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歲前,媽媽必須知道的兒童安全常識
- 侯燁編著
- 741字
- 2019-06-24 14:44:45
05 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危險經歷
明明已經3歲半了,哭鬧時,家人經常會用糖果等零食來哄他。這樣,他就會馬上安靜下來,開心地自己玩兒。久而久之,明明經常在吃飯之前哭鬧著要吃糖,不給糖就不吃飯,家人沒辦法,只好給他。由于吃甜食過多,明明的牙齒有些變黑了。
預防與應對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除主食外,選擇合適的零食也能為孩子補充能量和營養。但家長應在恰當的時間給孩子吃零食,最好在兩頓正餐之間,盡量避免用零食來安撫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零食可選擇一些水果、乳制品等營養豐富的食物,杜絕糖果、冷飲等食品。

不要這樣做
1 以飲料代替水。有些孩子經常用喝飲料來代替飲水,這對身體健康很不利。孩子最好的飲料是白開水,家長應該幫助孩子養成喝白開水的習慣,每天攝入定量的水,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控制飲料的攝入量。
2 睡前喝奶不刷牙。喝奶后一定要刷牙或喝些清水,否則對寶寶的口腔健康非常不利。
家長在為寶寶準備食物時,盡量做到固定地點、固定時間、固定食物量,不隨意改變,這樣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飲食規律,并有利于腸胃吸收。同時,要營造輕松愉悅的用餐氛圍,讓孩子安靜、順利地用餐,為長身體打好基礎。
1 培養寶寶定點、定時、定量的飲食習慣。
2 合理膳食,均衡營養。
家長應該正確引導,避免用固有的飲食觀念影響孩子對食物的偏好,努力做到合理膳食,均衡營養,引導孩子形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3 養成獨立進食的習慣。
家長應該盡早引導孩子養成獨立進食的習慣,在寶寶能夠抓住勺子往嘴里送食物的時候就可以有意識地培養這一習慣。為防止寶寶弄臟衣服,家長可為寶寶準備圍嘴,在用餐前將寶寶的手洗干凈,還可以教孩子如何正確使用餐具,減少食物的撒落。
測測你的安全意識
下列哪些行為有助于寶寶成長?
A.定時、定量吃飯
B.不偏食
C.為補充營養經常吃零食
答案: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