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3 研究意義:檔案資產研究的科學性

1.3.1 研究思路及內容

第一,提出研究假設。基于四點研究前提:檔案是資源,檔案是財富,檔案中有信息,檔案中有知識。信息資產和知識資產的確認和推廣是檔案成為資產的先決條件和先驗范例,而檔案的“資源”“財富”特征使其有可能作為生產要素投入生產經營活動中,為各主體創造價值。

第二,分析檔案資產“先天不足”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檔案的現實市場價值不明顯、產業前景不明朗,但利用檔案信息獲得直接或間接經濟價值的實踐活動實實在在大量存在;檔案資產市場價值評估難以操作只是技術上的障礙,類似商譽這種無形資產的評估至今沒有較好的解決辦法,但是商譽的資產性質不容抹殺,事實上,企業資產評估也很難囊括企業所有的資產類型;但是檔案資產未被列入資產負債表并不等于檔案不是資產,信息資產、知識資產等都未被列入,但其資產性質被廣泛認可。另一方面,檔案信息資源所有權分割以及占有權、使用權、收益權等權利制度設計的缺陷使檔案資產的確認困難重重,甚至表面上似乎“難于成立”,但是信息財產權、圖書資產、信息資產、數字資產等先驗范例說明了其前景應是光明的。

第三,全方位構建檔案資產觀理論。第一層次為引論以及總論檔案與資產的關系。第二層次為文獻研究以及在此基礎上提出研究框架,一方面從檔案價值理論與檔案權利理論分析出發,說明從資產視角進行研究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論述資產觀客體擴張,說明檔案資產論建構的可能性。第三層次為相關理論建構以及在此基礎上提出檔案資產的概念闡釋,詳述檔案與經濟資產、會計資產、法律資產、信息資產、知識資產、公共/社會資產、數字資產的關系,界定檔案與資產的邊界,檔案資產的形態、特征、分類,厘清檔案與有形資產、無形資產、固定資產、其他形態資產的關系,從理論層面回答檔案資產“是什么”。第四層次為檔案資產的價值實現與權利實現,從檔案價值的轉型與認知到檔案權利的保障與實現,具體通過檔案的獨立存在、價值提升、形態變化,以及從確定檔案資產的應有權利到法定權利、對檔案資產的利益確認到權利訴求等在理論層面論證檔案資產的正當性,即回答“為什么”。第五層次基于不同價值形態以及不同主體的檔案資產運營,通過國家、政府、社會檔案資產的價值審視以及實現路徑研究,主要涉及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層面上保障檔案資產公有權利的行使及社會公共權益的實現等,回答國家檔案資產的頂層設計問題;以及企業或個人檔案資產的價值審視以及實現路徑,包括企業或個人檔案資產評估指標、產權確認措施、核資清算方法、確認步驟、運營方式等,回答組織或個人檔案資產的應用設計問題,即回答“怎么做”。如圖1-4所示。

圖1-4 檔案資產理論架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为县| 中山市| 普兰店市| 金沙县| 东乌珠穆沁旗| 伊宁县| 油尖旺区| 阿克| 菏泽市| 日照市| 来宾市| 犍为县| 浦城县| 海林市| 和顺县| 永登县| 岗巴县| 舞阳县| 体育| 岳普湖县| 西乌| 永川市| 六安市| 洛隆县| 含山县| 宁南县| 新乡市| 建始县| 巫山县| 金坛市| 商都县| 宁河县| 班戈县| 张家港市| 吉木乃县| 金湖县| 惠来县| 湄潭县| 都兰县| 嫩江县| 渝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