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編譯說明

1.本卷是根據(jù)《黑格爾全集》歷史考訂版第6卷翻譯的,同時采納了經(jīng)過修訂的德文單行本的編輯方法,并大量借鑒了其中的勘校成果。這樣做的原因在于:首先,為了呈現(xiàn)黑格爾手稿的原貌及其思想變化的進程,全集版第6卷將未加校正和整理的、充滿符號和縮略語的初稿及增刪字符并列排在編輯好的正文下方,在頁底還注有大量的文字勘校說明;而單行本只排印出編者最終還原的文本。顯然,后一種情況更適合于中文讀者。其次,黑格爾的手稿原件本屬未經(jīng)謄寫的草稿,不但字跡潦草,多有涂抹或污損,而且還存在著大量的反復修改、插入字符、批注以及自用的縮寫和符號,除了原稿缺失本身帶來的文字不完整外,有些看似完整的句子也幾乎不可卒讀,原編者對這些文本的還原因而也頗為躊躇。由此產(chǎn)生的后果是,修訂的單行本與全集版的文本并不完全一致,尤其是在標點和斷句上出現(xiàn)了較多的差異。中文譯者根據(jù)反復的比較和摸索發(fā)現(xiàn),盡管修訂后的文本總體上比全集版中的文字更為合理和通順,但在較少的情況下,原來的編輯可能更好。基于上述理由,中文譯者根據(jù)自己的閱讀經(jīng)驗和判斷,在基本遵循修訂本的讀法的前提下,對于修訂本的一些改動做了一定的保留。

2.盡管中譯本已經(jīng)盡量避免不必要的外文字符摻雜在譯文中,但是為了與德文版全集保持版式的一致,中譯本還是保留了原文中作為章節(jié)或段落標號的羅馬數(shù)字、阿拉伯數(shù)字及希臘文字母、拉丁文字母及希伯來文字母。需要提醒讀者注意的是,黑格爾在手稿中對于這些字符的使用并不連續(xù)一致,時有錯亂和疏漏。

3.現(xiàn)有中譯本的文字與標點有時并不完整,甚至初看起來有違中文書寫的規(guī)范,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目的是為了保持手稿殘篇固有的錯漏和缺失的原貌,其中的文字本來就是不完整的或未完成的。比如,第一個殘篇的開頭文字就是頂格排印的,之前的文字已不可考,中文譯者,甚至是德文編者也只能根據(jù)其他線索來推斷其語義。德文編者為了補足缺漏而添加的文字,中譯本保留了德文本的做法,也用方括號標出。為了符合漢語語言習慣和完整傳達語義,中譯本在極少數(shù)的情況下也增補了一些字、詞,這些均被標識在大括號里。

4.德文編者用排疏的方式來突出黑格爾一般強調(diào)的文字,中譯本則在相關的文字下加著重點;德文編者用大寫字母來突出黑格爾特別強調(diào)的文字,中譯本則以黑體字排印。

5.像修訂的單行本一樣,中譯本保留了兩種注釋:腳注和尾注。前一種注釋均出于黑格爾之手,它們有兩種情況,即寫在頁邊或行間的批注和被黑格爾后來刪改的文字。后一種注釋是為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原文而提供的背景知識和參考資料,中文版的譯者注釋是根據(jù)中文讀者的特點,在增刪德文版相關注釋的基礎上編寫出來的。

6.中譯本在德文全集本的基礎上編譯了人名索引,同時翻譯了單行本中的術語索引,在其中增加了少量為中文讀者特別關注的術語,如“合而為一”和“一分為二”。

7.為了便于讀者查閱對照,中譯本將德文全集本頁碼與單行本頁碼作為邊碼標出,在全集本頁碼前用阿拉伯數(shù)字“6”標明了卷次,以區(qū)別于后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安县| 新安县| 大连市| 白城市| 鄂州市| 富蕴县| 阿拉善盟| 西充县| 兴文县| 武功县| 子长县| 报价| 绥芬河市| 博兴县| 筠连县| 惠水县| 东阿县| 潮州市| 彝良县| 冀州市| 沧州市| 琼结县| 武汉市| 驻马店市| 玉山县| 泊头市| 城固县| 鄂州市| 泰宁县| 文成县| 台东县| 汪清县| 威信县| 宜良县| 嘉荫县| 贵州省| 固始县| 厦门市| 嘉义县| 伊金霍洛旗| 马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