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嬰幼兒期
- 生活中不可不知的法律常識
- 李延軍 李榮華
- 8825字
- 2018-11-30 10:29:16
1.胎兒享有民事權利嗎?
情境再現
春暖花開,四月的一天,懷孕已近八個月的陶花和丈夫白楊正沉浸在將為人父母的幸福之中。今天是產檢的日子,因醫院離家不遠,他們決定步行前去。正當他們一邊賞著美景,談論著給將要出生的孩子取什么名字時,誰料天降橫禍,張三醉酒駕駛轎車從他們身后猛沖到人行道。陶花猝不及防被撞倒受傷,緊急送至婦幼保健院進行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孩子因為車禍而胎死腹中。交警認定,張三負事故全責。請問,陶花腹中的胎兒享有民事權利嗎?陶花是否可以為腹中的胎兒請求賠償?
律師指南
胎兒的民事權利能力是附停止條件的,胎兒出生時是否存活是關乎胎兒權利的關鍵?!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下文簡稱《民法總則》,行文所涉及的法律法規均為簡稱)第十六條規定,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也就是說,胎兒的活體出生為胎兒民事權利保護的前提條件。由此可見,胎兒的民事權利受法律保護具有法律依據,但只有在胎兒出生為活體時才享有這些權利,這排除了在受孕期間由于各種原因所導致的胎兒流產的情況。
本案例中,張三在交通事故中負全責,陶花沒有過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規定,陶花受傷期間的醫療費、護理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交通費等費用先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張三賠償。
因為娩出時為死體的胎兒自始沒有民事權利能力,胎兒在這次事故中受到的損害不能以胎兒為被侵權人,也不能按照自然人受到損害的方式來計算。但是對孩子的死亡不予以任何賠償顯然是不合理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十二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的規定,本案例中陶花的健康權、身體權受到損害,失去孩子精神受到很大的傷害,陶花是本案例中的被侵權人,其可以對此通過人民法院向侵權人張三主張相應的財產、人身和精神損害賠償。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第十六條 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二十二條 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2.胎兒有繼承權嗎?
情境再現
林某是一位著名的畫家,他的妻子王某是一位音樂教師,夫妻兩人非常恩愛,并育有兩個男孩——大林和小林,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漸漸地大林小林也都長大成人。2015年,王某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在經過兩年的全力治療后,王某還是帶著對親人的不舍離開了人世。林某一直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把精力都投入繪畫之中。2017年6月,林某的二兒子小林因車禍而死亡,當時,小林的妻子趙某已懷孕四個多月。林某接受不了連續兩位至親相繼離去的事實,于同年9月,林某突發心臟病死亡,未留下任何遺囑。把父親安葬完畢后,大林背著趙某將父親遺留的存款和畫作都占為己有。趙某得知后,向大林提出要求,趙某認為她即將出生的孩子也應分得一份遺產。大林對此持不同意見,他認為趙某的丈夫,即自己的弟弟小林已經去世,趙某腹中胎兒不具有繼承權。趙某為了保護腹中胎兒的合法權益,將大林訴至法院。
律師指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十八條規定,趙某腹中的胎兒是具有繼承權的,胎兒雖未出生,但其繼承權應給予保護。本案例中,胎兒的父親小林先于被繼承人林某去世。在這種情況下,又涉及代位繼承問題。根據我國《繼承法》第十一條規定,二兒子小林應得的遺產份額應由趙某腹中胎兒代位繼承。因此,大林獨吞遺產是沒有法律根據的,腹中胎兒可以繼承祖父林某的遺產。
同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四十五條的規定,按趙某腹中胎兒出生時的狀況,又分三種情況來處置為胎兒保留的遺產份額:(1)胎兒未出生即死亡,此時他沒有繼承權。這點的出發理念是由于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因出生而取得,即未出生就不具有民事權利能力。為該胎兒保留的遺產份額作為祖父林某的遺產重新進行分配。(2)胎兒出生并健康生存,此時他擁有其應屬份額的繼承權。(3)胎兒雖出生但立即死亡,在未死亡前他擁有繼承權,死亡后他在擁有繼承權時繼承到的財產都作為胎兒的遺產進行分配。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第二十八條 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胎兒出生時是死體的,保留的份額按法定繼承辦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第四十五條 應當為胎兒保留的遺產份額沒有保留的,應從繼承人所繼承的遺產中扣回。為胎兒保留的遺產份額,如胎兒出生后死亡的,由其繼承人繼承;如胎兒出生時就是死體的,由被繼承人的繼承人繼承。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第十一條 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3.“不當出生”可以要求醫院賠償嗎?
情境再現
陳某是一位準備生育二胎的大齡婦女,經過半年的備孕后,陳某終于懷孕,并就診于某市某醫院。醫院通過唐氏篩查發現陳某為唐氏綜合征風險率高危產婦,于是陳某根據建議進行了進一步的遺傳咨詢及羊水穿刺染色體檢查,醫院為陳某做出了未發現異常染色體的診斷報告。妊娠期滿后陳某順利產下一女,但醫院確診其患21-三體綜合征(即先天愚型或伸舌樣癡呆,是染色體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主要是染色體數目和結構異常。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智能低下,體格發育落后)。于是陳某夫婦到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給他們出具未發現異常染色體診斷報告的醫院賠償他們的醫療費、交通費、住院伙食補助費、護理費、后續治療費、殘疾輔助器具費、精神損害撫慰金、被扶養人生活費等共計1335000元。
律師指南
隨著社會的進步,優生優育的觀念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人們對“產前檢查”的要求越來越高。2016年,國家對二胎政策全面放開以后,迎來了新一輪的生育高峰。然而,由于受醫學技術水平和醫務人員業務能力的限制,實踐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對不健康胎兒的漏判錯斷,從而導致“不當出生”的情形。由此會產生一系列的財產損害和精神損害,引發的糾紛也層出不窮。這里所說的“不當出生”,是指不是出于父母本身的生育意愿,而是因為醫院的重大過錯,造成非期待缺陷兒出生的結果。[注:郭豐源:“淺析‘不當出生’的侵權責任,”《法制與社會》。2004年第1期,第283頁。]對于這種情況,現行法律并無明確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相關規定,該請求權應屬于違約請求權和侵權請求權的結合。當事人可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第十八條、原衛生部《產前診斷技術管理辦法》第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五十七條,以醫療損害責任糾紛起訴,即以侵犯生育選擇權為由起訴,該規定賦予了夫妻雙方根據醫院醫師的產前診斷及醫學意見選擇是否生育子女的優生優育選擇權。但損害結果承擔責任涉及專業問題,在司法實踐中需以符合法律規定的鑒定機構的鑒定意見為依據。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所謂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本案例中,婦幼保健院的醫療過錯行為并未直接導致患者的人身損害,不屬于醫療事故范圍。如果司法鑒定意見支持本案例當事人的觀點,因為醫院檢查失誤,出具了錯誤的診斷報告,侵犯了陳某的優生優育選擇權,本案例應屬于醫院違反產前診斷義務而導致的侵權責任,屬于醫療損害賠償范圍。該醫院作為陳某進行產前檢查或者產前診斷的主體,在診療的過程中存在過失,檢查失誤,給出錯誤的診斷報告,導致陳某夫婦不能完全了解所孕胎兒的健康情況,最終導致殘障兒的出生,造成殘障兒父母精神上的痛苦和額外的養育負擔,因此該損害后果是存在的,醫院的診療過錯行為與殘障兒的出生是有因果關系的。醫院違反上述法律規定造成了相應的損害后果,存在過錯。
需要說明的是,生命是一個永恒的哲學話題。我們只是為了探討上述問題而把它稱之為“不當出生”,但不能說生命本身是不當的。不管嬰兒是由于怎樣的情況來到世界上,只要他出生,他的生命就和其他的生命一樣應當得到相應的尊重,具備相應權利能力,享有生命權、健康權。生命是價值的體現,不是一種損害,這也是給予殘障兒通過借助訴訟獲得救濟的機會的法律宗旨。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零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第十七條 經產前檢查,醫師發現或者懷疑胎兒異常的,應當對孕婦進行產前診斷。
第十八條 經產前診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醫師應當向夫妻雙方說明情況,并提出終止妊娠的醫學意見:
(一)胎兒患嚴重遺傳性疾病的;
(二)胎兒有嚴重缺陷的;
(三)因患嚴重疾病,繼續妊娠可能危及孕婦生命安全或者嚴重危害孕婦健康的。
原衛生部《產前診斷技術管理辦法》
第十七條 孕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醫師應當建議其進行產前診斷:
……
(二)胎兒發育異?;蛘咛河锌梢苫蔚?。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五十七條 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未盡到與當時的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4.如何辦理嬰兒的出生登記?
情境再現
王芳和李偉是一對“90后”的小夫妻,結婚一年后,王芳產下一子,取名李想。半個月后的一天,王芳的姐姐王蘋來看小外甥,她抱著可愛的小外甥問:“李偉,你給孩子登記戶口了嗎?”“還沒有呢?這事怎么辦理呀?”李偉問。應該如何為新生的孩子辦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呢?
律師指南
根據我國《戶口登記條例》第七條的規定,嬰兒出生后一個月以內,由戶主、親屬撫養人或者鄰居向嬰兒常住地戶口登記機關申報出生登記。棄嬰,由收養人或者育嬰機關向戶口登記機關申報出生登記。各個不同的地方對此有具體的操作辦法。一般而言,在新生嬰兒出生后一個月內,應持嬰兒《出生醫學證明》、嬰兒父母親的結婚證、居民身份證、戶口簿,向嬰兒父親或母親常住戶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報,出生登記具體情況可詢問當地派出所。當事人的子女,在出生一個月以后再申報戶口的,需要同時出具親子鑒定證明,當事人可以事先咨詢戶口申報地的派出所工作人員,以對方的答復為準。
非婚生育的新生嬰兒,需隨父親常住戶口所在地落戶的,必須提供法院判定或公證機關公證確認的父子關系證明材料。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
第七條 嬰兒出生后一個月以內,由戶主、親屬、撫養人或者鄰居向嬰兒常住地戶口登記機關申報出生登記。棄嬰,由收養人或者育嬰機關向戶口登記機關申報出生登記。
5.產前親子鑒定一方拒絕怎么辦?
情境再現
清風和柳絮是在社交網站認識的,認識兩個月后兩人確定了戀愛關系,并同居。半年后柳絮懷孕,柳絮提出要與清風辦理結婚登記,清風不情愿地與柳絮奉子成婚?;楹笄屣L發現在他們相處期間,柳絮和之前的男友還有交往,兩人開始出現矛盾,清風甚至懷疑柳絮懷的孩子不是自己的。他在心里盤算,讓柳絮去做一個親子鑒定,如果是自己的孩子,他就原諒柳絮,兩個人好好地生活下去;如果不是自己的孩子,就準備起訴離婚。于是清風找各種借口想讓柳絮去做親子鑒定。誰知,柳絮無論如何都不配合,柳絮既氣憤清風懷疑自己,又擔心做鑒定對孩子不好。無奈,清風想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
律師指南
目前,法律對產前親子鑒定還沒有明確的規定。唯一的相關規定,是最高人民法院于1987年發布的一個司法解釋,一方當事人要求做親子鑒定的,或者子女已超過三周歲的,應視具體情況從嚴掌握。本案例中,如果當事人拒絕做產前親子鑒定,另一方不能進行強制鑒定。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二條的規定,夫妻一方請求人民法院確認親子關系不存在,并已經提供了必要證據予以證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卻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不存在一方的主張成立。理論上,如果另一方提交必要的證據,比如根據預產期向前推算,受孕期間并未與女方共同居住,男方主張做親子鑒定而女方拒絕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確認男方與女方所懷的孩子是否有親子關系,但如何證明男方所說的情況屬實是困難的,所以,在司法實踐中很難實現。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我國《婚姻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女方在懷孕期間或分娩后一年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女方因通奸懷孕男方能否提出離婚的批復》中明確,男女一方婚前與他人發生性行為,一般不能作為對方提出離婚的理由。也就是說,在本案例中,如果女方不配合,就無法進行親子鑒定,男方也不能提出離婚訴訟。
法律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第二條 夫妻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不存在,并已提供必要證據予以證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不存在一方的主張成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在審判工作中能否采用人類白細胞抗原作親子鑒定問題的批復》
對于雙方當事人同意作親子鑒定的,一般應予準許;一方當事人要求作親子鑒定的,或者子女已超過三周歲的,應視具體情況,從嚴掌握。
6.嬰兒遭遇不合格奶粉怎么辦?
情境再現
我國奶粉行業發展迅速,但是,相對于整個奶粉市場而言,我國的奶粉行業發展仍然是落后于世界奶粉強國的。品牌缺乏,市場長期為國外品牌占據,行業競爭混亂,產品質量不過關,大大降低了國產奶粉的信譽。“三鹿事件”、上海市特大假奶粉案等,一系列假奶粉、毒奶粉案的曝出,及網上曝出的國外代購的奶粉也不容樂觀的現實,讓年輕的父母們如驚弓之鳥。如果家長們不慎選擇了這樣的奶粉,那寶寶的健康就會受到嚴重的威脅。可怕的是,假奶粉并不會一吃就出現問題,有的半年,一年或者更久才會出現問題,但一旦出現問題就是不可挽回的。年輕的父母們都在努力地睜大眼睛,選擇好的奶粉。但如果真的遭遇毒奶粉、假奶粉怎么辦?
律師指南
首先,消費者應該從正規渠道或實體母嬰店購買奶粉,貨架擺放的、有電子監管的會更有保障一些。一般而言,消費糾紛發生后,消費者可以通過以下各種方式來維護自己的權益:(1)與經營者協商解決,這種方式成本最低、效率高、社會效果好;(2)向消費者協會投訴;(3)向市場監管部門或者質量監督等行政部門申訴,要求進行處理;(4)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當事人各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這是法律規定的解決產品質量民事爭議的最后途徑。產品質量糾紛屬于民事糾紛,可以提起民事訴訟,造成嚴重后果的生產者和銷售者還要承擔相應的行政處罰或刑事責任。為了更好的維護自己的權益,消費者要保存好相關的證據:(1)奶粉的包裝袋;(2)購買奶粉的小票;(3)若出售者仍在出售同一序列號、批號的奶粉,可以用拍照等方式固定證據加以印證;(4)住院期間的費用的票據及明細、門診病歷、住院病歷;(5)家屬陪護的誤工時間及家屬的收入證明等。可以要求賠償的項目:(1)醫療費,后續治療費;(2)誤工費;(3)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等;(4)如致殘的,還有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續治療費。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十一條 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第四十三條 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要求賠償。屬于產品的生產者的責任,產品的銷售者賠償的,產品的銷售者有權向產品的生產者追償。
第四十四條規定 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人身傷害的,侵害人應當賠償醫療費、治療期間的護理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等費用;造成殘疾的,還應當支付殘疾者生活自助費、生活補助費、殘疾賠償金以及由其扶養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費等費用;造成受害人死亡的,應當支付喪葬費、死亡賠償金以及由死者生前扶養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費等費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四十四條 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致人死亡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特別嚴重危害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7.嬰幼兒受到保姆虐待怎么辦?
情境再現
金女士和關先生有一個不到兩歲的小女兒,由于兩個人都工作,關先生就請了一位保姆照顧孩子。保姆照顧了孩子兩個多月,金女士發現近期孩子的眼睛沒有原來那么有光彩了,有些呆滯,而且現在孩子整個晚上都非常聽話,不怎么鬧騰。金女士覺得有點不對勁,就偷偷買了個監視器放在家中,視頻顯示保姆用東西把孩子堵在房間的一個角落里,里面放幾個玩具,她自己就看電視,孩子試圖出來的時候,她就扯開嗓子罵,并敲她的頭讓她安靜待著。金女士看了后很震驚,當時就報了警,她覺得孩子應該是受到驚嚇了,眼神一直恢復不過來,金女士還帶著孩子去看了心理醫生。
律師指南
由于社會競爭加劇,人們壓力倍增,日益繁忙。很多雙職工家庭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小孩,在這種環境下,請保姆來幫助照顧小孩似乎是不錯的選擇。然而,網上頻繁報道的虐童事件讓人憤怒且擔憂。在選擇保姆時,一定要擦亮眼睛,到正規的家政服務公司聘請,最好要求家政公司提供家政服務人員的合同及相關基本信息。畢竟將一個不能表達自己意思的嬰幼兒交付給沒有血緣關系的陌生人是存在風險的。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安裝攝像頭,注意監控孩子的情況。下班回來后,要跟孩子多接觸,及時了解孩子的情緒及身體狀況,也要跟保姆多溝通,善于察言觀色。如果發現有虐待情形的,可與保姆及家政公司協商解決,辭退保姆并要求賠償。保姆虐待被看護幼兒,情況惡劣的,應追究其刑事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條的規定,虐待被監護、被看守人罪,應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即使保姆的行為不構成犯罪,隨意打人的行為也是應給予行政拘留和罰款的治安違法,應承擔行政責任。讓保姆承擔行政或刑事責任的同時,并不免除其應依法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包括醫療費、護理費、營養費、陪護費等。家政公司向客戶派遣保姆,保姆侵犯客戶家孩子的行為,可類比于派遣公司向用工單位派遣勞動者在勞動中造成他人損害的責任。
依侵權責任法規定,勞務派遣單位有過錯的,需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條 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殘疾人等負有監護、看護職責的人虐待被監護、看護的人,情節惡劣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8.給孩子上戶口不隨父姓也不隨母姓,派出所給上戶口嗎?
情境再現
徐某和妻子鄭某都是動漫愛好者,女兒出生后,小夫妻二人決定給愛女取名為“希羽嵐夢”,并以“希羽嵐夢”為名辦理了新生兒出生證明和計劃生育服務手冊新生兒落戶備查登記。但當徐某去當地派出所為女兒申請辦理戶口登記時,民警卻告訴他擬被登記人員的姓氏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即姓“徐”或“鄭”,否則不符合辦理出生登記條件。徐某堅持以“希羽嵐夢”為姓名為女兒申請戶口登記,當地派出所拒絕為其辦理戶口登記。
徐某認為為女兒取名為“希羽嵐夢”是他們夫妻二人的自愿行為,沒有違反法律規定,當地派出所應該給上戶口。于是他以女兒代理人的身份提起了行政訴訟,請求法院判令確認當地某派出所拒絕以“希羽嵐夢”為姓名辦理戶口登記的行為違法。
律師指南
我國《婚姻法》中規定“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但并不是強制性規定,而是為了保護父母雙方在婚姻家庭中對自己子女命名的平等權,并沒有強制規定子女必須與父母一方的姓氏保持一致。在我國現實生活中有子女隨父姓的習慣,姓名一般都是自然人出生時由其父母確定,但這不是對自我命名權的否定,實際上是父母親權的表現,是父母實施親權的代理行為。自然人成年后,也可以通過姓名變更手續,變更自己的姓名。自我命名權的另一個表現是自然人有選擇自己別名的權利,自然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意志和愿望,來確定登記姓名以外的筆名、藝名以及其他相應的名字,任何人都不得加以干涉。但在司法實踐中,有的法院做出了讓執法部門依法為當事人辦理戶籍登記的判決,有的法院裁定駁回原告關于姓名的訴訟請求。事實上,從社會管理和發展的角度,子女承襲父母姓氏有利于提高社會管理效率,便于管理機關和其他社會成員對姓氏使用人的主要社會關系進行初步判斷。倘若允許隨意選取姓氏甚至恣意創造姓氏,則會增加社會管理成本,增加社會管理的風險性和不確定性。所以,從親情倫理和社會管理的角度看,還是讓子女隨父姓或母性為好。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二十二條 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二條的解釋》
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權。公民行使姓名權,還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公民原則上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一)選取其他直系長輩血親的姓氏;(二)因由法定扶養人以外的人扶養而選取扶養人姓氏;(三)有不違反公序良俗的其他正當理由。少數民族公民的姓氏可以從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