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故意隱瞞事實造成的損失由誰承擔?

2013年9月,某家居商城打算向長期合作的某家具制造廠訂購一批家具,以迎接“十一”黃金周的購買浪潮。此時的該家具制造廠訂單如潮,接了家居商場的訂單也不能按時完成,但是該家居商城是重要的大客戶,家具制造廠不想因拒絕這次合作而失去這個大客戶,就隱瞞了自己訂單太多,無法按時完成訂單的事實,并積極與該家居商城商談合作事宜。但由于該家具制造廠訂單量太多,便以各種理由推延簽約時間。在距離“十一”還有一周時,該家具制造廠突然提出放棄簽約。家居商場得知由于其之前訂單量大沒有完成此訂單的能力才放棄了合作。該家居商城以故意隱瞞事實造成了巨大損失為由要求其賠償。那么,故意隱瞞事實造成的損失由誰承擔?

該家具制造生產廠為爭取簽約機會,假意與其磋商,構成締約過失責任。締約過失責任是產生于合同訂立階段,是基于訂立合同中的過失而產生的,是違反先合同義務的結果。所謂先合同義務,是當事人為締約而互相磋商時,基于誠實信用原則而發生的各種說明、告知、注意以及保護等義務。締約過失責任是一種法定責任,當事人不需對其加以約定,該責任要求違反先合同義務的締約人有過錯,且違反先合同義務的行為與損失之間具有因果關系。締約過失責任的賠償方式只限于賠償責任,不包括其他責任形式,賠償范圍為信賴利益的損失。該家具制造廠故意隱瞞自己的制造能力,給該家具商城造成損失,依照《合同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即承擔締約過失責任,賠償對方經濟損失。

適用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四十二條 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一)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三)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

法律解析

《合同法》第四十二條規定,雙方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應以誠實信用為原則,不得假借訂立合同,進行惡意磋商或進行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如果存在惡意磋商或者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提供虛假情況的行為,則構成締約過失責任,該行為給對方造成經濟上或者其他類型損失的,有過失的一方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損害賠償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水市| 洪湖市| 潼关县| 裕民县| 尼勒克县| 韩城市| 乌鲁木齐县| 孟州市| 四川省| 江口县| 贡觉县| 棋牌| 壶关县| 平果县| 昌吉市| 衢州市| 泗阳县| 平凉市| 玛沁县| 信丰县| 广东省| 甘南县| 云浮市| 泰来县| 嘉荫县| 江口县| 谷城县| 政和县| 贡嘎县| 库车县| 泰宁县| 普洱| 温宿县| 茂名市| 遂平县| 扬中市| 东乡族自治县| 义乌市| 平湖市| 乌拉特后旗| 略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