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最想要的記憶魔法書
- 張輝霞
- 2102字
- 2019-01-10 17:19:24
一見鐘情——大腦瞬間判斷
西漢時期,臨邛縣有位富甲一方的商人,名叫卓王孫。這天,卓家上下張燈結彩,異常繁忙,做足了宴請賓朋的準備。臨邛縣令王吉自然在宴請之列,近來薄有才名的司馬相如剛好在王吉府上做客,王縣令索性拉著司馬相如一同去卓家赴宴。預料到素來清高的司馬相如定會推三阻四,于是王吉不惜兩次登門,硬是把司馬相如請出來,而且謊稱宴會上會有神秘人物出現。
卓王孫見王吉領著司馬相如前來赴宴,就遠遠地在門口迎接。司馬相如的出現,不僅令卓王孫感到驚艷,其綽然的風姿和俊朗的儀表,也讓全場的賓客為之傾倒,同時他也得到了藏在屏風后面的佳人的青睞。
赴宴之前,司馬相如就聽說卓家千金卓文君美貌賢淑,吐氣若蘭,而且通音律,擅詩書,是不折不扣的大家閨秀。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夫婿早逝,文君寡居卓家。就這樣,司馬相如對卓文君雖未曾謀面,已先傾慕。
而當司馬相如出現時,僅憑相貌,卓家的千金就認出他是文采斐然,氣質儒雅的司馬相如。只是一眼,便已動情。
宴席上,在座賓客都聽說,司馬相如不僅寫得一手好賦,而且琴也彈得好,競相邀請他獨奏一曲。于是在東道主卓王孫和縣令王吉的再三邀請下,司馬相如只好恭敬不如從命。從侍從手里接過琴,思考片刻后,他選擇了一曲足以傳情達意的《鳳求凰》。邊彈邊唱,隨著手指的移動,一句句歌詞從司馬相如口中流出:“鳳兮鳳兮歸故鄉,遨游四海求其凰。時不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
雖然看不清屏風之后人的相貌,他卻感覺到有一雙眼睛在盯著自己,司馬相如的琴聲、歌聲也越來越動情,滿座賓客借著司馬相如的妙曲仙音,陷入曾經的深情往事中。這曲剛罷,那曲又起,每句歌詞都成了司馬相如的情話:“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屏風后的卓文君聽得如癡如醉,臉頰緋紅,淚眼盈盈,正當她為司馬相如的琴聲傳情心旌搖蕩時,一位婢女拿進來一張司馬相如偷偷遞出的紙條,見字如面,一筆一畫寫出的全是說不盡的情愫。原來,他一早就知道自己躲在屏風后面,那首《鳳求凰》真的是他專門彈給自己聽的。原來在她喜歡司馬相如的時候,司馬相如也喜歡上了她。
明白了司馬相如的心意后,卓文君立即回復了一張紙條,以詩傳情,并通過詩句向司馬相如索要地址,暗示今夜要去拜訪。一來二去,兩個人各自洞悉了彼此的心意,只恨不得馬上相見。
卓文君匆匆收拾了一些貼身衣物,宴席結束后,她支開家中的下人,悄悄地出了卓家,義無反顧地奔向司馬相如的住所。見面之后,兩人都覺得眼前的人是對的人,就是自己想要廝守一生的伴侶。
因為卓文君是私自從卓家出走,第二天肯定會引起軒然大波。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司馬相如帶著卓文君連夜私奔,風塵仆仆地朝著司馬相如的老家——成都的方向趕去。
故事中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相愛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一見鐘情”。一見鐘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兒呢?有沒有科學依據呢?為此,科學家們進行了研究。
科學研究表明,一見鐘情這種在我們看來最浪漫的感情模式,其實就是大腦在兩個人見面的瞬間就作出的決定。
一個人之所以會被一張陌生的面孔吸引,是大腦皮層內側前額葉皮質在起作用,即這一大腦區域在“一見鐘情”的浪漫決策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它存在于大腦前側,能夠根據一個人的外貌對它的吸引程度快速判斷這個人是否是自己的理想伴侶。
愛爾蘭的一項研究表明,所有的判斷都是在看到那張面孔的幾毫秒內作出的。這項研究是通過真實約會檢測大腦作出浪漫判斷的過程。
研究人員從志愿者中隨機挑選出78名女士和73名男士,并確保他們都是異性戀的單身人士,接著讓他們參加一場速配活動?;顒娱_始之前,研究人員從中選出39名志愿者,并對他們的大腦進行了核磁共振成像,記錄了他們看到即將出現在活動中的那些人的照片時的大腦活動,并根據作出反應時間的長短劃定級別,以此代表他們對照片上的人的喜愛度。與此同時,研究人員還記錄了每個人的相貌對他們的吸引力和可愛程度。
研究人員發現,配對活動中,當志愿者跟照片上的人面對面相遇時,只是根據先前的照片對他們的吸引力有針對性地了解他們感興趣的那部分人。也就是說,他們只是從照片中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那個異性進行約會。
那么,大腦是如何作出判斷的呢?研究人員發現,大腦內側前額葉皮質的某個特殊區域與是否進行約會密切相關。因為在實驗過程中,志愿者看到他們覺得不錯的某些人的照片時,內側前額葉皮質的大腦活動會增強。當他們在活動中見到吸引他們的真實面孔時,靠近大腦前部的腹內側額葉皮質會特別活躍。
很多時候,我們自己有了判斷之后,還希望聽到別人的看法。當自己選擇的那張面孔沒有得到別人的好評時,大腦下側的內側前額葉皮質的一部分,即前額皮質會被激活。
對于這種情況,心理研究員杰弗里·庫伯解釋道:“你的看法遭到別人的否定后,前額皮質或許會在這個時候對這個人進行評估:這個人會是一個理想伴侶嗎?這個人真的是我的最佳選擇嗎?”
由此可見,大腦有些時候是膚淺而幼稚的,在它看到一張陌生的面孔時,評估這張面孔的吸引力只需幾毫秒。即便前額皮質會考慮得深入一點,那也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問自己“那個人是否適合我?”也就是說,一見鐘情是一個面孔和另一個面孔之間的相互吸引力,而這種判斷是雙方大腦經過快速思考后立即作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