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戶口,世和開始操心了,戶口不在這里,就會面臨小學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等等一系列問題,吃點高價糧也沒什么,自己的日子過緊一點飯吃稀一點還能克服,但是讀書不能克服,因為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這句話,對浩楠來說,沒有感覺。
但是,對世和來說,感覺就明顯,只要有權力,就能得到實惠。例如,他當民兵連長的時候,不管走到哪里,哪里都非常恭敬,簡直是畢恭畢敬,他很有面子。不是因為母親的緣故,他可以娶到自己喜歡的姑娘。
什么都可以換,就是自己的親生母親不可替代。
他只有認命了?,F在有了妻子,有了孩子,妻子孩子都沒戶口,或者有戶口,但都是農村戶口,這就麻煩了,妻子沒城市戶口只能作為家屬工,打零工,孩子沒城市戶口只能算借讀生。
如果在農村,無所謂,能讀書考出來,離開農村到城里,自然而然,讀不出來,就在家修理地球,給黃土地來個親密接觸。哪里黃土不養人,哪里青山不埋人?
關鍵要過上有尊嚴的體面地生活,的確不容易。
很多事情都難遂人愿,總有缺憾。在哪個山頭就唱哪個山頭的歌,入鄉隨俗,現在既然已經到了城里,就要努力在城里扎根,在城里沒有幫,上面沒人,下面也沒人,同輩都在農村,十分艱難。他是不愿意過著借的生活的,因為借是過的不行的代名詞。他十分瞧不起寅吃卯糧的生活,有多少錢辦多少事,從不打腫臉充胖子。他一直接處于焦慮狀態,因為他常說,借錢要忍,還錢要狠。就是說,找別人借錢的時候,要低三下四,不管別人說什么難聽的話,都要俯首聽著,忍住,債主是君王,要俯首稱臣,誰讓你借錢呢?在還別人的錢的時候,要狠,不要獻媚,不要商量,是多少就還多少,立馬還清,一點也不遲延。只有徹底還清了,才會體會到無債一身輕那種感覺。
有借有還,不確定將來怎么樣,要是一直這樣下去,對世和來說真的是一種折磨。地位上不平等,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
因為很多人都知道,城鎮戶口和農村戶口待遇不同。
好在上小學一到四年級都沒問題,到了五年級,麻煩事就來了,學校要登記戶口,沒有城鎮戶口算借讀生,既然算借讀生,就要交借讀費,對于世和來說,如同割了身上的肉,而這肉,不應該割,他在不斷努力,效果卻一般,這個讓他嚴重懷疑自己的命的確不好,運氣也差,各種跡象表明,他是一個失敗者。他為此非常沮喪和灰心。
但是,他不甘心命運就此定型而沒有變化,他對未來還抱著很大的希望,一種憧憬,哪怕給一點點安慰也是好的。
他開始失去了笑容,以前單身生活,一人吃飽全家不餓,還能將就,現在不行了,人口增多,壓力增大,想要輕松都不能夠。以前的好日子算是走到了頭,再也不能優哉游哉在躺椅上看書,吸煙,閑談,再也不能拉二胡、京胡,再也無法提起興趣寫打油詩給報社投稿,再也不能到江邊看人釣魚和釣者攀談,再也不能到附近名勝古跡去讀碑文臨摹書法了,總之,失去的東西太多,數不勝數,所有的人生興趣和愛好化為烏有,從此和雞毛蒜皮扯上關系,和柴米油鹽醬醋茶打交道,如同在鄉村一樣,兩眼一睜忙到熄燈了。
世和覺得自己非常無能,可能對于轉戶口這件事來說,是他這一輩子第一難以逾越的高山,不管怎樣努力,方向也對,就是白費。
從五年級開始,浩楠開始聽到這個消息,他知道他和別人不一樣了,別人上學不用交借讀費,他要交,好在小學以前是單位的子弟小學,對單位有照顧,單位每年也撥款給學校,支持學校建設,學校也就沒認真收費。后來,單位子弟越來越多,都想要上這個學校,單位也不堪重負,于是就要求學生家長承擔這筆費用了。
世和也在出這個借讀費。哪怕是子弟學校,在認錢不認人的時代,所有關系都等于零,所有的感恩不報仇就是感恩,所有的人情比劣質紙張還要薄,所有的關系如千鈞一發岌岌可危。
小學四年級是韓老師作為班主任,她看浩楠能寫會設計黑板報,就讓他來辦黑板報,浩楠做事認真,為了迎接檢查,中午沒回家吃飯辦板報。浩楠從他父親那里得到了遺傳基因,就是做事態度。既然別人信任你,交給你完成一項工作,自己就要想盡辦法努力去完成好,不辜負人家的重托,不讓人家失望。
韓老師知道后,問他:“你吃飯了嗎?”
“不餓?!?
“到底吃了沒吃?”
“浩楠,你伸出舌頭看看。”其中一名叫陳紅的女生問道。
浩楠伸出舌頭,給陳紅看,其實浩楠還沒學會這個,所以對陳紅所說的話,將信將疑。
陳紅看了看舌頭,對韓老師說:“韓老師,浩楠沒吃飯?!?
“你怎么知道的?”
“老師,如果吃了,舌上顯示的是紅潤的。如果沒吃,就是煞白煞白的。”陳紅脆生生的說。
韓老師仔細看了看浩楠的舌頭,說:“你沒吃飯,我去給你買點東西吃。”
“不,不,韓老師,我沒完成黑板報的任務,現在要完成,沒時間吃飯。”浩楠說。
“你是為了集體榮譽舍身忘己,廢寢忘食,真的值得我們學習。但是,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飯還是要吃一點才好,你沒有體會,可能你父親等長輩明白,不吃飯,就會打不起精神來,會影響思維,影響學習?!表n老師說。
“這是應該的,我沒有經驗,辦板報比較慢?!?
“沒事,以后會越來越有經驗,會越辦越快?!?
得到韓老師的首肯,浩楠心里美滋滋的。
“老師,我這里有幾個橘子,我也吃不了,不如給浩楠墊墊肚子吧?!标惣t說。
“太好了,謝謝你愛心,給他吧?!表n老師說。
浩楠接過橘子,先致謝,然后洗了手,將橘子剝開,慢慢吃了,非常美味,浩楠還沒好好享用水果,要說營養均衡,還是這個比較靠譜,只是浩楠的家庭條件有限,沒辦法,偶爾吃到這樣的水果,對浩楠來說是莫大的享受。
也可能是饑餓的人,遇到任何食物都覺得好吃。
需要食物的人,饑餓的人,大概都十分精明,因為這個時候特別需要食物,頭腦轉得特別快。
可惜的是,韓老師帶浩楠半學期,就升職成為學校的校長,班主任只好讓熊老師來教他們了。
熊老師長得還真像熊貓。
看起來比較可愛。只是眼睛比較小,小而聚光。這個人總是面帶微笑,讓人感到她是和藹可親的人。因為眼睛小,表情就不容易暴露出來內心的想法,那些想要察言觀色猜測心思的人犯了難,無法準確捕捉到人的心思意念,也就不知道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她走路穩當,說話妙語連珠,在她的指引下,浩楠的作文寫得很好,經常被當做范文在班上朗讀,還被她拿到老師們面前炫耀。
到了五年級,換了班主任,數學老師也換了。班主任是教語文的。
浩楠開始交借讀費了,班主任的臉總是拉的長,像是誰欠了他的錢不還。
數學老師剛好是浩楠二年級數學老師的爸爸,這倒好,父子倆在同一所學校。看來是教育世家。兩人長相相似,不過一個顯老,一個正年輕。說話口音差不多,不看人,只聽說話,幾乎一模一樣,無法分辨。
一個教二年級,一個教五年級。
二年級的小張老師讓調皮學生吃泥巴,不知道到了五年級,老張老師會怎樣對待調皮的學生。這個讓浩楠很難理解,為什么采取這個手段來管教學生。不過,這個疑問只是一閃即過,沒有仔細深入思考下去。
五年級的時候,有個學生名叫張紅。名字是女生的名字,實際是男生。他的父親不知道什么原因離婚,離婚后娶了張紅的小姨。
張紅非常生氣,自己的媽還在,竟然又娶了一個后媽,這個后媽還是自己的姨媽,這就不好理解了。張紅的親媽在離婚后不久,不知道什么原因就去世了。
這一下子,張紅只有后媽,也是小姨,沒了親媽,他的一腔怒火都發在父親身上。
父親當然也不是吃素的,對他也不客氣,經常給他做物理作用力,給他舒筋舒骨,這個不僅對張紅健康沒好處,反而讓張紅更加叛逆。
有時候,課堂上寫作業寫著寫著,張紅突然把筆往地上一扔,又用力踩上兩腳,將好好的圓珠筆踩得粉碎。
這件事,浩楠從來不會干,他的家庭條件不允許這樣浪費,哪怕再大的氣,也不能拿東西出氣。東西是無辜的,何必以損壞物品來宣泄不滿呢?
再說,現在張紅的媽已經不在人世,人死不能復生,何必讓活著的人不痛快呢?
想必張紅想通過不斷花錢買新的文具來表達對父親的不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