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沒必要去探討
成語“怪力亂神”出自《論語·述而》篇。這句話很簡單:
子不語怪、力、亂、神。
孔子不談論怪異、強力、暴亂、玄妙離奇的事。一些非常態的東西,孔子都不談論。這句話要求我們要懂得常識,知常達變;要明白知識有時候也會讓人陷入混亂,所以知識并非一定越多越好,重要的是去了解常識。一個人可以知道的少一些,但不能無常。一個人如果精神失常,或者說失去了常態,生活是會出問題的。知識是無窮盡的,生也有涯,學也無涯,所以一個人要懂得區別知識與常識。
生活中一切太玄妙、太深奧、太奇怪的事情,孔子都不談論??鬃映錆M了智慧,經常保持微笑。這就是孔子,分寸就是他的中庸之道??鬃訐恼務摗肮?、力、亂、神”會讓人走火入魔,胡說八道;胡說八道或會導致胡作非為,甚至會誤入歧途。理性由自我的德行來決定。盲目地相信一些不可知的東西,未知的東西,陷入無休止的爭論,這不僅導致認識的淺薄,還會導致道德的墮落。
今天我們要警惕那些“怪、力、亂、神”的東西。有些人往往癡迷于某一種行為,就像瘋狂的追星一樣。類似此種行為最終往往讓人喪失了理性,比如對一門學說瘋狂地膜拜,最后變成了迷信;比如有些人對《周易》的誤解,所謂的命運通過占卜決定,亦是非理性的、非常態的行為。因此,孔子主張討論常態的東西,而不是去相信怪異的、詭異的特例。
夏商尊鬼神,至周代改之。“皇天無親,惟德是輔?!保ā渡袝げ讨僦罚?/p>
有些問題的探討,比如有沒有外星人,這樣的問題可以留給科學家,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探討這種話題。孔子談論的是人的品德,而不是談論人的這種無力。德行是可以養成的,是決定一個人價值的關鍵。人的體力,人的勇力,人的體格這些不是最重要的,因為這些往往是天生的,與一個人的最終的價值關系不大。一個人的長相、體格不是孔子著重討論的范疇。
孔子主張探討合理的內容,他不主張探討那些混亂而又有悖常理的內容。合乎常理是我們判斷事物的依據,也是一切知識的基礎。有悖常理的事物,雖然在某一個時間段、某一個地方突然出現,或者真實存在,但它是反知識或者是反常識的。過多地談論這些會擾亂人們正常的思維判斷。
孔子主張談論人力,而不是神力。人的一生中,品行、操行是決定命運的關鍵所在,而不是由所謂的神奇玄妙來決定。人生的決定權在于個人,神鬼實際上沒有事實依據。所謂的神力往往會阻礙個人的道德修身。孔子主張修行靠個人,靠自我的反思反省。知道該相信什么,不該相信什么,這也是智慧,這也是做人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