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權法治(2002~2016)
- 田禾 呂艷濱主編
- 1726字
- 2019-07-17 12:13:07
六 社會組織的作用日益凸顯
社會組織積極參與了中國參加的聯合國人權公約履約報告的撰寫,并在宣傳國際公約和國內立法、倡導人權保護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中國政府向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提交的關于履行《兒童權利公約》的第二個國家報告中就提到:“本報告根據中國與兒童工作有關的各部門提供的材料撰寫,中國的非政府組織、相關領域的專家為本次報告的撰寫作出了貢獻。”兒童權利委員會2005年9月30日通過的審議該報告的結論性意見中繼續建議:“締約國應協助和鼓勵在內地的非政府組織(特別是致力于促進和保護兒童權利的組織)舉辦活動和擴大活動范圍,并確保這些組織可以自由和積極參與實施公約規定的工作,其中包括撰寫報告,以及落實委員會的審議結論和建議。”
2007年9月25日至10月2日,由聯合國人權高級專員辦公室主辦的中國社會組織參與聯合國條約機構程序培訓班在瑞士日內瓦舉行。來自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與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委員會以及兒童權利委員會等條約機構的委員或者工作人員為來自中國的代表們講授了相關人權公約的實踐和新發展。與會者還旁聽了兒童權利委員會對委內瑞拉履行《兒童權利公約》國家報告的審議過程。來自中國人權研究會、全國婦聯、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聯合國協會等多個組織和機構的代表參加了會議。此次培訓必將為社會組織參與公約之下的國家報告程序產生積極影響。
以兒童權利為例,中國正在形成和完善以政府為主導、非政府組織為補充的社會機制。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已由最初的19個成員單位發展到33個,包括公安部等28個政府部門和全國婦聯、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等5個國內最大的非政府組織。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95%以上的地(市)縣(市)政府也都成立了負責婦女兒童工作的專門工作機構。國際非政府組織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國際計劃是一個以兒童為中心的非宗教、非政治、非政府、非營利的組織,它以發展資助人和被資助兒童之間的交流作為開展工作的基礎,其發展理念是“以兒童為中心的社區發展”。2006年5月開始,國際計劃(中國)建立了兒童法律援助與保護網絡,調動天津、陜西、湖南和福建的律師為兒童提供免費法律援助,2007年該網絡已擴展至16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2007年11月2日,諾基亞(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與國際計劃(中國)發起“手牽手計劃”,為中國農村兒童早期養育和學前教育事業提供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一筆來自非政府部門的捐助,總額逾6000萬元人民幣。又比如,救助兒童會是一個致力于兒童權利保護的國際慈善組織。其中國項目關注所有兒童,尤其是弱勢兒童。目前,救助兒童會的項目遍及中國的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總部設在北京,并在安徽、云南、西藏、新疆等地設有項目辦公室。它在云南昆明開展了以挽救觸法未成年人、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為目標的司法試點項目。
近些年來,中國的社會組織正在得到壯大和發展。僅在北京,截至2006年底,注冊的新社會組織有2.8萬個,包括社會團體2831個、基金會76個、市場中介機構2.26萬個等。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促進社會協作和公眾參與,2007年12月2日,中共北京市委專門成立了社會工作委員會(北京市社會建設工作辦公室),其任務包括:加強城市社區建設,積極培育各類社會組織,加強社會工作者隊伍和社會志愿者隊伍建設等。2007年11月24日新時期中國民間組織能力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研討會在北京舉行。該會議透露,截至2006年底,中國登記注冊的各類民間組織約35.4萬個,并且仍在以每年10%~15%的速度遞增。國家民間組織管理局負責人表示,近年來,中國每年在民政部門登記的新增民間組織約四萬個,但從統計數據來看,每年也有兩萬個左右民間組織注銷,因此,加強非營利民間組織能力建設至關重要。
在中國,加強社會組織能力建設,對于完善社會機制,健全社會功能,實現社會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全面落實依法治國戰略,有效實現普法、守法、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執行力具有深遠影響。在人權保障過程中,政府承擔主導性作用,司法機關提供司法保障,但僅此還不夠,還需要樹立賦權的思想,立足全社會,發揮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公民社會發展的狀況以及它們在社會生活和實現人權過程中發揮作用的大小,是我國現代化建設和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
-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附配套規定(2014年版)
- 法院審理建設工程案件觀點集成
- 物權案件辦案高效手冊:辦案高效手冊叢書
- 曹新川講商法·經濟法
- 個體要素和社會要素的再平衡:現代社會財產權正當性探析
-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注解與配套(含產品質量法)(2014年版)
- 民法總則研究(第二版)
- 權利體系與科學規范:民法典立法筆記
- 家事法院制度研究
-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15年版)
- 最新征地安置補償索賠指南與賠償計算標準
- 工傷保險條例:實用版(2013年版)
- 侵權法可預見性規則研究:以法律因果關系為視角
-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疑難問題研究
- 最高人民法院擔保法司法解釋精釋精解(增訂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