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序言:毛澤東的旗幟高高飄揚——《學習毛澤東》叢書

蔣建農

30年前,《人民日報》以《學習毛澤東》為題,發表了周恩來在中華全國青年第一次代表大會上報告的一部分。周恩來圍繞“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前進”這一主題,從幾個方面精辟闡述了如何向毛澤東學習的問題。今天重讀周恩來的文章,結合回顧毛澤東的歷史貢獻,不由得使筆者想起在紀念毛澤東誕辰一百周年時,詩人臧克家曾經套用舊時塾師贊頌孔子的話,給筆者寫的這樣一幅字:“大哉毛澤東,大哉毛澤東。毛澤東之前沒有毛澤東,毛澤東之后誰若毛澤東!大哉毛澤東,大哉毛澤東。”

一、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一百一十五年以前,中國—湖南—湘潭—韶山,一處坐落在偏僻山坳里的普通農居,誕生了一個男嬰,他就是毛澤東。正像那首被后人爭相詠唱的歌曲中所寫:“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毛澤東,是20世紀的大變革年代改變中國面貌的一代歷史偉人。

一個偏僻山村的農家之子,生活在那個風雨如磐的年代,卻成為推動中國歷史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世紀偉人。是什么鑄就了毛澤東?是什么使他擺脫了父親為他設計的由米店學徒逐步發家致富的道路?是什么使他由一個說湘潭土話的私塾學生成為“五四”時期的一方青年領袖?是什么使他由相信皇權至上發展為信奉維新改良,進而成為堅定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是什么使他由崇拜武者小路實篤的新村主義到確定馬克思主義為其一生一世的唯一信仰?是他救國濟民的赤子之心,是他以改造中國與世界為目的的宏大志向,是他“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的不斷進取精神。

毛澤東對真理的追求是執著的。為尋求救國之路,他走三湘、下武漢、兩上北京、三赴上海;為求民眾的大聯合,他從發出二十八畫生的征友啟事,到組織新民學會、俄羅斯研究會和自修大學,直至參與創建青年團和創建中國共產黨。

毛澤東對真理的追求又是務實認真和富有創造性的。湖南中共地方組織的建設,與上海、北京等地相比不能算是開展得早的,但是由于毛澤東在工作中的深入細致,而成效顯著,一再得到當時的總書記陳獨秀的贊許和推崇;湘區近代工業在全國而言,也遠談不上發達,但在以毛澤東為主任的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湖南分部的發動組織下,湖南工人運動卻開展得既轟轟烈烈又扎扎實實。1923年“二七”大罷工被殘酷鎮壓后,全國各地職工運動都陷于低潮,唯有毛澤東領導的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取得了勝利。這被著名的職工運動領袖鄧中夏稱為“碩果僅存”;出身農家的毛澤東,和國民黨沒有任何淵源關系。但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毛澤東卻以他執行孫中山新三民主義的真誠和堅定,以他卓越的統戰才華和遠見,受到國民黨左派的推戴和右派的敵視,不僅被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候補委員,還一度出任國民黨中央代理宣傳部長;毛澤東也不是中國共產黨內最早從事現代農民運動的,在他1925年冬回韶山開展農運之前,浙江蕭山和廣東海陸豐的農民運動早已經聞名遐邇。但是毛澤東經過認真的調查和科學的分析,最早認識到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誰贏得農民誰就贏得了革命。由他領導發動起來的湘、鄂、贛、豫四省的農民在幾個月內就成就了“孫中山先生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所沒有成就的事業”;除去1911年辛亥革命時在湖南新軍中的半年下士經歷外,毛澤東談不上有什么軍旅閱歷,更沒有讀過一天軍校,但他卻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切實感受到了建立革命武裝的急切和重要,在中國共產黨內第一個明確地提出:“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

如果說1918年毛澤東從湖南第一師范畢業時是作為后起之秀投入中國社會變革洪流的話,那么,經過近十年的砥礪錘煉,到1927年大革命失敗時他已經成長為具有獨立見解的堅定的革命領袖。他在黨的“八七”會議上總結大革命失敗的教訓時指出:“廣大的黨內黨外的群眾要革命,黨的領導卻不革命,實在有點反革命的嫌疑。這個意見是農民指揮著我成立的。我素以為領袖同志的意見是對的,所以結果我未十分堅持我的意見。”毛澤東這不無懊悔的話語,透映著他思想的成熟。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第一個大的危急關頭,他毅然回絕了要他去蘇聯留學或是去上海中共中央領導機關工作的建議,而選擇了“下湖上山”,開始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之路。

馬克思說:“每一個社會時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偉大人物,如果沒有這樣的人物,它就要創造出這樣的人物來”。毛澤東,就是20世紀中國社會的暴風驟雨所造就的一代歷史偉人。

二、歷史選擇了毛澤東

中國革命的道路是艱難曲折的,而且是史無前例的。毛澤東對此問題上的獨特貢獻,不僅在于他從更深刻更廣泛的意義上論證并闡明了斯大林關于中國革命的特點是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這一著名論斷,更主要的在于他從理論和實踐上解決了在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國、在產業工人數量少而廣大農民居于革命戰爭主力地位的情況下,中國的無產階級如何在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農村而不是在敵人力量強大的中心城市,領導其可靠的同盟軍——農民,通過武裝斗爭取得革命勝利的問題。

作為一個從未帶過兵的師范畢業生,毛澤東憑著對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念和對中國國情的深刻認識,從瀏陽文家市到永新三灣村,到寧岡,到茨坪,直至贛南、閩西和閩粵邊,深深地印下他跋涉探索的蹤跡;蔣介石,保定軍校和日本士官學校的畢業生,粵軍參謀長、黃埔軍校校長和國民革命總司令的閱歷,但留下的卻是“進剿”、“會剿”、“圍剿”,一次次失敗的恥辱。這絕對是兩個等量級的較量。毛澤東靠什么能打敗蔣介石指揮的精銳之旅。靠的是眾志成城,靠靈活機動的游擊戰術,靠紅軍指戰員壓倒一切的英雄氣概。毛澤東把根據地建設、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有機地統一起來,創造了紅色政權的理論,并進而獨立自主地開辟了有別于城市中心論的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實踐證明,這是唯一能引導中國革命最終取得勝利的光輝道路。在這條道路的指引下,全國各紅色根據地人民和各路紅軍同中外反動勢力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斗爭,先后開辟了十幾塊革命根據地,紅軍最多時發展到三十萬人,特別是成立了以毛澤東為主席的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這給在國民黨黑暗統治下苦苦掙扎的四萬萬同胞帶來的希望。正如毛澤東當時所描繪的那樣:猶如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桿尖頭的一只航船,猶如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猶如躁動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

通往勝利的大道并非盡是坦途。毛澤東能指揮他那支原來并不被人們看重的農民武裝粉碎擁有現代武器裝備的國民黨正規軍的一次次“圍剿”,卻無法說服黨內那些奉共產國際決議為神明的“左”傾教條主義者的錯誤指揮。他因堅持符合中國實際的正確主張,而一再受到指責和排擠。眼見親手創建的紅軍在強敵的進攻下受挫而銳減,苦心經營的蘇區在一塊塊地喪失,毛澤東的心情是萬分沉痛的。但是他沒有消沉,而是盡可能地設法避免和減少“左”傾冒險主義給革命事業造成的損害。為了扭轉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中的敗勢,他幾次冒顏直諫,而不被采納。在長征的危急時刻,為防止紅軍在國民黨軍的重重圍追堵截中被徹底圍殲,他又反復建議放棄與二、六軍團會師的原定計劃,力主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開進。在他的積極努力下,1935年1月黨中央召開了遵義會議,在黨和紅軍的生死關頭挽救了革命。從此,中國革命的航船有了毛澤東這位偉大的舵手,英勇的紅軍在他的指揮下跨越萬水千山,踏上勝利的彼岸。

三、沒有毛澤東,中國至少還要在黑暗中再徘徊二三十年

這是鄧小平對毛澤東的中肯評價,也是對中國革命自遵義會議到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這二十年間,不斷地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歷史的客觀總結。在這二十年間雖然中外反動勢力的進攻依然強勁,雖然中國革命的任務依然艱巨而復雜,雖然還有過無數次驚濤駭浪的拍打沖擊,雖然在很長時間里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還處在要為一個連部的照明油燈究竟是用一根燈芯還是兩根燈芯而籌措的困境,但是航向已經明確,黨的核心領導空前的堅強有力。因此,再也沒有出現像大革命后期和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前期、中期那樣,來自右的或“左”的機會主義和教條主義路線對中國革命的全局性的顛覆和失誤。在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劈波斬浪,戰勝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和險阻,演出了一幕又一幕威武雄壯的歷史活劇。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勝利抵達陜北后,毛澤東征塵未洗就投入到擺脫尾追之敵、創建西北革命根據地的急迫任務之中。他親自率部東征,運籌西征,聯合張楊,抗蔣拒閻,迎接三大主力紅軍的會師。毛澤東為紅軍的生存和發展日夜操勞,更為由于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所造成的民族危亡而焦慮。如果說長征中毛澤東指揮紅軍戰勝國民黨幾十萬大軍的圍追堵截,從而挽救了黨和紅軍,是他對中國革命的一個重要貢獻的話,那么,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毛澤東科學地分析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階段關系的變化,正確地制定并促成堅持了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帶領全黨和全國人民經過八年的浴血奮戰,最終戰勝了武裝到牙齒的日本侵略者,使中國人民在近百年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無數次斗爭中,終于第一次取得了徹底的勝利。這無疑是對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事業的一個偉大貢獻。

在中國人民求生存、求解放、爭獨立、爭民主的奮斗歷程中,毛澤東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貢獻就是他不僅在理論上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創立了無產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而且在實踐中他始終戰斗在按照這一理論對敵斗爭的第一線,并且承擔了最重要的領導職責,表現出高超的領導藝術和大無畏的英雄主義氣概。在毛澤東身上,敢于勝利的斗爭精神和善于勝利的超人智慧是交相輝映的。抗日戰爭結束后,為了爭取一個光明的中國,他毅然親赴重慶和談,揭露了國民黨反動派假和談、真備戰的陰謀;在和平協議被蔣介石撕毀后,面對氣勢洶洶的幾百萬國民黨軍隊的進攻,他提出“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著名論斷,并在戰爭中闡明了十大軍事原則,領導解放區軍民先后粉碎了強敵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在轉戰陜北的艱險歲月里,毛澤東以戰略家的眼光和氣魄,指揮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使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隨后,他和他的戰友們精心部署并指揮了同國民黨軍的戰略大決戰。這場大決戰,其規模之大,參戰人數之多,戰況之激烈在中外歷史上都屬罕見。三大戰役和渡江戰役的勝利徹底埋葬了蔣家王朝,也徹底結束了中外反動勢力對中國的黑暗統治。

建立一個社會主義的新中國,是一個世紀以來千百萬仁人志士夢寐以求的愿望,也是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等著作中反復構想過的奮斗目標。隨著人民解放戰爭在隆隆炮聲中的勝利推進,毛澤東開始逐步把主要精力轉向創建人民共和國的工作。1949年元旦,他發表新年獻詞《將革命進行到底》,號召各族人民在全國范圍內徹底推翻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共和國;同年3月,他主持召開中共七屆二中全會,討論和制定奪取最后勝利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具體戰略;6月,他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全面闡述新生政權的國體和政體:9月21日,毛澤東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開幕式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這次會議制定并通過了具有憲法意義的《共同綱領》,并選舉毛澤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年10月1日,一個嶄新的人民共和國巍然屹立于世界的東方。

四、毛澤東——社會主義中國的奠基人

當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親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的時候,縈繞在他心際的既有勝利的自豪和喜悅,又有任重道遠的歷史責任感。但他堅信:“中國的命運一經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國就將如太陽升起在東方那樣,以自己的輝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蕩滌反動政府留下的污泥濁水,醫治好戰爭的創傷,建設起一個嶄新的強盛的名副其實的人民共和國。”面對紛繁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和開國之初百廢待舉的局面,擔任黨、軍隊、國家和政協最高領導職務的毛澤東,憑借著多年斗爭中積累起來的經驗和知識,審慎地觀察和研究領導一個幾億人口的大國所面臨的新問題。他和戰友們一起為新中國制定了一系列的基本國策,使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起來。在政治上,他狠抓民主建政工作,在召開各級人民代表會議的基礎上,于1954年召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討論并通過了由他親自主持起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確立了社會主義中國的國體和政體,并建立、健全了各級政權機構;在經濟上,他在領導全國人平抑了建國初的大漲價和國民黨遺留下來的通貨膨脹之后,致力于合理調整工商業結構和全面恢復經濟,醫治戰爭創傷,經過三年的努力,初見成效;軍事上,他指揮人民解放軍繼續向全國進軍,徹底肅清大陸上殘余的國民黨軍隊,在西藏和平解放之后,完成了除臺灣等島嶼之外的祖國大陸的解放和統一;在外交上,他為新中國制定了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在此方針指導下,根據當時的國際形勢,對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對周邊國家、對敵視新中國的一些帝國主義國家,分別采取了“一邊倒”、睦鄰友好和開展民間外交等政策,迅速打破了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封鎖,樹立起新中國的國際地位;在思想文化工作方面,他積極推進教育改革和發展方針,號召廣大知識分子通過參加土地改革等社會實踐,進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與此同時,為了徹底完成民主革命的遺留任務,為了保衛和鞏固新生政權以及捍衛國際主義原則的需要,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中央,領導全國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鎮壓反革命這三大運動的勝利,從根本上消滅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剝削制度,基本上肅清了大陸上的反革命殘余勢力,再加上沒收官僚資本和對美國等帝國主義國家在華資產的凍結的清理,大大鞏固了人民民主專政,建立起新民主主義的社會經濟秩序。

在這種政通人和、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大好形勢下,毛澤東開始醞釀向社會主義過渡問題。他把列寧關于過渡時期的學說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創造性地制定出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同時并舉的方針,采取一套切實可行的理論和方法,用非暴力的方式,順利地實現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國消滅了持續幾千年的剝削制度破天荒地建立起社會主義公有制,奠定了社會主義中國的基石。這是毛澤東對中華民族的又一個劃時代的偉大貢獻。

五、毛澤東的旗幟高高飄揚

毛澤東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的一個最基本的經驗,就是提出和堅持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把馬列主義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循著這條路子,在民主革命時期毛澤東領導全黨同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決議和蘇聯革命經驗神圣化的錯誤傾向作斗爭,獨立自主地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占領城市的中國革命之路,從而在實踐中逐步形成了毛澤東思想,指導中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還是循著這條路子,在新中國建立之后,毛澤東又獨立自主地開辟了中國的社會主義改造之路,使中國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仍舊是循著這條路子,毛澤東沒有盲從他國的建設經驗,在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伊始,就率先開始探尋與蘇聯不完全相同的適合中國實踐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他對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后中國的階級關系和社會經濟狀況做出正確的分析與判斷,最早明確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思想,盡管曾有過把階級斗爭擴大化的嚴重失誤,但是“要把國民經濟搞上去”一直是他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他獨創性地提出了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的理論,認為可以把社會主義社會分為不發達和比較發達兩個階段;他提出并闡明了以工業為主導、農業為基礎這樣一條有別于蘇東國家的,實際是工農業并舉的工業化道路;他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第一次系統地闡述了關于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的理論(主要矛盾、基本矛盾),特別是創立了關于嚴格區分和正確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矛盾的學說,并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作為我國政治生活的主題;他提出要對高度中央集權的計劃管理體制進行改革,要調動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要兼顧國家、集體和生產者個人三方面的積極性,要實行“兩參一改三結合”的企業管理辦法等:他系統地論述了“自力更生為主,爭取處援為輔”的方針,并響亮地提出:“我們的方針是,一切民族,一切真正好的東西都要學。”毛澤東對中國式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是多方面的,從微觀到宏觀,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外交等各個領域,所取得的成就也是巨大的。比如在社會主義政治建設方面,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體、政體、政黨制度、民族政策等都作了原則的規定和深刻的闡述。當蘇聯和南斯拉夫等國家因民族問題四分五裂時,人們無不深感毛澤東為新中國確定的民族區域自制政策的英明與偉大。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特別應強調的是,毛澤東不僅自己身體力行,還率領全黨共同進行中國式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他鮮明提出必須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號召全黨“必須從實際出發,從沒有經驗到有經驗,從有較少的經驗,到較多的經驗,從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未被認識的必然王國,到逐步地克服盲目性、認識客觀規律、從而獲得自由,在認識上出現了個飛躍,到達自由王國。”正是由于他注重調動和發揮全黨同志的智慧,才使得全黨對中國式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取得了全面的豐碩成果,并指導中國的建設事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江澤民在紀念毛澤東誕辰一百周年大會上曾經精辟地概括了毛澤東的卓越貢獻,他說:“在黨和毛澤東同志的領導下,中國社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中國從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進入到社會主義新時代。一個受帝國主義掠奪和奴役的國家,變成一個享有主權的獨立的國家。一個四分五裂的國家,變成一個除臺灣等島嶼外實現統一的國家。一個人民備受欺凌壓迫的國家,變成一個人民當家作主、享有民主權利的國家。一個經濟文化落后的國家,變成一個走向經濟繁榮、全面進步的國家。一個在世界上被人們看不起的國家,變成一個受到國際社會普遍尊重的國家。所有這些,都是建立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本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條件,為我國邁向光明的未來奠定了堅實基礎。”

毛澤東在探索中也有過偏差和嚴重的失誤,并且由于他的失誤所造成的教訓也是非常沉痛的。但那畢竟是探索中的失誤。如果毛澤東當年不是頂住各種壓力另辟蹊徑去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建設道路,而是亦步亦趨地跟著蘇聯走,那不僅意味著中國會走上一條不那么明朗的社會主義道路,甚至會成為蘇聯的一個“衛星國”,那么,一旦出現像蘇東劇變時的情形,其后果不堪設想。鄧小平科學地評價了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他在談到毛澤東的失誤時指出:“因為我們的現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在總結了成功時期的經驗、失敗時期的經驗和遭受挫折時期的經驗后制定的。歷史上成功的經驗是寶貴財富,錯誤的經驗、失敗的經驗也是寶貴財富。這樣來制定方針政策,就能統一全黨思想,達到新的團結,這樣的基礎是最可靠的。”他語重心長地告誡后人:“毛澤東同志不僅過去引導我們取得革命的勝利,現在和將來還應該是中國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所以,我們不但要把毛主席像永遠掛在天安門前,作為我們國家的象征,要把毛主席作為我們黨和國家的締造者來紀念,而且還要堅持毛澤東思想。”

可以告慰毛澤東的是,在他之后的中國共產黨人,仍然繼續和發展著他的未竟之業,特別是秉承著他實事求是和勇于創新的精神,進一步提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和求真務實的口號,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經過三十年的艱苦奮斗,開創和發展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了新的輝煌。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所開創的事業,對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這一筆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有著清醒的認識。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10周年大會上,胡錦濤深情地指出:“歷史是一條奔流不息的長河。今天由昨天發展而來,明天是今天的延續。實現國家的現代化,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毛澤東同志、鄧小平同志和他們的戰友們以及千百萬革命先烈的偉大理想。他們為實現這一偉大理想殫精竭慮、前赴后繼,譜寫了中華民族歷史上動人心魄、感人肺腑的壯麗詩篇。今天,歷史的接力棒已經傳到我們的手中。我們對毛澤東同志的最好紀念,就是把老一輩革命家歷經千辛萬苦開創的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史詩繼續譜寫下去。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神圣使命。我們的事業偉大而艱巨,我們的前程光明而美好。”

2008年12月26日修改于沙灘

品牌:天下書盟
上架時間:2022-04-19 09:13:09
出版社:紅旗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天下書盟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化市| 柯坪县| 台州市| 宝清县| 德格县| 屏东县| 格尔木市| 西林县| 称多县| 鄯善县| 祁东县| 来凤县| 驻马店市| 泰和县| 开封市| 庆云县| 张家港市| 调兵山市| 革吉县| 正安县| 广饶县| 苏州市| 南涧| 甘洛县| 防城港市| 磐安县| 定结县| 固始县| 连山| 正阳县| 伊金霍洛旗| 双峰县| 大丰市| 东乌| 那坡县| 红桥区| 咸丰县| 汕头市| 阳原县| 灵山县| 朝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