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霸業的起點,小站練兵
- 袁世凱的民國風云二十一年
- 明月談歷史
- 979字
- 2018-12-29 15:08:13
上一期講到,袁世凱失意回國后,又遭遇了商海沉浮的打擊,幸得貴人劉坤一等人舉薦,袁世凱再次燃起了對仕途的激情,并上表萬言書針砭時弊,改革內政。
光緒帝覽閱袁世凱的萬言書后,仿佛看到了大清國自洋務運動挫敗以來的新的曙光。
針對甲午戰爭慘敗的深痛教訓,光緒帝首先將軍隊作為改革的“試驗田”,開啟了大清國新一輪的內政革命。
也許他不會想到,正是因為自己的這一決定,在短短的16年后,遠在數千公里的武昌,由一群大清國自費訓練出來的新軍打響了反帝的第一槍,革了“東家”的命,推翻了滿清276年的封建統治。
自家的軍隊終結了一個封建大一統王朝的末日余暉,這在世界歷史上也的確算的上是件奇葩的新聞。
但此時的光緒帝顯然無法預料后續事態的發展,他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以掣肘的微薄之力來挽救一個瀕臨倒閉的帝國大廈。
這項開啟大清帝國新征途的任務落到了袁世凱的頭上了,同時將這座龐大帝國推入萬劫不復深淵的重任也分派到了袁世凱的肩膀上了。
至于這其中的種種因由,要待十六年后方能見分曉。
1895年12月8日,在得到朝中重臣一致聯名上書支持后,袁世凱入主天津小站,開啟了以西法編練中國首支新式陸軍的征程。
而從袁世凱入朝覲見光緒帝到小站練兵這段期間,袁世凱加入了康有為、梁啟超發起的維新變法的強學會,成為了維新變法力量的“忠實粉絲”,這也讓維新派對袁世凱給予了厚望。
但維新派沒有想到的是三年后,正是這個“忠實粉絲”,卻給康有為、梁啟超等人挖了一個大坑,只等請君入甕,撒上一抔黃土,再猛踹一腳,踩著“同志”的累累白骨爬上高高在上的權力巔峰。
個中緣由要在1898年“公車上書”后才能立見分曉。
再回頭說說袁世凱的小站練兵情況。
在接到練兵任務后,袁世凱立即著手以德意志陸軍為藍本,結合本國實際,建立了一套近代化的招募、組織模式,軍備上采用西方標準化的先進技術,并籌建武備學堂,遴選優秀人才進行深造學習,段祺瑞、馮國璋、曹錕、王士珍等一大批叱咤風云的民國人物,就是在袁世凱的慧眼識珠下,被選拔出來的。
同時,為了進一步鞏固個人勢力,培養官兵忠誠度,袁世凱擯棄舊軍隊克扣官兵糧餉的惡習,每逢給士兵發軍餉,袁世凱按冊點名,親手將軍餉逐個發派到士兵手中。
在紆尊降貴與士兵打成一片的基礎上,袁世凱授意訓練軍官問:“我們大家吃誰的飯?”新軍們集體高聲回答:“袁宮保”。
軍官再問:“我們大家給誰賣力?”新軍們再次大聲回答:“袁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