用以檢查溶液的澄清度或其渾濁程度。在進行比較時,如供試品溶液管的濁度接近標準管時,應將比濁管交換位置后再行觀察。
3.注意事項
①制備澄清度檢查用的濁度標準貯備液、原液和標準液,均應用澄清的水(可用0.45μm孔徑濾膜或G5垂熔玻璃漏斗濾過而得)。
②濁度標準貯備液、濁度標準原液、濁度標準液,均應按規定制備、使用,否則影響結果。
③溫度對濁度標準貯備液的制備影響顯著,因此規定兩液混合時的反應溫度應保持在25℃±1℃。
④用于配制供試品溶液的水,均應為注射用水或新沸放冷的澄清水。
⑤供試品溶液配制后,應在5min內進行檢視。
4.應用
注射用乳糖酸紅霉素溶液澄清度檢查:取本品5瓶,按標示量分別加水制成每1ml中含紅霉素50mg的溶液,溶液應澄清無色,如顯渾濁,與1號濁度標準液(通則0902第一法)比較均不得更濃。
十二、殘留溶劑測定法
1.原理
藥品中的殘留溶劑系指在原料藥或輔料的生產中,以及在制劑制備過程中使用的,但在工藝過程中未能完全去除的有機溶劑。藥品中常見的殘留溶劑及限度見表4-4,除另有規定外,第一、第二、第三類溶劑的殘留限度應符合表4-4中的規定;對其他溶劑,應根據生產工藝的特點,制定相應的限度,使其符合產品規范、《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或其他基本的質量要求。
表4-4 藥品中常見的殘留溶劑及限度

①通常含有60%間二苯、14%對二甲苯、9%鄰二甲苯和17%乙苯。
②藥品生產企業在使用時應提供該類溶劑在制劑中殘留水平的合理性論證報告。
本方法參照氣相色譜法(通則0521)測定。
2.方法
(1)第一法(毛細管柱頂空進樣等溫法)當需要檢査有機溶劑的數量不多,且極性差異較小時,可采用此法。
色譜條件:柱溫一般為40~100℃;常以氮氣為載氣,流速為每分鐘1.0~2.0ml;以水為溶劑時頂空瓶平衡溫度為70~85℃,頂空瓶平衡時間為30~60min;進樣口溫度為200℃;如采用火焰離子化檢測器(FID),溫度為250℃。
測定法,取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分別連續進樣不少于2次,測定待測峰的峰面積。
(2)第二法(毛細管柱頂空進樣系統程序升溫法)當需要檢査的有機溶劑數量較多,且極性差異較大時,可采用此法。
色譜條件:柱溫一般先在40℃維持8min,再以每分鐘8℃的升溫速率升至120℃,維持10min;以氮氣為載氣,流速為每分鐘2.0ml;以水為溶劑時頂空瓶平衡溫度為70~85℃,頂空瓶平衡時間為30~60min;進樣口溫度為200℃;如采用FID檢測器,進樣口溫度為250℃。
具體到某個品種的殘留溶劑檢査時,可根據該品種項下殘留溶劑的組成調整升溫程序。
測定法,取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分別連續進樣不少于2次,測定待測峰的峰面積。
(3)第三法(溶液直接進樣法)可采用填充柱,亦可采用適宜極性的毛細管柱。
測定法,取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分別連續進樣2~3次,測定待測峰的峰面積。
計算法:①限度檢查除另有規定外,按各品種項下規定的供試品溶液濃度測定。以內標法測定時,供試品溶液所得被測溶劑峰面積與內標峰面積之比不得大于對照品溶液的相應比值。以外標法測定時,供試品溶液所得被測溶劑峰面積不得大于對照品溶液的相應峰面積。②定量測定按內標法或外標法計算各殘留溶劑的量。
3.注意事項
①供試品中的未知雜質或其揮發性熱降解物易對殘留溶劑的測定產生干擾。干擾作用包括在測定的色譜系統中未知雜質或其揮發性熱降解物與待測物的保留值相同(共出峰);或熱降解產物與待測物的結構相同(如甲氧基熱裂解產生甲醇)。
②當測定的有機溶劑殘留量超出限度,但未能確定供試品中是否有未知雜質或其揮發性熱降解物對測定有干擾作用時應通過實驗排除干擾作用的存在。
③測定含氮堿性化合物時普通氣象色譜的不銹鋼管路、進樣器的襯管等對有機胺等含氮堿性化合物具有較強的吸附作用,導致其檢出靈敏度降低。通常采用弱極性的色譜柱或經堿處理過的色譜柱分析含氮堿性化合物。
④藥物中殘留有機溶劑頂空測定時,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必須使用相同的頂空條件。
4.應用
法羅培南鈉中殘留溶劑檢查:取本品1.0g,精密稱定,置頂空瓶中,精密加二甲基亞砜5ml使溶解,密封,作為供試品溶液;分別精密稱取正己烷、丙酮、四氫呋喃、二氯甲烷、乙腈、甲苯、二甲苯對照品適量,用二甲基亞砜定量稀釋制成每1ml中分別含正己烷0.058mg、丙酮1.0mg、四氫呋喃0.144mg、二氯甲烷0.12mg、乙腈0.082mg、甲苯0.178mg、二甲苯0.434mg的混合溶液,精密量取5ml,置頂空瓶中,密封,作為對照品溶液。照殘留溶劑測定法(通則0861第二法)試驗,以聚乙二醇(或極性相近)為固定液的毛細管柱為色譜柱,起始溫度為30℃,維持15min,再以每分鐘50℃的速率升至150℃,維持5min;進樣口溫度為170℃;檢測器溫度為200℃;頂空瓶平衡溫度為80℃,平衡時間為30min。取對照品溶液頂空進樣,按正己烷、丙酮、四氫呋喃、二氯甲烷、乙腈、甲苯、二甲基亞砜(溶劑)的順序依次洗脫,各主峰之間的分離度均應符合要求。取供試品溶液和對照品溶液分別頂空進樣,記錄色譜圖,按外標法以峰面積計算,正己烷、丙酮、四氫呋喃、二氯甲烷、乙腈、甲苯與二甲苯的殘留量均應符合規定。
- 網絡傳播概論
- 張厚粲《現代心理與教育統計學》(第4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新編管理會計(第2版)
- 微觀經濟學學科地圖
- 技術分析(原書第4版)習題集
- 新疆金融高質量發展研究
- 常耀信《美國文學簡史》(第3版)配套題庫【章節題庫(含名??佳姓骖})+模擬試題】
- 數據處理與管理(Excel、Access及文獻檢索)
- 世界通史(第三版)·第一編·古代文明與地域性歷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 單片機技術與設備檢修技能
- 國際商法
- 丁樹杞《大學俄語(3)》(東方老版)學習指南【詞匯短語+課文精解+單元語法+全文翻譯+練習答案】
- 企業戰略管理(第3版)
- 投資銀行學:理論與案例(第4版)
- 2019年陜西省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社區)任職考試《綜合知識》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