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人生參照系

《論語》中記述的一些孔子的話可以看成是他的“自傳”。《論語·為政》篇中有這么一段話: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段話中包含著三個成語:“三十而立”,有時也說“而立之年”;“四十不惑”,有時也說“不惑之年”; “五十而知天命”,有時候也說“天命之年”。這三個成語代表著人生的三個不同階段。這段話的意思是,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于學習;三十歲能依照禮儀的要求立足于世;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能樂天知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聽得進各種不同的意見;七十歲能隨心所欲地行事,而又從不超出規(guī)矩。”

這段話還包含著天命,孔子理解的天命,人與自然的關系,人格、使命等許多豐富的內(nèi)容。在人生三個不同的階段,該如何為人處世,這段話中均有述及。這段話也可以說是孔子的一個簡略的“自傳”。孔子認為自己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有所立,所立又都有所不足;每個階段還有待于更好地切磋琢磨,即使是到了七十歲的時候,“從心所欲,不逾矩”,進入人生的化境。我們知道,孔子活了七十三歲。那么設想一下,假如在年輕的時候,可以“隨心所欲”,我們會做出什么樣的事情來?或者說年老的時候,什么樣的事情做不出來了?

西方哲學中講一句話:每個人內(nèi)心里都有魔鬼。孔子到他七十歲的時候,經(jīng)過漫長人生的不斷的自我奮斗,自我認知,他才最終把魔鬼從心中趕走了。他自由了,他也成圣了。因此,“不逾矩”標志著一個人的道德人格達到了一定的境界,那一定得是自由的精神,同時又是一種高貴的人格。

真正的道德人生一定是自由的人生,真正的道德社會也一定是自由的社會。孔子七十余年的修行,告訴了我們道德與自由的關系;同時,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孔子的這段話是每一個人的人生參照系。我們需要反省:十五歲的時候,是否有了志向,是否有了積極求進的學習態(tài)度;三十歲的時候,是否已心有所立,事有所成;四十歲的時候,是否還怨天尤人,迷茫困惑;五十歲的時候,知不知道自己的使命、責任;六十歲的時候,是心中沒有一種不平衡,還是有一種怨氣。古往今來,每個人的人生都要經(jīng)歷生老病死,從少年時代,到青年時代、中年時代,再到晚年。我覺得孔子的這段話堪稱經(jīng)典的自傳,同時為每個人提供了一個人生的參照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灌云县| 海淀区| 云和县| 凌源市| 长寿区| 清水河县| 阿鲁科尔沁旗| 定西市| 萨迦县| 卢氏县| 通河县| 延川县| 九龙县| 淳安县| 大兴区| 大余县| 遵义县| 南京市| 威宁| 全椒县| 清苑县| 中牟县| 河曲县| 兴安县| 太原市| 浮梁县| 湄潭县| 遵化市| 台前县| 囊谦县| 尉氏县| 驻马店市| 元氏县| 大丰市| 武夷山市| 汝州市| 利津县| 乐昌市| 吴堡县| 霞浦县| 忻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