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1915年 二十二歲

2月24日 給表兄文運昌寫一還書便條:“書十一本,內(nèi)《盛世危言》失布匣,《新民叢報》損去首葉,抱歉之至,尚希原諒。”“又國文教科書二本,信一封。”這個便條是毛澤東由長沙回韶山過春節(jié)期間寫的。

4月4日 到芋園(芋園是楊昌濟、黎錦熙等創(chuàng)辦的《公言》雜志社址,在長沙瀏陽門。)訪黎錦熙。黎錦熙看了毛澤東的日記,告以讀書方法。

4月5日 向楊昌濟談自己的家世和經(jīng)歷。楊昌濟聽后,對毛澤東給以鼓勵,寄予期望。他在日記中寫道:“毛生澤東,言其所居之地為湘潭與湘鄉(xiāng)連界之地,僅隔一山,而兩地之語言各異。其地在高山之中,聚族而居,人多務農(nóng),易于致富,富則往湘鄉(xiāng)買田。風俗純樸,煙賭甚稀。渠之父先亦務農(nóng),現(xiàn)業(yè)轉販,其弟亦務農(nóng)。其外家為湘鄉(xiāng)人,亦農(nóng)家也。而資質(zhì)俊秀若此,殊為難得。余因以農(nóng)家多出異才,引曾滌生、梁任公(曾滌生,即曾國藩,字滌生。梁任公,即梁啟超,號任公。)之例以勉之。毛生曾務農(nóng)二年,民國反正時又曾當兵半年,亦有趣味之履歷也。”

4月11日 和蕭子升、熊光楚到芋園黎錦熙處,繼續(xù)聽黎錦熙講讀書方法。

4月18日 和李少青、周執(zhí)欽在黎錦熙處,談《公言》雜志問題。

4月25日 在芋園聽黎錦熙講述“在校研究科學之術”。

5月2日 在芋園同黎錦熙等談論如何做學問。

5月7日 下午三時,日本政府向袁世凱政府發(fā)出最后通牒,限九日下午六時前答復以解決中日間“懸案”為名向中國提出的“二十一條”要求。九日,袁政府接受日本提出的條件。

為揭露袁世凱接受“二十一條”修正案,一師學生集資編印了有關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幾篇文章和資料,題為《明恥篇》。毛澤東仔細閱讀了這些文章和資料,并作批注,在封面上寫道:“五月七日,民國奇恥。何以報仇?在我學子!”

5月9日 在芋園同黎錦熙談讀書問題。

5月23日 為悼念湖南一師同班同學易昌陶書寫挽聯(lián):

胡虜多反復,千里度龍山,腥穢待湔,獨令我來何濟世;

生死安足論,百年會有役,奇花初茁,特因君去尚非時。

5月30日 同熊光楚、王季范在黎錦熙處討論改造社會問題。此后,常在星期六或星期日到芋園向楊昌濟、黎錦熙求教。同時,與同學蔡和森、陳昌、蕭子升、熊光楚、蕭三等組織哲學研究小組,請楊昌濟指導,對哲學和倫理學問題進行定期討論。

學期末 為反對由校長張干提議、省議會作出的要學生繳十元雜費的新規(guī)定,一師學生掀起驅逐張干的學潮。毛澤東在學校后山的君子亭改寫一傳單,廣為散發(fā),歷數(shù)校長張干辦學無方,貽誤青年。張干要開除毛澤東等十七名學生,經(jīng)楊昌濟、王季范、袁仲謙等教員勸說作罷。七月,張干被迫辭職(1950年10月,毛澤東對徐特立、謝覺哉、王季范、熊瑾玎、周世釗說:“張干這個人,很有能力,很會講話,三十幾歲就當?shù)谝粠煼缎iL,不簡單。原來我不高興他,我估計他一定要向上爬的。他要爬上去是容易的,結果他沒有向上爬。解放前吃粉筆灰,解放后還吃粉筆灰,難能可貴。”1951年9月,毛澤東邀張干赴京,在中南海設宴款待,并請就首席。)。

6月25日 致信湘生,談治學問題,對自己過去強調(diào)自修、不重視課堂學習有新的認識。信中說:“從前拿錯主意,為學無頭序,而于學堂科學,尤厭其繁碎。今聞于師友,且齒已長,而識稍進。于是決定為學之道,先博而后約,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專門。”“昔吾好獨立蹊徑,今乃知其非。學校分數(shù)獎勵之虛榮,尤所鄙棄,今乃知其不是。”談到自修問題,信中舉康有為、梁啟超為例:康有為“四十歲以前,學遍中國學問;四十年以后,又吸收西國學問之精華”;梁啟超“先業(yè)詞章,后治各科”。信中說:“蓋文學為百學之原,吾前言詩賦無用,實失言也。”信中還談到人才和交友問題,說:“來日之中國,艱難百倍于昔,非有奇杰不足言救濟”,“屠沽賈衒之中,必有非常之人”。“人非圣賢,不能孑然有所成就,親師而外,取友為急”。隨信抄錄了為哀悼亡友一師同班同學易昌陶而寫的一首挽詩:

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來。愁殺芳年友,悲嘆有馀哀。

衡陽雁聲徹,湘濱春溜回。感物念所歡,躑躅南城隈。

城隈草萋萋,涔淚侵雙題。采采馀孤景,日落衡云西。

方期沆瀁游,零落匪所思。永訣從今始,午夜驚鳴雞。

鳴雞一聲唱,汗漫東皋上。冉冉望君來,握手珠眶漲。

關山蹇驥足,飛飆拂靈帳。我懷郁如焚,放歌倚列嶂。

列嶂青且茜,愿言試長劍。東海有島夷,北山盡仇怨。

蕩滌誰氏子,安得辭浮賤!子期竟早亡,牙琴從此絕。

琴絕最傷情,朱華春不榮。后來有千日,誰與共平生?

望靈薦杯酒,慘淡看銘旌。惆悵中何寄,江天水一泓。

7月 暑假期間,同陳昌住在瀏陽門芋園內(nèi),探討學問,互閱日記。十一日至二十一日,同陳昌多次聆聽黎錦熙講讀史方法、研究方法、讀書自習方法,并向黎請教文字學問題。黎介紹讀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和《群學肄言》的“繕性篇”。三十一日,黎錦熙看了毛澤東的日記,認為“甚切實,文理優(yōu)于章甫(陳昌),篤行兩人略同,皆大可造”。

同月 致信蕭子升。以“用之而彌盛”的道理,說明切磋學問、交流思想的重要。說“鍛工不藐其腕而碩其腕,簸夫不纖其脛而肥其脛”;并說自己近年來的進步,“于書本得者少,于質(zhì)疑問難得者多。茍舍譚論而專求之書,其陋莫甚”。

8月8日 在芋園同黎錦熙談治學和政事。十一日,又在芋園同黎錦熙長談讀書方法,黎錦熙告以“讀書須與校課相聯(lián)貫”。十三日,由芋園返回學校。

8月29日 和蕭子升、張平子(張平子,當時任長沙《大公報》總編之一。)到黎錦熙處,長時間談論治學問題。

8月 致信蕭子升,談人生問題,說“其為事無域,而人生有程”。信中抄錄了近來寫的一篇日記,題為《自訟》,以匏瓜、牡丹相對照,說明做人不要華而不實。“牡丹先盛而后衰,匏瓜先衰而后盛,一者無終,一者有卒,有卒是取,其匏瓜乎?”有的人像牡丹,“一伎粗伸,即欲獻于人也;一善未達,即欲號于眾也,招朋引類,聳袂軒眉,無靜澹之容,有浮囂之氣,姝姝自悅,曾不知恥,雖強其外,實干其中,名利不毀,耆欲日深,道聽涂說,攪神喪日,而自以為欣。日學牡丹之所為,將無實之可望”。

9月6日 寫長信給蕭子升,介紹近期同黎錦熙交談治學問題的情況,并按黎錦熙囑托告以研究學問的方法。信中說,黎錦熙不主張專攻古籍然后“涉新”,認為“通為專之基,新為舊之基,若政家、事功家之學,尤貴肆應曲當”。黎錦熙曾推薦讀《群學肄言》“繕性篇”,隨“取其書遍觀之”,認為該書名為群學肄言,其實不限于群學,可以看作是百科之肄言。信中說,國學“其義甚深,四部之篇,上下半萬載之紀述,窮年竭智,莫殫幾何,不向若而嘆也”,“吾人所最急者,國學常識也”。還介紹自己的讀書方法,即讀一篇而及于全書,并加以詳細研究,使“國學常識羅于胸中”。信中推崇曾國藩的讀書方法:一為演繹法,察其曲以知其全,執(zhí)其微以會其通;一為中心統(tǒng)轄法,守其中而得大,施于內(nèi)而遍于外。

9月15日 陳獨秀主編的《青年雜志》(一年后改名《新青年》)創(chuàng)刊。經(jīng)楊昌濟介紹,毛澤東、蔡和森等人成為《新青年》的熱心讀者,深受其影響。

9月 為征求志同道合的朋友,以“二十八畫生”之名,向長沙各校發(fā)出征友啟事。啟事說“愿嚶鳴以求友,敢步將伯之呼”。提出要結交能刻苦耐勞、意志堅定、隨時準備為國捐軀的青年。長沙第一聯(lián)合中學學生羅章龍看到啟事,當即回信約見。毛澤東很高興,復信說“空谷足音,跫然色喜”,并約定在定王臺湖南省立圖書館相見。兩人談了三小時,談治學、處世、人生、宇宙觀和社會改造問題。分手時對羅章龍說:“我們談得很好,‘愿結管鮑之誼’,以后要常見面。”

9月27日 復信蕭子升,再談求友的迫切心情,說“近以友不博則見不廣,少年學問寡成,壯歲事功難立,乃發(fā)內(nèi)宣,所以效嚶鳴而求友聲,至今數(shù)日,應者尚寡。茲附上一紙,貴校有賢者,可為介紹”。

11月9日 致信黎錦熙,勸他不要在袁世凱政府里做官(1915年9月黎錦熙應聘到北京教育部的教科書編纂處,任教科書特約編纂員。),“方今惡聲日高,正義蒙塞,士人丁此大厄(據(jù)黎錦熙1952年解釋:“信中‘大厄’是指北京袁世凱正在準備做皇帝。這年籌安會成立,鼓吹帝制,附和者不少,所謂‘惡聲’。”),正當龍潛不見,以待有為,有可急圖進取”。說黎錦熙致力于教育,“乃至崇之業(yè)”。“然彼方以術愚人,今反進以智人之術,其可合邪?”切望黎錦熙“急歸無戀”。信中述說了自己對學校不滿意、郁郁不得志的心情:“性不好束縛。終見此非讀書之地,意志不自由,程度太低,儔侶太惡,有用之身,寶貴之時日,逐漸催落,以衰以逝,心中實大悲傷”,很想離去,“就良圖,立遠志”。

11月 被選為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學友會(《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志》記載,1913年秋該校創(chuàng)設技能會,1914年改名自進會,1915年又改名為學友會。學友會的宗旨是:“砥礪道德,研究教育,增進學識,養(yǎng)成職業(yè),鍛煉身體,聯(lián)絡感情”。)文牘,負責起草報告,造具表冊和會議速記。這一職務毛澤東連任四屆,直到一九一七年十月。毛澤東在學友會作了大量會務工作,是他走上有組織的社會活動的開始。

12月12日 袁世凱正式宣布實行帝制,改中華民國為“中華帝國”。

12月 致信蕭子升,請幫助找《君憲救國論》(《君憲救國論》是楊度1915年4月寫的一篇主張君主立憲、反對共和的文章,得到袁世凱的贊賞。)一閱。又說,近日校中將印發(fā)湯化龍、康有為、梁啟超三人書文,請蕭題寫書名《湯康梁三先生之時局痛言》(這本小冊子收集了湯、康、梁當時反對袁世凱稱帝的言論,印出后,以長沙第一師范學校學友會的名義廣為散發(fā)。)。

本年,湖南和全國一樣,反對袁世凱稱帝的斗爭激烈,長沙小吳門附近的“船山學社”,成為公開進行反袁演講的場所。毛澤東和一師同學,經(jīng)常在星期天去聽講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足县| 罗山县| 定兴县| 东海县| 广宗县| 波密县| 乐安县| 南充市| 西昌市| 甘孜县| 永兴县| 道真| 万载县| 灵武市| 金溪县| 高密市| 绥阳县| 黄龙县| 甘南县| 静宁县| 南陵县| 怀柔区| 新疆| 金昌市| 安福县| 江源县| 安化县| 南岸区| 佛坪县| 如皋市| 开鲁县| 泰州市| 巩留县| 邮箱| 阜新| 遂宁市| 衡阳县| 茌平县| 五峰| 冕宁县| 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