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權法治(2002~2016)
- 田禾 呂艷濱主編
- 588字
- 2019-07-17 12:13:05
二 中國當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理事國
2006年3月15日,第60屆聯合國大會以170票通過一項決議,決定設立人權理事會以取代人權委員會。決議規定,人權理事會的47個成員國按公平地域原則分配,由聯大直接投票產生,須得到半數以上聯大成員國的支持。在選舉理事會成員時,聯大應考慮候選國在促進和保護人權方面所作的貢獻。
5月9日,聯合國大會選舉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首屆47個成員,191個會員無記名投票的結果令人矚目:中國、古巴、沙特阿拉伯、俄羅斯等47國當選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首屆成員。根據抽簽結果,中國等18個成員的任期為三年。美國沒有參加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競選。
中國高票當選說明,中國人權事業取得的顯著成績和巨大進步贏得了世界大多數主持正義的國家的認可。中國已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明確寫入憲法,并在社會發展進程中不斷推進人權事業。這是中國對世界人權事業作出的鄭重承諾。中國政府提出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以后,人權狀況更形成一個新的格局。
正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所說,中國當選為人權理事會成員將有利于該理事會在世界各地促進和保護人權的偉大事業。中國政府一貫致力于促進和保護人權及基本自由,并積極參與國際人權對話與合作。中國政府支持人權理事會以公正、客觀和非選擇性方式處理人權問題,加強不同文明、文化和宗教間的建設性對話與合作。中國政府在人權問題上的立場是明確的,相信中國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今后的工作中能夠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