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后果自負有法律效力嗎:171個不可不知的生活法律常識
- 維權幫
- 742字
- 2019-06-28 14:46:09
民間借貸沒有約定借款利息,借款人是否需要支付利息?
許某的妻子遭遇車禍住院,向自己的朋友高某借款兩萬元,雙方簽訂了一份借款協議,并注明:“許某向高某借款兩萬元,借款期限一年,期滿立即還款。”一年后,許某拿著兩萬元還給高某,高某卻要求許某一并支付這兩萬元的利息。許某認為二人事先并沒有約定要支付利息,自己還需要向高某支付利息嗎?
許某無須向高某支付利息。《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條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支付利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五條也同樣有類似規定,“借貸雙方沒有約定利息,出借人主張支付借期內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本案中,許某按照約定履行了自己的義務,按期償還欠款,而高某要求其支付利息,因其事先并未約定,所以得不到法律的支持。
適用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二百一十一條 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二十五條第一款 借貸雙方沒有約定利息,出借人主張支付借期內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法律解析
《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五條是關于自然人借貸合同約定利息的相關規定。自然人之間借貸具有一定的基礎關系,多為親朋之間、鄰里之間等熟人借貸,以無償借貸狀態居多,因此,立法者確立借款利息問題時采取了尊重這一基礎關系的立法態度,即自然人之間借款合同對利息的約定,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當事人對借款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無息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