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 陳平主編
- 2080字
- 2019-01-10 17:35:49
紋飾之謎
今天世人在欣賞這件精美的原始藝術品的時候,常常會被一個疑問所困擾,那就是:數千年前的古人們為什么要刻畫這樣一幅畫面?畫面表達了什么含義?
很遺憾,由于時間久遠,加上河姆渡文化時期也沒有文字,關于畫面上圖案的含義也就沒有確切的記載了。今天有的只是眾多專家的各種推測。
我們首先來看雙鳥朝陽紋象牙蝶形器上圖案中心部位的圈紋。
關于這一組由多個同心圓組成的圈紋,學術界目前主要有3種解釋意見:
一是“蛋卵說”。這一派的專家學者認為兩只鳥之間的圓圈是“鳥生之卵,正是鳥卵才引出生殖和繁衍”。他們認為圖案中鳥卵中心有一圓點,示意這枚卵是受精卵,環繞在卵周圍的紋樣不是火焰紋,而是河姆渡人對孵卵熱溫的夸張反映。牙雕上的雙鳥可能就是《博物志》中所說“雌雄相視則孕”的白鹢;也可能是《山海經》中有所提及,后來又被人們用來比喻愛侶形影不離的比翼鳥。當然,用現代科學知識來解釋這樣的畫面是否可取還有待商榷,畢竟在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人是否已經懂得受精卵及孵卵所需的熱溫等有關鳥的生育繁殖原理,目前于史無征。
二是“水渦紋說”。支持這種說法的專家把河姆渡文化早期器物上的渦紋劃分成了3種形態:單圓形渦紋、同心圓圈紋和重螺旋紋,并認為這3種渦紋雖然形態不同,但都形象地表現了遺址周圍的沼澤環境,是河姆渡人對自然現象——水渦的臨摹。這種水渦紋之所以成為河姆渡器物上重要的裝飾紋樣,并且在整體圖案中常居于重要位置,其原因就在于河姆渡文化早期,人們對沼澤的膜拜是非常虔誠的。這不僅因為沼澤環境為河姆渡先民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而且也是他們認識自然、認識世界的重要窗口。

三是“太陽紋說”。這種說法是由參與現場發掘的考古專家率先提出的,他們將這些圓圈紋辨認為太陽。此后,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著文支持了這一觀點?,F在,太陽紋的這一說法是眾多對于這件象牙蝶形器中圓圈紋的認識中支持者最多、最容易被人接受的一種說法。這種說法的主要論據有3點:第一,太陽和鳥一起出現是中國古代藝術上一個非常流行的圖式,無論史前還是后世都有大量的發現;第二,太陽鳥以及十日傳說是中國古代神話十分流行的內容,而且在這些神話中,鳥能與太陽相互置換;第三,以雙鳥朝陽紋象牙蝶形器為例,中間的圈紋上方刻有象征太陽光芒的火焰紋,刻畫得十分逼真。
這樣形狀的火焰紋在今天看來與2008北京奧運會吉祥物歡歡的發型頗為相似。這也可以被看作是古往今來人們對太陽火焰狀光芒的共識,對于光和熱的相似表達。目前“太陽紋說”被多數專家認為是最有說服力的一種解釋。再看這件象牙蝶形器上的鳥紋。將象牙蝶形器中心的圈紋視為“蛋卵”的專家通常認為圈紋兩側的鳥正在呵護它們的后代,在孵化鳥卵。古代先民用這樣的圖案象征著生殖和繁衍。而將圈紋視為“太陽”的專家們對于兩側的鳥在做什么的問題上有著有趣的不同意見。那些參與河姆渡第二次發掘的考古專家將圖案定名為“雙鳥朝陽”。目前來看,“雙鳥朝陽”說的歷史最久,支持者最多,影響力最大,以至于今天的人們習慣以“雙鳥朝陽”來稱呼這件象牙蝶形器。
“雙鳥朝陽”的說法一提出,就有學者對此提出了異議,認為“雙鳥朝陽”的說法偏離了河姆渡原始先民的創作意圖。例如有人認為從畫面構成來觀察,處于太陽兩邊相同的兩只巨鳥是緊貼著太陽的,昂起的頭稍高于太陽,其胸膈幾乎和太陽連成一體,畫面展示的姿態顯然不是“朝見”或“朝拜”,而是呈現出“拱護”“舉”“抬”的姿態。畫中的雙鳥與太陽應該是一個整體,是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在這一特定的構圖中,太陽是作為發光發熱的球體,而雙鳥是太陽賴以飛升天穹的運載工具。因此,他們認為這幅圖案應命名為“雙鳥舁日”,意思是指雙鳥擎日飛行。

象牙匕形器
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5300年),長17厘米,寬2.8厘米。
匕,本義為個人進餐用的小勺子。這件象牙匕形器的柄端雕成稍下傾的鳥首。中間雕出鳥身和翅膀,并刻有直線和斜紋,象征著雙翼和羽毛。匕身雕成扁長而微弧圓、夸張的鳥尾。

河姆渡文化雙頭鳥紋骨匕
無論哪種觀點,都無法否認雙鳥朝陽紋象牙蝶形器上的鳥紋和太陽紋是一個整體,是一幅連在一起的圖案,反映的是河姆渡先民對自然的一種原始認識,以及對太陽及鳥的崇敬之情。
河姆渡先民對鳥的這種崇拜在其他出土的器物上也有豐富的體現。距離雙鳥朝陽紋象牙蝶形器出土位置不遠的地方,考古人員就發掘出一件形神兼備的鳥形象牙匕形器。這件匕形器選用了上等的象牙,先錯磨為長條,再精雕成小身大尾的鳥形,極具立體感,概括地表現了禽鳥的靜止形態,同樣是河姆渡原始藝術品中的精華。
這類刻畫有鳥形象的器物在河姆渡遺址中時有發現,讓眾多學者認定鳥是河姆渡先民圖騰崇拜的對象。他們認為鳥形藝術的經常出現,尤其是堪稱為河姆渡文化藝術精華之一的鳥形象牙雕刻,說明了河姆渡人對“鳥”有著特別的感情和愛好。河姆渡人的這種感情和愛好還對后來的越地先民發生過深遠的影響,在我們今天見到的許多越國遺物中就常會發現鳥形圖案和鳥形雕塑的身影。這些用料講究、刻工精細的鳥形與鳥紋雕刻,是河姆渡人特意給它們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使之超然于現實之上。因此,把它看成是原始圖騰崇拜的某種標記,可能更接近創作者的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