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 “十三五”重大思路與關鍵舉措

“十三五”及今后十年,中國所面臨的重大背景有兩個:一是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二是處在中國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的關鍵期。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結合前文對于國際國內形勢的分析,我們認為“十三五”的重大思路可以概括為:堅守防范金融危機這條底線;拓展國際國內兩個發展空間;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高收入經濟體邁進為主題,以綠色發展和包容性增長為主線,以創新驅動為根本動力。

(一)堅守一條底線:防范金融危機

從長周期的角度,一個經濟體快速增長30年左右,大體都會遭遇危機。以亞洲金融危機為例,那些經歷了危機的亞洲國家(典型的如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韓國),在危機前基本上都快速增長了30年左右。當然,這不一定是宿命。但中國目前所積累的風險以及增長回落后所呈現的“水落石出”的效果,會使風險暴露急劇上升。不少人(國內外的一些專家)認為中國金融危機不可避免。盡管我們不同意唱衰中國的論調,但要非常警醒,因為要實現無金融危機的增長并不容易。

因此,“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時間,防范金融風險是第一要務。只有不發生危機,才可能實現調結構、穩增長的任務,才可能在這一過程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否則,危機爆發就可能令中國增長停滯,從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有鑒于此,應當特別注重金融系統的健康發展,尤其是將防范系統性的金融危機作為必須堅守的底線。為此,一是應當在壓力測試、資產負債表分析等研究基礎上,通過頂層設計,整合中央銀行、各金融監管機構、財政部、各大國有商業銀行等部門,制定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各種預案。特別是要重點關注如何阻斷風險在金融部門內部以及各部門之間的蔓延,必要時須考慮對風險點進行外科手術式的切除。二是應加強對若干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日常風險監督與管理。如此不僅可以及時掌握相關信息,為預判形勢和科學決策提供支持,而且能在問題變大之前,控制風險的積累。三是把握金融改革與風險防范之間的平衡,注意改革的順序、節奏,防止風險激增甚至失控。四是要格外防范外部沖擊帶來的風險。應密切關注國際資本流動及相應的風險傳入,尤其要在金融開放的過程中,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掌握管控風險的主動權,并逐步積累經驗,提高管理水平。

(二)拓展兩個空間:國內空間與國際空間

提出拓展兩個空間的背景在于,本輪國際金融危機之前的中國發展(“大穩定”時期),遇到各方面的阻力相對較小,但現在,大家日子都不好過(全球進入長期停滯新常態,中國進入結構性減速新常態),因此阻力增大,需要拓展經濟發展空間。

首先是拓展國內發展空間。應全面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堅定不移地推進市場化改革。這主要包括:第一,充分整合國內市場,破除各種市場扭曲,特別是打破部門與行業壟斷,以及市場的地域分割,使商品與要素能在價格信號的激勵下自由流動;第二,通過改革財稅體制與部門行政架構,以及轉變地方政府績效考核體系等措施,不斷理順中央與地方關系,充分調動兩方的積極性,并引導、鼓勵地方之間的良性競爭;第三,進一步破除各種制約創新的微觀機制障礙,促進、規范產業間、產業內部,以及企業層面的研發合作與競爭,建立尊重微觀市場主體,并能充分調動其積極性的國家創新體系。

其次是拓展國際發展空間。作為崛起中的大國,中國的發展還應放眼世界:一方面,通過“一帶一路”建設、自貿區實踐、對外基礎設施投資、人民幣國際化等多維度的探索,促進開放型經濟體的轉型升級,特別是要實現中國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高效配置,以及漸次推動中國在市場經濟基本規則上的制度接軌;另一方面,綜合運用經貿、金融、政治、外交、國防、文化等多方面“硬實力”與“軟實力”,以負責任大國的姿態,積極、廣泛地參與后危機時代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重構,并以此推動多元、共贏、平衡、可持續的全球包容性發展。其中,深度參與聯合國、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改革,完善“二十國”集團、金磚國家、亞太經合組織及上合組織等多邊合作框架,加強互聯互通伙伴關系等都是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重要戰略平臺與抓手。

(三)突出三個關鍵詞:創新驅動、綠色發展、包容性增長

在未來的發展戰略中,應突出創新驅動、綠色發展和包容性增長三個關鍵詞,以綠色發展和包容性增長為主線,以創新驅動為根本動力。

所謂“創新驅動”,就是改變以往主要依賴資本、勞動力、自然資源投入的低效粗放的發展方式,實現以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為主要驅動力的可持續的經濟增長路徑,并使中國邁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從而在國際產業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所謂“綠色發展”,就是推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生態文明建設。這不僅是踐行科學發展、實現國內要素結構轉型的基本途徑,而且是中國對全人類可持續發展的責任與貢獻。所謂“包容性增長”,就是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文化等全方位的平衡、協調、可持續發展,并使公眾共享發展成果。這三個方面,構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核心內容與重要舉措。

值得指出的是,創新驅動是根本,沒有創新驅動,綠色發展與包容性增長將缺乏動力源;綠色發展和包容性增長則是創新驅動的目的,這個目的是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相吻合的:綠色發展改善了人的基本生存環境,包容性增長實現了人的平等和尊嚴。再進一步,創新的核心要素是人,任何創新都需要人來完成,只有人的全面發展,才可能為創新提供高素質的人力資本。由此,創新驅動、綠色發展與包容性增長三者形成良性循環,成為引領“十三五”新常態的主線。當然,所有這些都建立在深化改革的基礎上。鑒于改革幾乎在每一個地方都有提及,就相當于是“十三五”發展的“空氣”,因此就不作為關鍵詞列入了。

參考文獻

[1]〔英〕保羅·肯尼迪:《大國的興衰》,王保存、王章輝、余昌楷譯,中信出版社,2013。

[2]〔美〕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業革命:新經濟模式如何改變世界》,張體偉、孫豫寧譯,中信出版社,2012。

[3]羅斯托:《世界經濟長周期與環太平洋時代》, 《日本經濟新聞》1983年9月26日。

[4]莊巨忠:《探討近期中國收入差距的變化趨勢與決定因素》,載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編《解讀中國經濟新常態:速度、結構與動力》,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5]胡鞍鋼、才利民:《從“六普”看中國人力資源變化:從人口紅利到人力資源紅利》,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1年第8期。

[6]Bom, Pedro R., and Jenny E. Ligthart, “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Three Decades of Research on the Productivity of Public Capital”, 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 28(5), 2014, pp.889-916.

[7]Gill, Indermit, and Kharas, Homi, An East Asian Renaissance,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World Bank, 2007.

[8]Gordon, R. J., Is U. S. Economic Growth Over? Faltering Innovation Confronts the Six Headwinds,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No.18315, 2012.

[9]Gordon, R. J., The Turtle'S Progress: Secular Stagnation Meets the Headwinds, in Secular Stagnation: Facts, Causes, and Cures, Teulings, C. and Baldwin, R. eds.(CEPR Press,2014), pp.47-60.

[10]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Debt andnot muchDeleveraging, February 2015a.

[11]The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MGI), Global Growth: Can Productivity Save the Day in an Aging World? January 2015b.

[12]Piketty, T., and Saez, E., “Top Incomes and the Great Recession: Recent Evolution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IMF Economic Review 61(3), 2013, pp.456-478.

[13]Reinhart, C., and Rogoff, K., Recovery from Financial Crises: Evidence from 100 Episodes, NBER Working Paper, No.19823, 2014.

[14]Summers, L., “U. S. Economic Prospects: Secular Stagnation, Hysteresis, and the Zero Lower Bound”, Business Economics 49(2),(2014, pp.65-73.

[15]United Nations, The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08 Revision, http://esa.un.org/unpp/(2009).

主站蜘蛛池模板: 楚雄市| 北京市| 罗山县| 衡山县| 永年县| 类乌齐县| 肥西县| 岳阳市| 台北县| 抚顺市| 兴宁市| 观塘区| 河曲县| 云安县| 凤庆县| 澎湖县| 临湘市| 防城港市| 衡水市| 东海县| 金寨县| 田阳县| 吉首市| 万安县| 莲花县| 灯塔市| 西昌市| 昌宁县| 固始县| 寿宁县| 锡林浩特市| 昌乐县| 昭平县| 吉水县| 永胜县| 吕梁市| 阜南县| 囊谦县| 罗田县| 萝北县| 石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