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賦誤區:智商決定下限,努力決定上限
杰克和艾馬是相鄰兩家的孩子,他倆從小就在一起玩耍,杰克是個聰明的孩子,學什么都是一點就通,他知道自己的優勢,自然也頗為驕傲。艾馬的腦子沒有杰克的靈光,盡管他很用功,但成績卻難以進入前十名,與杰克相比,他從心里時常流露出一種自卑。然而,他的母親卻總是鼓勵他:“如果你總是以他人的成績來衡量自己,你終生也不過只是一個‘追逐者’。奔馳的駿馬盡管在開始的時候總是呼嘯在前,但最終抵達目的地的,卻往往是充滿耐心和毅力的駱駝。”
聰明的杰克自詡是個聰明人,但一生業績平平,沒能成就任何一件大事。而自覺很笨的艾馬卻從各個方面充實著自己,一點點地超越自我,最終成就了非凡的業績。杰克憤憤不平,以至郁郁而終。他的靈魂飛到了天堂后,質問上帝:“我的聰明才智遠遠超過艾馬,我應該比他更偉大才對,可為什么你卻讓他成為人間的卓越者呢?”
上帝笑了笑說:“可憐的杰克啊,你至死都沒能弄明白:我把每個人送到世上,在他生命的‘褡褳’里都放了同樣的東西,只不過我把你的聰明放到了‘褡褳’的前面,你因為看到或觸摸到自己的聰明而沾沾自喜,以至誤了你的終生!而艾馬的聰明卻放在了‘褡褳’的后面,他因看不到自己的聰明,總是在仰頭看著前方,所以,他一生都在不自覺地邁步向上、向前!”
很多人將成功歸結于稟賦,認為世界上的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他們都有高于普通人的智商。事實真的如此嗎?
對高智商人群的跟蹤調查顯示,他們雖然平均的學習成績和工作成就會略高于普通人,但絕大多數人并沒有非常突出的學習成績或工作成就。
根據1999年2月22日《法國醫學日報》上公布的對145個高智商的人近15至20年的追蹤調查結果:其中40%的人達到大學專科和專科以上學歷,9%的人高中畢業后沒有繼續深造,而高達43%的人僅讀了一般的技術專科學校。也就是說大部分高智商的人并未達到一般意義上的成功,他們的職業和學業水平都只能算是很一般。此調查還發現只有1/4的高智商的人能適應普通的學校生活,其中又有少數能取得令人滿意的學習成績,不給老師家長造成壓力。而剩下的高智商孩子從小就是令家庭和學校頭疼的問題孩子。
我們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很多成功人士智商不一定很高,新東方的創始人俞敏洪高考三年才考上北大,你能說他智商高?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也是同樣的情況。你能說他們不是成功人士嗎?成功的人不一定都高智商,大多數人的成功是通過其刻苦的努力和奮斗來造就的。俞敏洪、馬云通過幾十年如一日的不斷學習、刻苦努力,才能達到今天的成就。
NBA球星算不算成功的人?整個世界前500位頂尖的球員才有資格去NBA打籃球,這樣的人還不算成功嗎?那么你認為NBA球星智商高么?有可能他們的智商還沒有你的高,但是你擋不住人家運動能力強,再加上他們自己不斷刻苦訓練,才會成為世界級的球員。
一個人的事業成功與否和智商是有一定的關系,但是并不代表具有高智商的人就一定會成功。有很多成功的人,不會擁有太高的智商,社會上90%的人智商都差不多。要想獲得成功光有聰明的頭腦是不夠的,還需要我們有謙遜好學的美德、堅持不懈的意志和不怕艱難困苦的精神。
每一個人都應該永遠記住這個真理:只有不斷學習、不斷進取、不斷超越自我的人,才是一個真正的聰明人、一個真正的成功者。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稟性和天賦,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實現人生價值的切入點。
你只要相信自己,按照自己的稟賦發展自己,不斷突破心靈的絆馬索,你就不會忽略自己生命中的太陽,書寫屬于自己的人生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