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兵死后,對大家都是一個震撼。覺得死亡距離我們不遠,仿佛下一個就是自己。年少輕狂,不怕死亡,如同初生牛犢不怕虎,只是牛犢沒見過老虎,無知者無畏,也不知道牛群中的弱者被老虎咬死的慘狀,如果見過,再倔強的牛,也會怕老虎的。食草動物個子大,但不團結,只是在一起比較,弱者會被吃,其他的會保全性命,其實是自保,牛群聚集在一起,見到同伴有危險,只是各自逃跑,或者冷眼看同伴被野獸撕咬吞噬,沒有去救同伴的意思,牛群中幾乎所有牛的想法是,只要讓牛群中最弱的或者離群索居的牛成為野獸的美食,自己就會安全。哪怕自己擁有堅硬鋒利無比的牛角,也只是用來求偶時和其他公牛打架時用的,不是用來對抗野獸的。
牛群數量多,老虎數量少,但是,在食物鏈頂端的是老虎,不是牛,看來,數量不是決定性因素,質量才是。
人的出生時間不同,死亡時間卻差不多,而且人人知道自己必死,只是時間或早或晚而已。對于死亡,無法抗拒,哪怕天子,也無法違抗天命。人的壽命,不是自己決定,而是由天意決定。信閻王的,當然由閻王來決定。閻王也聽老天的。無論貧賤或者富貴,在世風光無限,也清楚自己的歸宿,在死亡面前,絕對人人平等。
對死亡的恐怖,籠罩在每個人的頭上,但是很快被雜亂的生活取代。人們很快就忘了這檔子事。人的記憶和魚差不多,轉瞬即逝。本來上過當,下次再遇到誘惑還是會上鉤,有的魚被同一個釣者釣到,傷還沒好,立馬忘了疼,繼續去爭搶魚餌,完全忘記魚餌背后的鋒利的魚鉤。人在同一個地方跌倒,爬起來,又在類似的地方跌倒,不過,騙子換了馬甲,但是手段一樣,人性的弱點差不多,要不然,騙子無法利用和攻擊這樣的弱點,也就無法騙到錢,或者騙到感情,或者肉體,或者其他有利用價值的東西。
浩楠也回歸正常,每次經過死過人的家門口的時候,總會想起那些事,心頭就有一種感覺,覺得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是一個終結。這戶下放戶,不知道家主經歷了什么??赡苁且徊啃腋J?,但十有八九應該是一部苦難史,只不過歷經苦難久了變得麻木,還要強裝歡顏,給人無所謂的感覺,其實過得十分艱難,卻要裝作非常輕松。下放戶是一批邊緣人,不是純粹的農村人,也不是城里人,因為沒有城市戶口,不能吃商品糧,在村里有戶口,但是從城里來,對農事一竅不通。費力不討好,吃苦也沒好結果。吃盡苦頭,收獲甚微。城里回不去,被銷戶,住也沒住的,比較而言,還是城里好,無論如何,回到城里,住窩棚就行。死了都要回城。到了城里,還沒過幾天好日子,結果中道撒手西去。
對于死亡的日子,浩楠不知道,對于出生的日子,他也不清楚。他就是一個愛思考卻沒有得到正確答案的人。
他對自己的戶口問題不是很關注,只要學校還讓讀書就行,畢竟他自己是“半邊戶”,考慮到入學那一天就受到訓練,這個讓他意識到他和其他人不一樣。
姐姐浩怡沒啥說的,她不擔心自己的上學問題,因為學校還沒有趕她回老家去。
她曾經是留守兒童。
浩怡的爸爸世和離開家鄉,跳出農門,毅思立志不從事農業,不想在農村,不想當農民,經過一系列的努力,算是達到了目標,離開了農村,一輩子都不想回去。
人們說的親不親故鄉人,對于農村,浩楠也有感情,因為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童年記憶深刻,經常浮現在夢里,揮之不去。
浩楠的爸為離開農村,不當農民,想盡辦法,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當兵,二是考學。當兵就是可以爭取留在部隊,如果不行,可以轉業到地方,在部隊入黨比在地方上容易。
如果是黨員,可能有更多機會進入上層,不是黨員,就可能會吃閉門羹。此路不通,另辟蹊徑。
上學是不可能上學的,讀到高小的人不少,大都不再讀書,浩楠的奶奶有遠見,還是讓世和讀書,在同齡人當中,世和讀書讀得多,加上又喜歡看書,結果知識淵博,說話有水平,就當了村里的組長。
組長沒當兩年就當民兵連長,和村一把手關系不錯,他有學問,能寫能說,自然是一把手的好幫手。
在學校里,他的成績就不錯,可惜沒有錢繼續讀書,就讀到了初中沒有繼續深造。
他有弟弟妹妹,一個弟弟,兩個妹妹,其中一個妹妹夭折。據說是家里沒有勞動節,世和的爸爸去世較早,只有世和的媽媽也就是浩楠的奶奶在從事農業。
對孩子的照顧很辛苦。只有采取大帶小的策略。
結果出了意外,一個妹妹被火燒傷,因醫療條件差,結果感染,不幸夭折。結果世和只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
他還有一個姐姐,早已出嫁,姐姐出嫁生了六個兒女,夭折一個,存活五個。
生第一個兒子的時候,年齡和世和的弟弟一樣。
他姐姐就是浩楠的大姑,據說是三八紅旗手,奪得勞動冠軍,是一把好手,生孩子也不服輸。
浩楠的大老表,表哥和浩楠的小爹同歲。然后她又生了兩女一男。
這么一來,浩楠的小爹和他大老表都是同齡人,也都同時結婚,同時生娃,同時成長,所生的孩子也挺有意思,均為男孩。
浩楠的小爹不想再生,再說計劃沒有變化快。
這事就暫且擱淺。他大老表倒是想得遠,就抱養了一個女兒,因為覺得兒子心粗,在照顧人方面差強人意。
浩楠的小爹認為,女兒養好了還行,如果養不好的話,就是一個累贅,起了反作用。
他還頑固地認為,任家的女兒都很任性,不好管教,非常刁鉆古怪,不按規矩出牌,往往劍走偏鋒。
于是,浩楠的大老表就有了女兒,填補了一項空白,他小爹卻有些遺憾,不過,沒有完全后悔。
浩楠的小爹認為任家的女兒不要養,性格古怪,恐怕不能很好地照顧他,與其以后受氣死得快,不如不養,落個清閑自在,至于說女的是父母的貼心襖,那也是因人而異,有的女的還不如男兒。
這好比是賭博,看自己的運氣,不是靠自己的能力。有能力可能會有好結果,但是不一定一定能夠得到幸福的生活。
事情就是如此,大概所有人都希望幸福,但是,得到幸福的不多。
在某些時候,要看自己的造化,命里沒有莫強求。
到了后來,他小爹也就慢慢認命了,養了兩個兒子,大兒子和小兒子相差不多。也就是一兩歲的樣子。生命力超強的就是他的妻子,個子不大,卻很結實,智商也不錯。
浩楠的大表哥就是東升。姓劉。劉東升結婚的時候,浩楠在他家。
浩楠的爸爸世和,和劉東升的媽媽是姐弟關系。浩楠喊劉東升的媽大姑,大姑也特別喜歡浩楠。雖然嘴上不說,但總為浩楠準備最好吃的。
浩楠覺得很對不起大姑。
因為大老表劉東升結婚的時候,浩楠竟然拉稀了,不知道什么原因,將大老表的婚床弄臟,浩楠十分內疚,大老表什么都沒說,趕緊處理干凈了。
這個給浩楠留下深刻印象,大老表非常老實,娶來的妻子也是地主的后代。非常漂亮,真是大家閨秀。
浩楠不清楚地主的孩子和貧民的孩子之間有什么區別,在孩子的眼睛里,沒啥區別,但在某些時候,地主的孩子好像更謹慎,更小心,更低調,更委曲求全,反倒是貧民的孩子更大膽,更高調和驕傲,更愿意發怒,更希望通過暴力來解決問題。
浩楠知道大表嫂非常和藹,非常艱苦樸素,對大表哥非常忠誠,也非常愛他,大老表比較老實,可能會吃虧,只能下力氣來做事,毫無怨言,大表嫂掌握家里的所有的權利,大表哥就像一個長工,但是干這樣的長工他也非常開心快樂。
對于浩楠的小爹,他就命苦,找了不是地主的后代,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一些問題,浩楠的嬸子,在某些方面已經受到家庭的影響,變得桀驁不馴。這樣的人,可能會有一些問題。不過,問題雖然存在,也能解決,日子過得不緊不慢,只要活著就有希望。
到了城里后,浩楠對家鄉的紅棗樹還有人都還有印象,為了鞏固這樣的印象,浩楠每年的寒暑假都回家看看。
因為在城里也沒什么好玩的,倒是鄉下還熱鬧些,天地寬廣,令人感到舒暢。
在城里上學,多少不被城里人認同,因為戶口還在鄉下,就不是城里人,城里人瞧不起鄉下人,就是因為鄉下人沒有戶口,不能吃商品糧,顯得低人一等,浩楠深刻感覺到有這樣的差別,特別是父親,更是為這件事耿耿于懷,覺得人在城里,卻享受不到城里的商品糧供應的待遇,結果有了落差感,心里很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