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后果自負有法律效力嗎:171個不可不知的生活法律常識
- 維權幫
- 869字
- 2019-06-28 14:46:09
在保修期內,賣方對產品不予維修,買方自行維修后支付的相關費用,是否由賣方承擔?
2013年10月,鄒先生給自己獨居的母親買了一臺電視機。在購買時,商場承諾一年內若出現質量問題免費維修。但是,在電視機買了四個月的時候,就出現了經常跳臺、開關等待時間過長等問題。于是,鄒先生找到商場要求維修,但是商場一直推脫。鄒先生反復聯系商場幾次,均沒有人為其進行維修。由于自己的母親獨居很孤獨,全靠電視調劑生活,所以鄒先生不得不自己花錢找人修理了電視機。電視機修好以后,鄒先生將維修的票據拿到商場要求商場賠付此項費用。請問鄒先生的要求合理嗎?
本案中,鄒先生購買的電視機在使用四個月后,就出現了質量問題,由于是在商家承諾的一年保質期限內,出現問題自然應該是由商家承擔,但是商家沒有及時給予處理,鄒先生因此花費的維修費應由商家承擔。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二條的規定:“買受人在檢驗期間、質量保證期間、合理期間內提出質量異議,出賣人未按要求予以修理或者因情況緊急,買受人自行或者通過第三人修理標的物后,主張出賣人負擔因此發生的合理費用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本案中,鄒先生在商家不給處理的情況下,自己找人維修,事后,鄒先生可以拿著證明維修的發票向商家索要維修費用。
適用法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第二十二條 買受人在檢驗期間、質量保證期間、合理期間內提出質量異議,出賣人未按要求予以修理或者因情況緊急,買受人自行或者通過第三人修理標的物后,主張出賣人負擔因此發生的合理費用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法律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二條之規定涉及賣方未及時解決質保商品的問題時,買方自行或找人維修后維修費用的承擔問題。出賣人在出賣標的物時承諾質量保質期限和保質方式的,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買受人在檢驗期間、質保期間等合理期間提出質量異議,出賣人應當及時予以維修、調換等。因出賣人未及時解決或者因買受人情況緊急,自行維修或找人維修的,出賣人應承擔相應的維修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