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中國經濟2019
  • 王德培
  • 2166字
  • 2019-01-03 17:54:33

 

金融將成大市場、大政府第一戰場

中國金融如此之亂,與這場金融危機脫不了干系,都是錢太多惹的禍。如果說2008年金融危機的導火索是華爾街金融衍生品過度,即金融的自我過剩是上半場的危機之因,那么為了遏制危機,從美聯儲到歐日央行都鉚足了勁開動印鈔機,以致貨幣如滔天洪水泛濫,無疑開啟了危機下半場。到2016年9月,全球四大央行的注資就達9萬億美元,相當于美國半年的GDP。相較于美國這10年投放貨幣接近翻倍(美元M2從7萬多億暴增至2017年13.8萬億),中國投放貨幣更甚,M2從2008年的47.5萬億元,暴漲到2018年2月末的172.91萬億元,10年投放125.41萬億元,以6.3匯率計算是近20萬億美元,相當于美國10年投放量的3倍左右。正因錢太多,流到哪都能“翻江倒海”。尤其在復式貨幣機制下,盡管近年中國的儲蓄率開始下降,2017年全年居民存款的增量只有14704億元(增速2.3%),但整體仍處于高位(儲蓄占可支配收入的36%),2018年2月底居民存款余額高達68萬億元。2017年末中國的銀行業總資產為252萬億元,顯然,大量的錢都囤積在金融體系內。而區別于歐美金融高度證券化、衍生化,中國金融爆發在理財產品,扭曲在影子銀行——從銀信、銀證、銀基合作到銀行信貸出表、銀銀同業業務變異等,都是商業銀行借助各類通道拉長套利鏈,將資金投向股市、債市、房市等,以創新為名,行層層嵌套、貨幣空轉之實,不單房市得靠信貸撐著,就連股市的救市資金都源自銀行。銀行成為房市、股市的萬能錢袋,自然也就成了風險的集聚地。

照西方自由市場法則,股市是資源要素配置的地方,可沒想到,中國當年開設股市初衷是為國企幫困的,迄今仍是重融資輕投資的政策市政策市,是指利用政策來影響股指的漲跌,政策的操作和影響對象很明確,就是股票指數。。同樣,銀行國有的政策,即便其上市變成股份制,也難以擺脫政策指手畫腳。根源就在于,中國的市場化進程脫胎于計劃經濟,并以土地和房地產等快速資產化和金融化支撐了經濟崛起,以致中國金融天生就搖擺于市場與政府的天平上,一邊從金融創新到多層次資本市場,規模和復雜性急劇膨脹,一邊又屢屢錯配,在保險公司對沖基金化、大型集團金融化等過程中被極度扭曲,以致金融在兩者拉扯中,既有制度紅利的釋放,又有市場化的不足,還有“為國接盤”的無奈,更有金融扶貧等政治任務,又豈能不亂?雖然中國崛起玩的就是政府與市場的“二人轉”,但金融之亂歸根結底也正因“二人轉”錯位,沒處理好市場與政府的界限和關系。畢竟,蘇聯解體已表明計劃經濟走不下去。中國走上市場經濟,市場化進程已然不可逆,但完全按西方經典的自由市場,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市場原罪。因為市場經濟本就是制造過剩的體制,從產能過剩到貨幣過剩,過剩就要蒸發,這是金融以概念為一般等價物“自我膨脹、自我蒸發”的必然結果。若任金融自由發展,金融將不可避免地從資源配置的工具異化成虹吸社會資源的“黑洞”。市場經濟自由演變的終極就指向這一金融原罪的“黑洞”,2008年金融危機即是明證。從美國到歐洲,無不受困于此,結果全都由政府出面干預,卻在貨幣注水中“按下葫蘆浮起瓢”。

顯然,全球都在摸索“第三條道路”,金融恰恰打了頭陣。中國雖因政府和市場的“二人轉”天然接近“第三條道路”,但單一的大市場或大政府都已無法引航,“二人轉”的錯位又加劇金融亂象,或倒逼金融成為大市場、大政府的第一戰場。市場的大,體現在金融化、市場化的巨大空間。因為當下中國金融體系仍以銀行為主導,如今風險都累積在銀行,僅是地方債臺高筑就可能引爆銀行危機,未來不排除以債轉股消化存量債務,并在宏觀上從間接融資轉向直接融資。據測算,中國僅石油期貨就在萬億美元,未來算上電力期貨,中國單能源金融消費就涉及20萬億人民幣的潛在市場。政府的大,則因金融是國之重器,是未來大國博弈的主戰場,政府代表國家戰略參與競爭義不容辭。尤其對中國來說,未來人民幣國際化及資本項開放,都需政府漸進有序的戰略推進,比如人民幣匯率引入逆周期因子,就意在政府對貨幣的主動權。未來金融中心的較量、國際定價權的爭奪,都將是大政府活躍的重心。更為嚴峻的是,前所未有的科技浪潮正在顛覆金融業,僅移動支付和人工智能的兩相夾擊就讓銀行日子難熬,錢不單從銀行流出,錢的權力更從金融機構轉向科技網絡企業,乃至回到老百姓手中(如眾籌等)。這就不難預判,未來中國的金融泛化前所未有,相較于自然人金融混沌化,或彌留于傳統金融吃老本,或受益于互聯網金融的聚沙成塔,或折戟于科技金融的渾水摸魚,法人金融則將抱團化,并出現金融資本化、資本基金化、基金股權化的趨勢。由此,以往該市場被政府干預過多的,或市場不足之處政府恰恰缺位的,都需政府和市場厘清邊界,糾偏原有的錯位。比如股市去政策市、樓市去杠桿、金融去泡沫等,未來都將踐行“金融不是投機的,而是為實體服務的”。因為放任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完全金融化,它們終將走向壟斷,同樣任由金融控股隨意做大,也將放大資本逐利本性而陷入金融原罪。因此在金融上,市場起決定性作用固然是大方向,但市場不該介入、無法糾偏或自身不足的,以及牽涉國計民生、國家戰略之處,都需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并在“網聯”“信聯”及對BAT的“招安”等制度安排中,實現“大政府”與“大市場”的勾兌。

綜上來看,金融變天的最終底牌即大市場+大政府。概括來說,既要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從而讓金融業在兩種力量的相互協調和疊加下,充分釋放“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留坝县| 二手房| 台北市| 长汀县| 莱阳市| 阜平县| 东乌| 青海省| 卓尼县| 盈江县| 靖远县| 桃江县| 屯昌县| 大兴区| 苍溪县| 民县| 奎屯市| 汉阴县| 黄浦区| 嘉荫县| 天镇县| 洱源县| 沁阳市| 浠水县| 仁寿县| 昭觉县| 宁陕县| 永平县| 盐城市| 双桥区| 金门县| 漳浦县| 余江县| 昌都县| 天祝| 上高县| 邵武市| 织金县| 衡山县| 伊川县| 柞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