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玻璃幕墻的締造者
- 青少年科普知識枕邊書:建筑知識全知道
- 李芙蓉
- 1469字
- 2018-12-11 13:59:21
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原名為瑪麗亞·路德維希·密夏埃爾·密斯,德國建筑師,也是最著名的現代主義建筑大師之一。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堅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設計哲學,在處理手法上主張流動空間的新概念。他設計的作品中各個細部精簡到了不可精簡的絕對境界,不少作品結構幾乎完全暴露,但是它們的高貴、雅致,已使結構本身升華為建筑藝術。
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1886年出生在德國亞琛的一個石匠家庭。他只上過5年學,之后就跟父親學習石工技術,后來在建筑師事務所的實踐活動使他走上了建筑師的職業生涯。從1908年起,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在著名的貝倫斯事務所工作了4年。在那里他學到了不少先進的建筑思想和技術,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風格,那就是:紀律、秩序和形式。他認為在建筑中這就是真理,美就是真理的光輝。1930—1933年他擔任德國包豪斯學校的校長。1938年由于德國納粹主義猖獗,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遷居美國,長期擔任著名學府伊利諾伊理工學院建筑系主任。他不但大膽改革學校原有的教學大綱和教育體制,還積極參與實踐,在融合芝加哥學派的基礎上創立了密斯學派。
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提出了“流動空間”的建筑新概念。這體現在巴塞羅那展覽館德國館的設計中。該館建于1928—1929年,主廳承重結構為8根十字形截面的鋼柱。大理石墻和玻璃隔段都不承重,它們只是作為空間劃分的手段,有的獨立布置,有的從室內延伸到屋頂以外,形成了似分似合、似封閉似開敞的流動空間印象。整個建筑一反過去煩瑣裝飾的舊習,顯得干凈利落、清新明快。建筑材料的運用也達到了最佳的美學效果。灰色和綠色的玻璃隔墻配以挺拔光亮的鋼柱和豐富多彩的大理石墻面,顯得高雅華貴,具有新時代的特色。他還設計了平椅和靠椅,布置在室內,其造型舒展優美,很快便流傳開來,被人們稱為“巴塞羅那椅”。
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的建筑以精確簡潔為主,并富有結構的邏輯性。他的名言是“少就是多”。他說:“建筑與形式的創造無關。建筑取決于它所處的時代,并逐步表現出它的形式。”1950年建成的范斯沃斯住宅坐落在距芝加哥75.6千米的普蘭諾,在福克斯河的岸邊。建筑外觀簡潔明凈,高雅別致。房子四周是一片平坦的牧野,夾雜著一叢叢茂密的樹林,旁邊還有小河流過。整幢住宅是一個架空的四邊透明的玻璃盒子,像水晶一般純凈。外部的鋼結構都漆成白色,與周圍的樹木草坪相映成趣,實乃點睛之筆。整個建筑視野開闊,置身室內就像置身大自然之中。
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風格還強調技術的精美。建于1954—1958年的西格拉姆大廈無疑是紐約最精致的摩天大樓之一。它是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設計的高層建筑的代表作。大廈是一家釀酒公司的行政辦公樓,位于紐約曼哈頓區。主樓38層,高158.5米。整幢建筑被放在一個粉紅色花崗巖砌成的大平臺上。前面留有小廣場供人們活動和休息。建筑框架和窗欞均采用銅皮作外包裝材料。穩重的古銅色結構與茶色玻璃相配合,格調古樸而高雅,與周圍藍色玻璃的摩天大樓形成鮮明對比。為了使大樓的造型不失輕靈,密斯把底層三面留成兩層高的空廊,看起來整座大樓就像建筑在幾根獨立的大柱之上。
1969年,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逝世。他技藝精美的建筑設計思想和嚴謹的造型手法對后來的建筑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作為現代建筑的一代大師,他的名字會永載史冊。
知識鏈接
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認為建筑是一種精神活動,這一點貫穿于他的一生,他說:“我們必須設定新的價值,固定我們的終極目標,以便我們可以建立標準。因為正確的以及有意義的,對任何時代來說,包括這個新的時代——是這樣的:給精神一個存在的機會。”這里所說的“終極目標”就是密斯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