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原抗戰親歷記
-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 2318字
- 2019-09-16 14:52:51
憶蘭封之戰
抗日戰爭進入第二年(一九三八年)春季,臺兒莊會戰給日軍以沉重打擊后,我軍兵力亦大受損失,為保存抗戰軍隊主力,于是分途向河南和安徽地區撤退,從事整頓。敵人也分路向皖北、豫中和豫東進攻。
豫東這一路,由薛岳指揮幾個軍在商丘以東及附近地區與敵保持接觸,遲滯敵人前進,掩護撤退部隊的行動安全,然后逐步向平漢鐵路沿線轉進。當面敵人是土肥原賢二所率領的第十四師團,是敵軍有名勁旅。在先頭占領我蘭封縣城之后,沿著隴海鐵路向西推進,如不加以阻擊,眼看開封、鄭州都會不保!平漢、隴海鐵路的運輸也會被截斷,對于長期抗戰的局勢,大為不利。
擔任這一正面作戰任務的是程潛將軍所指揮的第一戰區所屬部隊。我當時在第一戰區長官司令部參謀處工作,心里想長期抗戰,贏得時間的余裕起見,必須給土肥原師團以痛擊。因此建議由陜西抽調胡宗南的兩個軍,加上原來在豫東作戰的三個軍(包括廣東軍第六十四軍和第七十一軍、第二十七軍)
在開封以東阻擊敵人。程司令長官同意這個意見,即時一方面下命令調動部隊,從事部署,一方面在開封設立指揮所,程潛將軍率領必要的指揮人員,由鄭州進駐開封,指揮這一戰役,我也隨程司令長官到了開封
。
當時戰區對此戰役的計劃是用五個到七個軍在開封以東,黃河以南,隴海鐵路附近地區捕捉敵人土肥原師團而殲滅之。根據這一方針,即時調動胡宗南第十七軍團兩個軍用鐵道輸送到開封下車沿隴海路東進,迎擊敵人;以原在豫東的第七十一軍和第二十七軍第六十四軍,迅速收復蘭封,向西北壓迫敵人,與東進的胡宗南軍團合力圍殲敵人。
日軍沒有后續兵團,孤軍深入,也感覺到有危險而行動遲緩,敵人的后方聯絡線也因我東面的第七十一軍等的收復蘭封而被截斷。土肥原于是改變他的后方,由隴海路的方向轉變到柳園口依靠黃河北岸來補給他的糧彈。敵人以羅王寨為核心,在隴海鐵路以北黃河以南的狹小地區,憑借圍寨和我們在柳園口一帶所構筑的開封外圍國防工事固守。這些工事是用鋼筋混凝土構筑的永久工事,有炮兵掩體、機槍掩體和人員器材的堅固掩蔽部、指揮所等。本來是我們用來抗戰的,不料隨著形勢推移,這些用來防御敵人的工事體系反而被敵人利用來抵抗我軍的圍攻,真是我始料所不及的。
我們圍殲土肥原師團的形勢已形成了,戰區調到邱清泉的裝甲兵戰車兩個連,并令原在豫北的朱懷冰軍和另一個軍向柳園口黃河北岸活動,截擊敵人增援并遮斷敵人的補給線。
一九三八年六月中旬,我們把土肥原師團圍困在開封中間地區。羅王寨附近。敵人原來在隴海鐵路線上還占領了少數據點,我們為了打通隴海鐵路,調回遺留在蘭封以東的幾十個列車,用了很大的兵力,強攻奪回了這些據點
,消滅了敵人,完成了打通隴海鐵路的任務。當時為了調回這幾十列車,隴海路的錢宗澤局長曾親自到開封以東指揮鐵路上的調度工作。
圍攻部隊除豫北的兩個機動軍外,有五個軍,詳細的戰斗序列記不清了,約共十個到十三個師。敵人就只有土肥原師團,兵員人數至多不過一萬五千到兩萬人,我們的兵力約在十萬人以上,以兵員比較我們是絕對優勢。火力方面我們用上了十五公分的榴彈炮兵一個團,輕戰車兩個連和步兵十個師以上,總火力比敵人也不弱。敵人就是空軍占優勢,日夜以空軍襲擊我后方運輸線和第一線攻擊部隊,我軍在攻擊時受到很大損失,在開封的指揮所也時常坐在防空洞里打電話,寫命令,來進行指揮作戰。
圍攻到一個星期的時間,敵人的補給中斷。發現敵人在空投糧彈補給品,可見得敵人已經是發生困難。可是圍殲土肥原的任務還不能完成,戰車連用上去沖擊敵人陣地,損失了幾輛戰車,這一方面表示了敵人的頑強和我攻擊軍的軟弱,但無論如何再繼續圍攻是可以完全殲滅敵人的。正在這樣緊要關頭,我坐在電話機的旁邊研究敵情,還沒有發現敵人有強大的增援部隊,雖然在豫東皖北方面有兩個縱隊的敵人西進,但有李宗仁的第五戰區在亳州附近阻擋著,前進得很緩慢,淮河以北和黃河以南就是土肥原的這一個師團。如果我們再堅持圍攻三至五日是可以殲滅這一勁敵的。正在這個時候,忽然電話鈴響了,我拿起電話機的聽筒一聽,是漢口長途電話,對方的授話人是蔣介石侍從室的侍衛長於達,是要我接話。我問於達有什么重要事情?他說請你記錄重要作戰命令!我回答,我已經準備好了,請你念吧。他念道:
“十萬火急。開封。程司令長官頌云兄:×密。敵人三路沿淮河南北地區向西南前進,我開、蘭間圍攻土肥原師團之大軍,若不變更部署,必遭敵人殲滅,為兵家所齒冷。中正決定即刻停止圍攻,將此地區部隊分別向隴海、平漢兩鐵路方向轉進,整頓待命,仰即遵照具報。中正手啟。”於達念完之后說:“請你復誦。”我把來電記錄復誦了給他聽,并且問他:“是否符合?”他說:“完全對。”我于是放下電話筒,拿起電報走向程司令長官的房間里去給他看。程將軍看了遲疑了一會沒有作聲,后來對我說:“遵照委員長的手令辦吧!你去寫命令部署撤退好了。”我說:“放虎歸山,養癰遺患,將來我們要自食其果!”程長官說:“委員長的命令不能不遵辦呀!你去作撤退部署吧。”我走了出來,一面走,一面想,敵情并不是那么嚴重,所謂淮河南北地區向西南前進的三個敵人縱隊,就是我上面說的敵情,遠在皖北亳州方向被我第五戰區部隊攔擊中
。離我們還遠得很,為什么要移走?將被我包圍的釜底游魂,不把它消滅,而要解圍撤退?這是我當時搞不通的問題。為了保存實力留待有利時機用來殲滅最大的敵人而撤退的戰例固然很多,但我們為了消耗敵人,予以各個擊破,決不應當放走土肥原這個師團使他出來反噬我們一口,這叫作放虎歸山!
我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只好遵照蔣介石的手令,部署胡宗南的兩個軍回陜西,第六十四軍南調武漢,歸還軍委會直接控制,第七十一軍向平漢路以西撤退。部署完畢后,程長官的開封指揮也告結束,乘車返回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