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論《國語》的成書和性質

邱鋒邱鋒,1976出生,男,山東青島人,歷史學博士,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史學史、經學史及藝術史方面的研究。

摘要 本文通過對《國語》及其他相關文獻的研究,考證其成書及其性質問題。關于《國語》的成書,本文認為,《國語》由多種史料匯編而成,不可盡歸于一時、一地、一人。全書諸篇依體例不同可分為《周語》《魯語》《晉語》《楚語》之“正體”部分和《齊語》《鄭語》《吳語》 《越語》之“變體”部分。“正體”篇章多出自《語》書,與《左傳》的相關記載來源于同一類材料;“變體”部分則與《左傳》內容不相涉及,或未被《左傳》作者所見,或較《左傳》晚出,有些地方更接近于諸子學說。《國語》最終成書當晚于《左傳》,編纂完成時間不會早于戰國后期。關于《國語》的性質,本文認為,《國語》既不是解經的作品,也不是簡單的語錄匯編,而是匯集了歷史上興衰成敗的典故和眾多人物的言談話語,通過它們用來總結教訓,提供借鑒。其重點不在于撰述完整的歷史,而是通過一些有選擇的記述,敘述成敗,以為鑒戒。

關鍵詞 《國語》 成書 性質 《左傳》


《國語》是先秦時期的一部重要典籍,在中國傳統史學和經學當中有一定的影響。該書本為周王室及諸侯國史料的匯編,自西漢以降,人們又視其為《春秋經》的“外傳”,而稱《春秋外傳》如唐代史家劉知幾曾把它譽為“《六經》之流,《三傳》之亞”(劉知幾《史通·六家》)。,近代以來,更有學者從史學史的角度,闡發其學術意義如梁啟超把它和《世本》并稱為“史學界最初有組織之名著”(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第13頁);白壽彝也將其與《左傳》同列為“《春秋經》以后關于春秋史的重要私人撰述”(白壽彝:《中國史學史》第一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第225頁)。。所以無論就史料價值還是編撰方式而言,該書在中國古代的典籍當中都具有獨特的性格與價值。不過圍繞《國語》的成書、作者以及性質問題,自古以來也飽受爭議、眾說紛紜。今不揣簡陋,蒐集諸史材料,并引前賢之論,對其成書過程和性質問題略做探析,不當之處,敬請方家指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登市| 清涧县| 图木舒克市| 朝阳市| 南漳县| 霞浦县| 法库县| 家居| 朔州市| 木兰县| 南宫市| 墨竹工卡县| 河间市| 临汾市| 绩溪县| 泽普县| 孝感市| 浮山县| 玛纳斯县| 盘锦市| 大城县| 石嘴山市| 元江| 吴忠市| 九龙县| 津南区| 宽甸| 伊吾县| 陇川县| 勃利县| 包头市| 德惠市| 始兴县| 施甸县| 喀喇| 诸暨市| 娄底市| 大渡口区| 伊金霍洛旗| 荔浦县| 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