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零開始學小兒推拿(生活·家系列)
- 葉濤等編著
- 629字
- 2019-01-14 10:26:38
摩法
手法解釋
摩法是以手掌面或食、中、無名指指面附著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以腕關節連同前臂做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環形移動摩擦。多用于胸腹部。
手法功效
摩法具有理氣和中、消積導滯、活血止痛等功效。
手法應用
摩法輕柔和緩,刺激性較小,是治療內臟疾病的重要手法之一。對于胸脅疼痛、小兒腹瀉、小兒便秘等病癥也有一定的療效。
手法分類
兒童經絡推拿的摩法可分為指摩法與掌摩法。一般來說,需要推拿的面積如果較小,用指摩法;面積較大,用掌摩法。
摩法分類

注意事項
1.摩法操作時指掌要自然伸直,且輕放在孩子治療部位或穴位上。
2.摩法的平均頻率約為每分鐘120~160次,速度不可過快,也不宜過慢,受力不應過輕,也不應過重,要掌握好快慢與輕重。
3.摩法操作必須使用油性介質,否則會因為不夠潤滑損傷孩子的皮膚。
4.根據具體穴位及補瀉需要,確定摩法方向。
摩法的具體手法及圖示
兒童經絡推拿的基本摩法包括摩法和掌摩法兩種。
▲ 摩法流程示意圖


指摩法:以指面為著力點輕放于孩子治療部位或穴位上,指掌用力部位要隨著腕關節同前臂做順時或逆時針的環形指摩運動

掌摩法:使用掌面受力于孩子治療部位或穴位上,讓前臂做主動運動,通過腕關節帶動掌面做順時或逆時針方向的環形掌摩運動
應用舉例
1.小兒腹脹、食欲不振,厭食:摩中脘、摩腹等,并加入其他推拿手法。
2.小兒泄瀉、便秘:摩臍、摩天樞等,并加入其他推拿手法。
3.小兒先天不足,疝氣、遺尿:摩丹田等,并加入其他推拿手法。
4.增強小兒體質:摩腹、摩臍、摩丹田等,并加入其他推拿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