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對法戰略的歷史和政治學考察(1914~1929)
- 劉作奎
- 635字
- 2019-08-06 16:49:49
第一章 學術史評述與研究框架介紹
英法外交在歷史上都給人以獨樹一幟的印象,英國的“光榮孤立”和“均勢戰略”以及法國的歐洲霸權政策成為兩國留給后人的遺產。在歐盟日益發展壯大的今天,英法外交仍然是歐盟國家中獨具特色的,兩國關系同樣令人關注。2003年,西方世界干涉伊拉克時,英法分道揚鑣,英國追隨美國參與干預行動,法國和德國則成為反對干預的力量,由此形成了歐盟內部“新歐洲”和“老歐洲”的分野。2004年,在英法協約簽訂100周年之際,西方學術界出版了《跨越海峽之湍流:英法協約100年》,用以紀念兩國長達100年的復雜合作關系。在書的序言中,時任法國總統希拉克對兩國關系提出這樣的希望:“我們應該把2004年作為英法的‘忠誠信任’年而開啟英法關系的新時代。”七年之后的2011年,利比亞發生內部危機,英、法兩國在西方世界中挑頭干涉利比亞危機,讓世界為之一震。
兩國外交政策直到今天仍處于調整的狀態,2009年,法國總統薩科齊宣布法國重返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從而終結了法國40多年的北約框架之外的獨立自主外交政策。2013年,對歐洲一體化態度游移不定的英國首相卡梅倫宣布,如果他所在的保守黨贏得2015年選舉,將舉行全民公決來決定是否脫離歐盟。上述種種變化,其背后的動因值得探究。
筆者認為,只有在洞悉兩國外交傳統的前提下,才可能對兩國外交的上述變化形成科學、全面的認識。筆者在本書中將20世紀20年代英國對法戰略作為案例研究,對英國和法國外交戰略傳統以及兩國關系予以揭示,從而為人們理解兩國在當今國際政治中的種種外交行為提供一定的科學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