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編者按語

鄒韜奮先生(1895-1944)不僅是一位杰出的出版家、第一流的記者和編輯、一位筆耕不輟的作家,還是一位優秀的翻譯家,他的事跡被收入了《中國翻譯家辭典》(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8年版)。根據韜奮先生的自述,他的文字發表生涯正是從翻譯開始的,早在他讀初中時,便從英文雜志上翻譯一些文章投寄給《申報·自由談》發表。在20世紀20年代初,他曾在中華職業教育社正式從事過翻譯工作,出版過編譯的“職業教育叢刊”。他一生中翻譯出版的書共有十多種,其中最著名的譯作當屬《革命文豪高爾基》,魯迅在出版前看到《生活》周刊上的廣告,便主動寫信給鄒韜奮,稱“這是給中國青年的很好的贈品”。

相比于鄒韜奮一生以時勢政論為主流的宏大激揚的文字,本書所選的這三篇愛情小說可謂自成一道風景。

這三篇小說先后連載于《生活》周刊上。《生活》周刊創辦于1925年10月11日,次年10月由鄒韜奮接任刊物主編,直至刊物被迫于1933年12月停辦為止。作為關注都市通俗文化生活的雜志,刊物圍繞青年男女社交公開等問題刊發了大量文章。這些文章在表示贊同的同時,指出了社會過渡時期男女社交公開所帶來的危險和流弊,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這三篇小說自然是其中的主打文章,環環緊扣的故事情節也成為刊物最好的宣傳品。譯者鄒韜奮配上大量的“譯余閑談”,結合國情和社會風氣,對故事情節進行點評,同時積極為青年男女介紹戀愛攻略。

《一位美國人嫁與一位中國人的自述》曾在《生活》周刊1927年2月27日(第2卷第17期)至12月25日(第3卷第8期)刊出。1928年6月,由生活周刊社出版單行本,署名“鄒恩潤譯述”,并標為“生活周刊叢書”第一種。書中的男主人公梁章卿的原型就是鄒韜奮在南洋公學(交通大學前身)中院(相當于中學)二年級念書時的英文老師黃添福。對于鄒韜奮來說,黃老師的教導使他終生受益匪淺,并在《經歷》一文中專門回憶了這位老師。這位黃先生旅居美國多年,是密歇根大學的法學學士,英文流利暢達,口音純正。小說中介紹,梁章卿“一方面在上海一個規模最大的大學里面教授高等英文,兼任別校的國際公法講習,同時執行律師職務”,后來他又曾去北京,在政府中任職。

《一位英國女士與孫先生的婚姻》曾在《生活》周刊1928年1月1日(第3卷第9期)至1929年4月28日(第4卷第22期)刊出。1929年12月,由生活周刊社出版單行本,署名“鄒恩潤譯述”。此書為姚頌馨先生看到《自述》的連載后推薦給鄒韜奮繼續翻譯的。姚頌馨1924年畢業于伊利諾伊大學鐵路機械科,供職于中華職業學校,并曾短暫擔任過校長,因而與鄒韜奮過從甚密。此書原名為Mr. and Mrs. Sen, 1923年美國A. L. Burt出版公司首版。作者為路易絲·喬丹·米恩(Louise Jordan Miln, 1864-1933),米恩1864年出生于美國伊利諾伊州,孩提時代曾拜訪過居住在舊金山的親戚,有機會接觸到那里的唐人街。19世紀末,她以演員的身份和同為演員的丈夫喬治·克賴頓(George Crichton)一起來到中國,她把自己的這些經歷都記錄在《一個西方藝人的東方印象》(南京出版社2009年4月中譯本)一書中。后來,她轉而學習東方文化,成了東方文化的崇拜者。米恩至少有13部關于中國的作品出版。她的主要作品出現在賽珍珠的名作之前,以一種唯美的筆調描述了中國的風土人情,為西方讀者認識中國打開了視野,在美國一度極為風行。

《一個女子戀愛的時候》曾在《生活》周刊1929年5月5日(第4卷第23期)至1931年6月20日(第6卷第26期)刊出,另有附錄《迎來送往》刊登在第27期上,闡發了作者對此書的看法,并講明自下期起將刊登甘地的自述。1929年12月,生活周刊社出版此書的單行本,署名“笑世譯述”。此書原名When A Girl Loves, 1928年美國Grosset & Dunlap公司首次出版。作者露絲·杜威·格羅夫斯(Ruth Dewey Groves)(鄒韜奮譯為葛露嫵斯),是一位情感女作家,寫過不少小說。

鄒韜奮的翻譯文字讀起來很舒服,即使現在讀也毫無佶屈聱牙之感。關于韜奮先生在翻譯上的見解,幸好有艾偉先生的輯錄留給后人。艾氏曾經發出上百份翻譯問卷,但只收回了十四份,其中便包括一份作答認真、署名鄒恩潤的問卷。艾氏整理后,在1929年的《中央大學半月刊》第1卷第2期上發表了《譯學問題商榷》一文,其中引用了鄒韜奮很多在今天看來仍然不失其意義的見解,譬如:“鄙意以為譯書之最大要素在使看的人懂,而且覺得暢快舒服,若使人看了頭痛或糊里糊涂,不但不足勸人看書,反而使人懶于看書。”值得注意的是,韜奮先生這些翻譯體會背后最大的實踐支持,無疑是當時他忙得焦頭爛額之余仍在堅持翻譯的愛情小說。

這三篇小說中,前兩篇的主題都是中外的跨國婚姻,而且是以中國男青年作為主導的婚姻,這種選擇無疑會給中國青年莫大的自信感。但遺憾的是,這兩個故事都以男性英年早逝而收場。從美國的麥葛萊與梁章卿的相愛到結婚生子,再到最后的天各一方,沒想到卻是悲劇的結局。最后梁先生因為風寒去世了,麥葛萊女士一個人養著三個孩子,生活極其困難。在孫欽露的故事中,他克服種種困難,最終與英國的愛翡喜結連理,并育有一子一女,但卻不幸為病魔奪去生命。這種結局固然讓人覺得心里很難受,但是好在都只是最后一次連載中的突然收束,并不影響全書的基調。在整個敘事過程中,作者所透露給大家的都是一種溫暖的感覺,沒有凄涼,沒有怨恨,也沒有抱怨。因此讓人覺得他們的愛情是美好的,是值得懷念的,是任何其他的人或事所不能摧毀的。經過努力,他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一切障礙,如與中國的婆婆相處,則只是一種溫馨的煩惱而已。第三篇小說則是兩個不同階層的外國青年之間的情愛糾葛,它更像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是感情描摹依舊細膩入微。

這些故事固然有一定的時代背景,譬如今天男女青年之間的交流遠較民國時期開放,家長也更加開明。但是愛情是人類的一個永恒主題,永遠不會過時。那些情竇初開的欲說還羞、欲迎還拒的感覺永遠是那么真切,能讓你回味起自己的青春,或者珍惜自己當下的青春,或者渴望青春的到來。此外,今天的跨國愛情的障礙猶在,而每一位家長也未必有梁章卿的父母開明,因此書中為人處世之道,乃至表白和見家長的方法竅門也毫不過時。這本書將讓我們在欣賞純真愛情故事的同時,也可體會民國風情和跨國風情,以及韜奮先生的文字風采和諄諄告誡之情。而編選此書,也正是對韜奮先生誕辰120周年的一個紀念。

這三篇小說除了第一篇原分三章外,其余分節均為譯者為了便于連載所劃分,分別分成了四十四節、六十六節和一〇八節;編者除了略作文字修訂補注外,盡量保持了原貌。

徐國強

2015年11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什邡市| 铜鼓县| 南郑县| 宿迁市| 利津县| 通化县| 沙湾县| 佛坪县| 玉山县| 丹寨县| 同江市| 建湖县| 方城县| 来安县| 凉山| 论坛| 韶山市| 甘孜县| 六安市| 莆田市| 汶上县| 衡南县| 赤水市| 凯里市| 靖西县| 霍林郭勒市| 兰溪市| 疏勒县| 郎溪县| 弥渡县| 克什克腾旗| 满洲里市| 沙坪坝区| 乐东| 松原市| 成武县| 邹城市| 吉隆县| 扎赉特旗| 赤峰市| 大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