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恐懼癥:沒選擇不痛苦,有選擇才痛苦
一天下來,老師布置了很多作業?!笆窍茸鑫锢碜鳂I、數學作業,還是先背英語單詞呢?”小王感到非常糾結,無從選擇。好不容易選擇先做物理作業,但剛做半道題,他覺得不行,還是先做數學題吧。但剛打開課本,他又覺得還是應該先背英語單詞,這個更重要。但背了幾分鐘,一個單詞也沒記住,他又開始惦記是不是應該先復習化學,或者還是先做物理題吧……
兩個一模一樣的手機,只是顏色不同,該選哪個呢?這是個難題!小李犯愁了,好像選哪個都不保險,還要考慮哪個檔次高點,或是怕別人說自己沒品位。哎,煩透了!最后的結果是,小李沒有買手機。
某招聘處對一群求職者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對以下行業,月薪20萬,你選擇哪一個?
1.墓地守墓人(半夜巡視一圈)
2.馴獸師(大型食肉動物)
3.警察局(長期臥底)
4.雜技團(高空演員)
5.殯儀館化妝師(經常需要夜班)
6.驗尸官
7.飼養有劇毒生物(同睡一屋)
最后的一致答案是:這錢,我不要了。
上述幾個現象的背后其實都是選擇恐懼癥在作怪。
選擇恐懼癥,也稱為選擇困難癥,選擇者面對選擇時會異常艱難,無法正常做出滿意的選擇,導致對選擇產生某種程度上的恐懼癥。
人們因何會產生選擇恐懼癥?心理學家通過研究分析,總結出以下幾個原因:
1.完美主義的非正常心理的作怪
凡是有選擇恐懼癥的人,都是極度追求完美的人,而且是極度苛刻的人——他們要求自己必須做一個單選,而且這唯一的選擇必須是最大限度的、理想化的選擇??梢哉f,這些病人也屬于強迫癥人群。他們往往追求完美,并賦予選項太多的意義。
2.患者的心智不健全
從小在蜜罐中長大的新一代人從來沒為自己做過主,遇到重大的人生抉擇時自然也無法作出自己的選擇,也不敢跟人說,于是就在網絡的虛擬世界中遨游,渴望從中獲取秘笈。這其實也是不能確定自己內心最重要的需求,無法獲得心理平衡。
3.選錯心理創傷
有人曾在重大事務上選擇失誤,比如選錯專業、工作等,在人生某階段舉步維艱,會影響今后的選擇。不能確定自己內心最重要的需求,無法獲得心理平衡。
4.害怕承擔責任
一些重大的選擇可能會影響人生軌跡或深遠的社會意義,這就使選擇者陷入無限的焦慮之中,因為害怕承擔抉擇后導致的出乎意料的社會責任和后果。
5.可供選擇的東西太豐富
自從人類發明現代化標準生產線后,大量物品被生產出來,差別卻越來越小,這也從客觀上折磨著人的選擇。
精神醫學認為,選擇恐懼癥其實是對自我不滿的表現,患者把對自己的不滿“投射”出來,變相地折磨自己,并逃避面對事實。完美主義也好,心智不健全也罷,其實都是自我不滿的變相反應。只有認真分析了原因,才能用正確的方法消除該癥。也就是說,還得做出“選擇”來治療選擇恐懼癥。
那么,在生活中我們該如何減輕并克服選擇恐懼癥呢?
一、悅納自己,樹立自信:很多社交緊張者就是因為不悅納自己、對自己不自信造成的,所以,要想改變首先就要在心里接受和悅納自己,樹立起對自我的信心。
二、勿對自己要求過高:過于追求完美,對自己要求過高,就容易患得患失,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一心想要得到別人的承認,從而迷失自己。接受自己的現況,不要去管別人怎么看,你越害怕出錯,就越會感到手足無措。
三、別太在意自己的身體反應:緊張總是伴隨著一系列的身體上的不適,根據強化理論,如果緊張時我們太在意自己的身體某些部位的緊張反應,就相當于在強化自己的緊張行為。使其一步一步地加重。而當我們不去管自己的緊張反應,由于緊張得不到注意和強化,緊張反應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退。
四、勇敢去面對:有緊張現象的人在社交場合下,往往會表現出逃避心理,害怕自己會出丑而不去面對。其實,逃避并不能消除緊張,相反,它會使你感到自己的懦弱,使你責備自己,以致下次會更加緊張。而且,我們也不可能逃避一輩子,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上,是必須與人交往的,早晚有一天,我們都必須去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