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斯福選集
- (美)富蘭克林·德·羅斯福
- 3854字
- 2019-01-03 17:14:03
十八、在加利福尼亞州圣地亞哥市圣地亞哥博覽會上的演說
——我們能集中智慧對付“國內仇怨和國外戰爭” 這兩朵最可怕的陰云
1935年10月2日
梅里安州長、本博市長、同胞們、朋友們:
對大家的熱情招待,我很感激。
自從我陪同馬歇爾副總統在這里參加圣地亞哥市第一次博覽會以來,已經過去了漫長的二十年。那時候,世界大戰的戰火正在蔓延,兩年后,我們自己也卷入了那場人類的大災難。
在和平恢復之后,我國從一段通貨緊縮的困難時期進入了十年的虛假繁榮。由于渴望寧靜、和平與享樂,我們在接受這種繁榮時未加思索,它所帶來的必然結果使我們茫然失措。在三年多日益困難的時間里,我們逐步認識到:國家的最大需要,遠不止生活用品和物質享受;我們內在的精神喚醒并教育我們去尋求精神上的安寧——心情平靜,堅信未來,樂天知命,這些才使人們可能生活下去,而且生活得美滿。
大災難磨煉了我們。在恢復過程中,我們幾乎一致同意有必要消除國民生活中的許多弊病,不消除這些弊病,真正的信心就不能持久。
我,我們大家,都看到了一些跡象,一些明白無誤的跡象,說明這種可靠的真正的信心正在恢復——廣大人民相信自己政府的誠實與公平,相信私營企業本身的誠實與公平將取代過去的許多弊病——換句話說,就是唯一使我們能夠持久進行建設所必需的那種信心。
圣地亞哥市所舉辦的這種博覽會,能夠很好地表達,而且確實很好地表達了我們對未來的希望。博覽會不僅布置完美,而且它所展出的美國藝術與機械方面富有創造性的產品,其范圍之廣,品種之多,都雄辯地說明在我國可以取得多么廣泛的成就。
科學發明以及機械和藝術創造方面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必須而且應該歸功于個人而不是政府。美國文明前進的道路,是由每個企業里自力更生的先進人物所開創的。這種個人成就乃是美國的光榮。
政府的職責在于應用和鼓勵這些成就。明智的政府應當力求提供機會充分發揮個人成就,同時設法消除由于人的自私動機所引起的障礙與不公平。我們的根本憲法、法律和在政府各部門指導下的共同生活,之所以存在,主要就是為了保護個人,珍視個人的權利和明確個人的正當行為準則。
在剛過去的兩年半中,聯邦政府所關心的正是這個為個人服務的觀念。在我宣誓就職時,各方面的事例表明,美國當時沒有健全而合理的貨幣制度。通貨緊縮使得我們的經濟活動幾乎完全停頓;銀行系統崩潰了;商品價格奇低;個人和集體的債務負擔沉重到了國家難以承受的地步。農場主、工人和企業主被形勢逼得走投無路。
在那時,我們可以采取兩種不同的辦法來應付這個局面。我們可以任憑其自然發展,直到通貨緊縮的過程終結,然后孤注一擲地在廢墟上進行建設。這種做法已經在給我們的國民生活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
我們選擇了另一種做法。我們采用了一切可靠和合法的手段來提高價值,尤其是我國農業部門的購買力,沒有它,工業部門的機構就無法轉動。我們改變了金本位制,因為它不再是健康的經濟生活的保障,而成了一種束縛,壓迫著我們經濟制度的神經中樞,并且使之癱瘓。通過提供可靠的政府信貸,我們減輕了私人債務的負擔。我們整頓了銀行系統,并且坦率、誠實地用增加公債的辦法,而不是用加重一般公民納稅負擔的辦法,為鼓勵經濟恢復提供了必需的資金。
上述努力的結果,開業的商業銀行存款增加了一百億美元,即增加百分之三十以上。目前全國銀行存款達到五百億美元以上。我認為這同1929年6月的五百五十億美元相比,要略勝一籌(原文如此——譯者)。但是,與1929年不同,新的儲蓄保險制度對五千萬個體儲蓄戶的百分之九十八給予了保險,而且根據法律規定也給予他們充分的保護。
聯邦儲備銀行系統的信貸政策,在過去兩年中也為刺激商業的復蘇而降低了利率。其結果是,健全的商業企業能以百分之三又四分之三而不是百分之四又四分之三到百分之五的利息借貸。以前納稅人要付百分之三又二分之一的利息的政府債券,現在已在用百分之二又二分之一的利息出售。通過對銀行法的若干重大修改,我們已經實際承認這個事實:貨幣政策是關系全國公眾的問題,而不是個地區性的或私人的問題。信貸方面的災難性的膨脹和收縮,在過去曾使我們的經濟生活產生一連串不正常的繁榮與災難性的衰退相互交替的現象,現在聯邦政府比以前任何時候都能更好地加以防止。
在歷次經濟蕭條中,最大、最嚴重那一次的過程中間,也就是1933年春天,由于失業所造成的苦難和貧困驚人地加劇,個人生活的基礎本身也在土崩瓦解。地方政府和州政府以及私人慈善機構大多財力耗盡,即使它們一片至誠,也無法盡到起碼的責任。那時,我面對的局面是如此緊迫,而又職責所在,不容有所遲疑。美國政府不能讓美國人挨餓。我們在聯邦救濟工作中所承擔的任務是前所未有的。失策和錯誤是難免的——這一點我們知道——但是我們在基本上盡到了情勢所賦予我們的責任。當時的要求是采取行動,而不再是無所作為。
那時我們采取的第一項緊急措施是提供直接救濟,因為我們面對著人的處境問題。然而,鑒于美國人民的道德和精神氣質不應被怠惰的麻醉劑所損害,我們盡快地開始了以工代賑。
兩年多以后的今天,前景更加清楚了。經濟蕭條帶來了許多問題,有些是新的,有些是舊的,它們都影響著失業,盡管我們對此還沒有找到最后解決辦法,但是在明確的需要面前,美國的精神不是退縮。當負擔解除時,聯邦政府就可以,而且一定會大大地從緊急任務中脫身出來。當然,它同時也不會忽視舊秩序的一些缺陷。
在同樣廣闊的領域里,文明社會的變化已經在雇主和受雇人之間的關系方面提出了新的問題。一個工人同其他工人聯合起來,同雇主進行集體談判,乃是工人的個人基本權利。這一點,各政黨已無爭議。新的法律本身不會帶來太平盛世,新的法律并不自命能夠防止勞資糾紛,也還不適用于所有產業部門和全體勞工,但它在實現產業部門中公正、和平的勞資關系方面,確實邁出了重要的一步。聯邦政府的這種權利已經確立。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時間里,每一任合眾國總統都面對過這樣的事實:每當勞資關系緊張達到破裂點時,只有一個可以進行調解的高級法院——合眾國政府。
在工業界內部,我們也用同樣的方式力求促進人們之間的合作。通過建立工業內部的行為準則,我們力求在工業中建立起代議制的統治以代替過去抓咬無忌的法則。企業在合作方法上所取得的經驗,標志著一種長遠性的進步。我同全國各地成百名企業主談過,他們絕大多數人坦率地告訴我說,除非他們聯合起來消除那些不公平和破壞性的做法,就只能出現混亂和不安定的局面。全國工業復興法中廣泛采納的這些原則,仍舊有效,而我相信是能夠找到貫徹這些原則的手段的。
我們現在又一次處于經濟穩定時期。因此,我們有權指望更加光明的未來,當然,與此同時,必須記住過去的錯誤。
事實作出了雄辯的說明,無需再加解釋。從1933年3月到1935年6月,美國工商業取得了以下成就:工業生產,總的說來,增加了百分之四十五;工廠就業增加百分之三十五;農村雜貨店銷售量增加百分之一百零四;人壽保險增加百分之四十一;汽車銷售量增加百分之一百五十七;電力生產增長百分之十八,而這已超過歷史上最高水平。
幾個世紀以前那位最偉大的作家把“國內仇怨和國外戰爭”稱之為籠罩著人間政治和人類社會的兩朵最可怕的陰云。我們還沒有消除這些危險,但是,我們能夠集中智慧來對付它們。
美國人民今天有更充分的理由來壓倒這兩種恐懼的根源。“國內仇怨”時常表現為有些人無事生非,歪曲事實,散布仇恨,貶低為維護人權或神圣理想而采取集體行動的重要意義。今天就是有人要撒播這些種子,而你們就可以用我們目前情況的明顯事實來回答他們。
第二朵陰云——“國外戰爭”——是更為現實的——在此刻是對今后人類文明更為具體的危險。毫不奇怪,我們許多公民深感不安,唯恐某些國家重犯二十年前的錯誤,而竟使人類文明達到無法在世界范圍內重新恢復的地步。
面對這種憂慮,美國人民所關心的只有一件事——美國人民只能表達出一種輿論:不管其他大陸發生什么事情,美利堅合眾國一定而且必須保持我們的國父許久以前所祈求它能保持的——置身事外,不受牽連。
我國不想征服別人,我們沒有帝國野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愈來愈完善地確立著同鄰邦的和平相處。我們特別為美洲所有共和國的繁榮、穩定和獨立而感到高興。我們不僅熱愛和平,而且決心要避免有礙我們同別國和平相處的各種危害。
我們置身于國外戰爭和糾紛之外的決心,不能妨礙我們在我們珍視的理想和原則受到挑戰時,表示出深切的關注。每個人享有根據自己良心支配而實行自己宗教信仰的自由,在合眾國,我們認為是不言而喻的。一個半世紀以來,我們的國旗象征著信仰自由、宗教自由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些原則;而且這些原則已經成為我們根深蒂固的民族性格。
誠然,其他國家可能推行與上述原則相反的思想和行為規范,他們有的已經這樣做了。誠然,別的國家可以奉行與我們完全不同的政策,我們管不著。但在我們每個人的思想里卻決不能漠不關心,我們要堅持自己有完全的自由去接受、信奉和遵循長期以來以我們國旗為其崇高象征的那些原則。一個多世紀以前,詹姆斯·麥迪遜說得好:“信仰什么和如何實現這種信仰,只能由理智和信念來指導,而不能使用強權或暴力,這是一條根本的、不能放棄的真理。”
作為合眾國總統,我再次最誠摯地向你們聲明:美國人民及其政府打算而且期望同世界各國保持和平。我任職兩年半以來,我國政府始終如一地執行了我們自己所選定的這項政策。在國內,我們宣傳了,而且將繼續宣傳睦鄰的原則。我衷心地希望,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個大陸,每塊土地將有一個又一個國家用行動而不止是用言語來證明,它們堅決支持南北美洲的理想——我是一個友好的鄰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