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后果自負有法律效力嗎:171個不可不知的生活法律常識
- 維權幫
- 859字
- 2019-06-28 14:45:59
關于雙方共有房屋,夫妻一方擅自出售,另一方應當如何維權?
王某和李某在大學相戀,畢業后不久兩人便登記結婚,婚后二人以丈夫王某的名義購買房屋一套。不久,丈夫王某便在妻子李某不知情的情況下把房屋轉賣給了第三人趙某,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還過了戶。正當趙某想要搬進該房屋時,妻子李某卻帶著妹妹來到該住處,自稱是王某的妻子。并且告知該房屋屬于二人婚后夫妻共同財產,王某無權處分,要求趙某返還。那么,李某是否能要回丈夫王某轉賣給趙某的房屋呢?
本案中,王某雖然無權擅自出售其與李某共同共有的房屋,但是第三人趙某已經善意取得了該房屋(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時是善意,并以合理的價格轉讓,且已經登記的,相應取得不動產所有權),根據《婚姻法解釋(三)》第十一條的規定,王某的妻子李某無權要求趙某返還其夫妻共有的房屋。如果王某擅自處分他們二人共同共有的房屋給李某造成損失的,她可以在離婚時向其丈夫王某提出損害賠償請求。
適用法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第十一條 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購買、支付合理對價并辦理產權登記手續,另一方主張追回該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一方擅自處分共同共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損失,離婚時另一方請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法律解析
《婚姻法解釋(三)》第十一條是關于夫妻擅自出售共有房屋的法律后果的規定。《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規定:“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讓人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一)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二)以合理的價格轉讓;(三)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也就是說,為保護交易安全,維護第三人的利益,法律支持第三人的善意取得,而該規定也同時適用于夫妻之間一方擅自轉讓雙方共有財產的情形。因一方擅自轉移財產所有權造成另一方損失,另一方在離婚時提出賠償損失請求的,法院才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