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 陳平主編
- 771字
- 2019-01-10 17:35:57
5 2400多年前的音樂廳——春秋伎樂銅屋
名稱:伎樂銅屋
文物級別:一級
類別:銅器
材質:銅
年代:春秋(前770—前476年)
規格:通高17厘米,面寬13厘米,進深11.5厘米。
推薦理由:目前發現的唯一一座先秦時期的青銅房屋模型,是綜合反映越人建筑、生活、圖騰的青銅精品。

銅屋的造型、紋飾以及人物發式等,具有鮮明的越文化特色,可能是越人用于祭祀活動的宗廟建筑,人稱“2400多年前的音樂廳”。
青銅是銅和錫的合金,青銅器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已經成為一種人類文明成就的象征。在全世界的青銅器當中,中國的青銅器制作精美,工藝高超,世人都公認其代表了世界青銅器的最高水平。
有這樣一件青銅器顯得格外獨特,它堪稱春秋時期青銅器的巔峰之作,對我們了解當時的建筑形態、人物形象、生活習俗、祭祀儀式等也有重要意義,它就是浙江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的春秋伎樂銅屋。在一同出土的17件青銅器中,這座造型精致巧妙、色澤瑩潤悅目的青銅房屋模型堪稱翹楚。
銅屋平面為長方形,三開間,三進深。南面敞開,無墻、門,立圓形明柱兩根。東西兩面為長方格透空落地式立壁。北墻僅在中心部位開一小窗。四角攢尖頂,中央的八角柱上立一大尾鳩。屋下有4階。屋頂、后墻及4階均飾勾連回紋,八角柱各面飾S形勾連云紋。室內跪坐6人,束發裸身,造型生動,各司其職:二人雙手相交于小腹,應是樂伎;其他4人或做吹笙狀,或做撫琴彈撥狀,或做執槌擊鼓狀,或做執棍擊筑狀,當為樂師。伎樂銅屋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座先秦時期的青銅房屋模型,這種經過藝術加工的模型雖然未必能夠準確地反映民間住屋的具體形制,但透過它,多少能獲得一些當時建筑的信息。銅屋中的奏樂人則反映了越人音樂生活的生動場景。銅屋八角柱上的大尾鳩還傳遞了越人精神生活的另一類信息,那就是越人對鳥的崇拜。伎樂銅屋所提供的多方面的信息,使越人生活的畫面變得十分豐滿和清晰。

銅屋內執槌擊鼓的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