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產業結構的失衡與改善:從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和服務業強國的艱難蛻變

最近30多年來,我國產業結構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三次產業發展不協調,產業結構失衡嚴重,且產業結構對于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不夠。突出表現在:第一產業基礎薄弱、效率不高、競爭力弱;第二產業大而不強、比重過高,尤其是重化工傾向嚴重,重工業比重過高但不強,缺乏核心技術和競爭力,而且耗費大量的資源、能源,對環境造成了較大損害;對提高經濟效率非常關鍵的第三產業的比重長期偏低,發展緩慢。但是近幾年,第三產業發展開始出現加速勢頭,表明我國產業結構失衡問題正逐步得到改善。

研究和經驗表明,第三產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是促使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一個重要因素。這是因為,隨著分工深化和科技進步,經濟增長過程中企業之間經濟往來的頻次會大幅度增加,而現代服務業,特別是金融、保險、現代物流、信息服務等商務類服務業的發展,能夠大幅度提高每一筆交易的效率,降低每一筆交易的費用。另外,服務業的發展不僅能降低整個經濟交易的成本,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而且由于服務業本身對資源消耗的水平相對較低,其在GDP中比重的提高無疑也會使經濟增長更加集約。

長期以來,我國從上到下各級政府都單純追求GDP增長,大量投資重化工業,使得制造業的發展偏快,第二產業占的比重偏大。同時,由于現代服務業,包括醫療、教育、金融、保險、交通、通信等行業,有的是政府壟斷,有的存在過度行政管制,導致有效供給不足,造成服務業比重過低,第三產業比重長期徘徊在30%~40%。2001年,我國第一產業占比降到15%以下,第三產業占比首次超過40%; 2012年,第三產業占比歷史性地首次超過第二產業占比;2015年,第一產業占比下降到9.0%,第二產業占比為40.5%,第三產業占比為50.5%。第三產業占比歷史性地超過50%的占比。

據世界銀行統計,近年來,世界高收入國家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般超過70%,中等收入國家這一比重為60%左右,低收入國家一般為45%左右。而我國同期這一比重還不到45%,與美、英、德、日等發達國家相差20~30個百分點,與巴西、印度、俄羅斯、韓國、菲律賓也相差10多個百分點。同時,我國服務業就業水平仍遠遠低于發達國家就業人員占比60%~75%的水平,也明顯低于發展中國家30%~45%的平均水平。

圖3-2 各類國家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資料來源:Wind資訊。

盡管我國人均GDP已超過7500美元,已屬于中等收入國家,但是2015年我國第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僅為50.5%,剛剛高于低收入國家第三產業的平均水平,仍低于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國家的這一比重,我國第三產業發展仍然滯后,其中生產性服務業特別是現代生產性服務業尤其如此。第三產業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的比重2011年只有40.6%,這兩個比重比全世界的平均水平低5個百分點左右,比發達國家低20~30個百分點,即使跟印度比,也低5個百分點。印度人均GDP只有我國的1/2,但是第三產業產值已經接近50%。第三產業比重過低帶來的一個最大問題是就業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發達國家第三產業就業占70%~80%,我國第三產業發展滯后造成第三產業吸納就業容量大的優勢得不到發揮。

1990~2015年,我國三次產業對GDP的貢獻率出現了不同的變化,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1990~2000年,農業呈現快速下降的趨勢,占比從1990的40.5%下降到2000年的4.2%;第二產業特別是工業,總體上是先快速上升后快速回落,占比從1990的39.6%上升到1994年的66.3%,之后又快速下降到2000年的59.5%;第三產業貢獻率則是快速提升,占比從1990年的19.9%上升到2000年的36.3%。

第二階段,2001~2015年,第一產業的貢獻保持平穩,大致在3%~8%波動;第二產業基本上也是在46%~58%波動,但呈現緩慢下降的趨勢;第三產業貢獻率呈現緩慢抬升的趨勢,從2001年的49.1%上升到2014年的48.9%。并且在2015年,第三產業的貢獻率再一次歷史性地超過了第二產業的貢獻率,考慮到最近十多年來第二產業貢獻率不斷下降、第三產業貢獻率不斷提高的趨勢性變化,可以預見,未來第三產業的貢獻仍將不斷提高。

圖3-3 三次產業對GDP增長貢獻率的走勢

資料來源:Wind資訊。

綜上所述,無論是增速、占比還是對GDP的貢獻,第三產業都開始全面超過第二產業,出現了持續改善的變化,這是長期以來我們所期盼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一個重大變化,也是經濟緩中趨穩的一道亮麗風景線。這意味著我國經濟正在由原來的工業主導型經濟向服務業主導型經濟的轉變,這種趨勢將對未來我國的經濟增長、就業以及其他方面帶來深遠而持久的影響。未來10~20年,中國將有望完成從工業大國向服務業大國乃至服務業強國的蛻變。

目前,盡管我國仍然處于工業化發展階段,但工業占GDP比重的峰值已經出現,第二產業內部結構調整也在加快,新產業、新業態、新產品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而且整個經濟向中高端邁進的態勢非常明顯。第三產業比重超過第二產業比重,一方面,意味著我國正在由工業主導型向服務業主導型轉變;另一方面,也表明傳統產業的收縮有所加快,一些行業和企業在市場壓力下艱難調整,正經受著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和結構調整的陣痛。短期內這種結構調整已經對市場需求、企業利潤甚至就業等產生不利影響,進一步加大經濟下行的壓力。這些都是結構調整必須付出的代價,也是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需要做出的犧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梦县| 南澳县| 晋江市| 泰来县| 衡南县| 翼城县| 准格尔旗| 昌都县| 巨鹿县| 洮南市| 桂东县| 遂平县| 永寿县| 玛曲县| 牟定县| 北流市| 富阳市| 柳林县| 文山县| 凤山县| 松桃| 陇西县| 河东区| 昌乐县| 清原| 京山县| 宿州市| 越西县| 邢台县| 山东| 潍坊市| 驻马店市| 盐池县| 桐庐县| 忻城县| 会宁县| 社旗县| 界首市| 太仆寺旗| 报价| 百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