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權法治(2002~2016)
- 田禾 呂艷濱主編
- 1140字
- 2019-07-17 12:13:07
七 積極參與國際人權實踐
在人權的國際保護方面,中國在聯合國社會和人權領域也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國已經加入了24項國際人權公約,認真履行國際人權義務,并且廣泛開展國際人權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2006年3月15日,第六十屆聯合國大會通過第60/251號決議,決定成立人權理事會,取代人權委員會。當年5月9日,第六十屆聯大選舉產生理事會首屆成員,中國成功當選,任期3年。2006年6月19~30日,理事會首屆會議在瑞士日內瓦舉行。中國外交部負責人作綜合發言,重點介紹中國“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理念,提出對人權理事會未來工作的主張。2007年6月11~18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五屆會議在日內瓦舉行。中國駐日內瓦代表團負責人率團與會。6月18日理事會以協商一致方式就主席建章立制一攬子方案原則達成一致。6月19日正式通過該方案,其中包括我國就國別人權提案提出的“門檻”建議——為維護理事會的信譽和權威,防止國別人權再度淪為人權問題政治化、選擇性和雙重標準的工具,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在磋商中就國別提案提出了這一建議。歷經一年艱苦磋商,理事會終于完成聯大60/251號決議規定的建章立制工作。
2007年12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兒童權利公約〉關于兒童卷入武裝沖突問題的任擇議定書》,這是我國參加聯合國人權條約體系的重要事件,具有重要意義。2007年,中國政府正在認真起草關于《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的履約報告,即將提交給聯合國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2008年,我國政府將接受聯合國禁止酷刑委員會關于中國履行《禁止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公約》報告的審議。
2007年,國際人權交流與合作也比較活躍。第十次中歐領導人會晤于2007年11月28日在北京舉行。在《第十次中歐領導人會晤聯合聲明》中,雙方強調致力于促進和保護人權,繼續高度重視中歐人權對話,包括配套的司法研討會。雙方領導人強調在人權領域采取具體措施的重要性,重申愿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該領域的對話與合作,同時爭取取得更有意義的、積極的現實成果。歐盟歡迎中方致力于盡快批準《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在全球打擊種族滅絕、戰爭犯罪和反人類犯罪方面,雙方也注意到國際刑事法院的重要性。
2005年3月21日,聯合國秘書長向聯大提交了題為《更大的自由:為人人共享安全、發展和人權而奮斗》的報告,提出安全、發展和人權是聯合國未來發展的三大支柱,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實際上,人權主流化已經成為目前聯合國的一個明顯特征??梢哉f,人權已經成為國際新秩序的一個重要維度。中國創造性地提出了建立和諧世界的主張,這是一個積極的貢獻。尊重和保障人權必將促進和諧世界的建設,同樣只有在和諧的世界中,人權才有可能真正得到落實
。中國積極參與國際人權實踐,必將在國際人權保護領域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