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后果自負有法律效力嗎:171個不可不知的生活法律常識
- 維權幫
- 903字
- 2019-06-28 14:46:07
附生效條件的合同條件成就時是否立即生效?
2013年9月,某板廠銷路不斷擴大,于是,該板廠與某木材廠簽訂三年合同,同時雙方約定木材廠必須與現有合作廠商解約,只做該板廠的木材供應商,木材廠完成解約后就可以向板廠運送木材,板廠保證隨時、全部接收木材廠出產的所有木材。2014年5月該木材廠與其他合作的廠商全部解約,并將相關的解約文件送交給該板廠,隨后木材廠將五車木材運到板廠,此時的板廠因銷路不暢,板材滯銷,遂以合同尚未生效為由拒絕接受木材供應。那么,木材廠與板廠訂立的合同是否已經生效了呢?
《合同法》第四十五條規定,“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板廠與木材廠簽訂合同“約定木材廠必須與現有合作廠商解約”,即木材廠與其他廠商結束合作后合同生效,雙方開始履行合同義務,可見此合同是附生效條件的合同。此外,現實中承租方與出租方約定“如果出租人的兒子結婚需要用房,承租方將搬出出租房”是附解除條件的合同。無論是附生效條件還是解除條件,都是本著公平、公正的目的,維護當事人雙方的合法權益,如果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不正當地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未成就。
本案中,2014年5月木材廠與其他合作廠商全部解約,其將相關的解約材料送交板廠,此時木材廠與板廠的合同已經生效,板廠應該按照合同的約定接收木材廠出產的木材,并支付相應價款,否則就要承擔違約責任。
適用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四十五條 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
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不正當地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
法律解析
所謂附條件的合同,是指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某種事實狀態,并以其將來發生或者不發生作為合同生效或者不生效的限制條件的合同。《合同法》第四十五條規定,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所附條件是合同當事人自己約定的、未來有可能發生的、用來限定合同效力的某種合法事實,如果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促進或阻止條件的成就,采用非正當手段的,視為合同不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