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在2001年長株潭經濟一體化工作會議上的匯報

湖南省計劃委員會

湖南省長株潭經濟一體化辦公室

2001年8月26日

根據省委、省政府安排,我們組織專門力量對長株潭經濟一體化發展情況和下階段工作思路進行專題分析和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 三市經濟發展現狀與特點

去年7月株洲會議以來,長株潭三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總體部署,增強發展意識,突出調整結構,加大建設力度,三市經濟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

(一)帶動作用日益凸現

2000年,三市GDP完成1162億元,增長10.6%,增幅高出全省和全國1.6和2.6個百分點,占全省的比重為31.9%,比上年增加0.8個百分點,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38%。人均GDP 9409元,比上年增長927元,高出全省和全國平均水平3770元和2321元。分別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3億元和489億元,分別增長20.1%和13%,增幅高于全省7.1和2個百分點,占全省的比重為34.4%和35.8%,比上年提高2.3和4.1個百分點。完成進出口總額21.5億美元,增長27.6%,其中出口總額14.3億美元,增長26.6%,分別占全省85.7% 和86.5%。三市外商直接投資2.61億美元,占全省的38.3%。完成財政總收入137.3億元,增長8.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3.5億元,增長5.8%,占全省的比重分別為42.6%和35.3%。三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4163元和1822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634元和714元。長沙市2000年完成GDP 656.4億元,增長11.3%,增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3個百分點,人均GDP 11200元,高出全省和全國平均水平4112元和5561元。今年1~7月,三市GDP完成683.4億元,同比增長10.9%,增幅高出全省1.5個百分點。完成國有投資107.5億元,同比增長29.6%,增幅高于全省13.2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08.1億元,增長10.7%,增幅高出全省0.5個百分點。完成進出口總額13億美元,其中出口8.5億美元,分別增長9.2%和6.2%。地方財政收入完成33.8億元,增長19.8%,增幅高出全省5.8個百分點。

(二)結構調整步伐加快

三市經濟結構不斷優化,2000年三市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3.5∶42.7∶43.8,與全省相比,第一產業低7.8個百分點,二、三產業分別高3.1和4.7個百分點。農業產業化成效顯著。圍繞糧食、肉類、油料、蔬菜、飼料、烤煙、花卉、藥材、湘蓮等產業開發,三市推進產業化經營,加快龍頭企業發展。目前,長沙市具有一定規模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已達432家,各類農產品專業流通協會21家;株洲市各類農業產業化組織達150余個,市級龍頭企業49家;湘潭市僅湘蓮加工就達到600家(戶)。據統計,三市通過龍頭企業連接基地212萬畝,農戶80多萬戶。1~6月,9家省級龍頭企業,完成產值26.3億元,銷售額19.4億元,利潤3824萬元,分別占全省23家龍頭企業的67.8%、67.4%和35.5%,同比增長9.1%、19%和30.6%。完成鄉鎮企業增加值207億元,實交稅金12.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8%和13.8%。工業速度與效益同步增長。2000年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210.9億元,增長13.7%。今年1~7月,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128億元,增長14.9%。1~6月,規模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9.5億元,增長31%。2000年完成國有技改投資35.3億元,占全省的28.8%,今年1~7月完成國有技改投資25.8億元,占全省的43.1%。2000年,完成高新技術產品產值361億元,增長42.6%,利稅59.7億元,增長72.3%,占全省的比重分別為72.2%和77.6%。高新技術工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由1999年的9.8%提高到2000年的12.6%。今年1~7月,完成高新技術產品產值186.5億元,同比增長15%。第三產業發展增勢強勁。2000年,完成第三產業增加值508.2億元,增長11.6%,增幅比全省高1個百分點。今年1~7月,完成第三產增加值324.2億元,同比增長12.2%,比全省高1.2個百分點。旅游業保持加速發展。2000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2241萬人次,增長13.5%,實現旅游總收入81.4億元,同比增長14.8%。今年1~6月,接待國內外游客1186萬人次,占全省的38%,實現旅游總收入46.2億元,占全省的54.8%,同比增長21.3%。金融證券業發展迅猛。直接融資能力加強,目前上市公司發展到21家,累計融資155.5億元,分別占全省上市公司數量和融資總量的64.9%和77.4%。今年已有4家公司通過上市、配股和增發新股融資10.8億元,占全省的64.3%。

(三)城市建設力度加大

圍繞改善城市環境,突出城市特色,三市城市建設力度空前。通過強化城市經營理念,拓寬城建融資渠道,2000年,三市市政公用設施投資完成28.7億元,增長91.3%。長沙市完成市政公用設施固定資產投資22.1億元,比上年增長1.23倍,相繼完成了五一路、蔡鍔南路、解放西路、勞動西路擴改工程和八水廠一期工程,正在建設湘江大道、瀟湘大道、長沙大道、芙蓉路擴改、黃興南路商業步行街、繞城線西南段、黑石鋪大橋等工程。株洲市完成了十里長街美化工程,拉通了市區五大通道,建成了四條樣板街,正在加快建設路和中西商業步行街擴改。湘潭市新建、改造了三大橋、韶山東路、河東大道、絲綢北路,正在建設北二環。隨著城市主干道的拉通,中心地段的綠化、美化,富有文化底蘊的城市雕塑的興建,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城市品位大為提升,現代化氣息撲面而來。城市化步伐明顯加快,按新口徑統計,2000年三市市鎮人口達504萬人,占全省的25.8%,比上年提高2.3個百分點;城市化水平40.7%,高出全省和全國11和4.6個百分點。

三市經濟在保持較快發展的同時,還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一是與武漢三鎮的經濟總量差距拉大,1998年三市GDP比武漢少23億元,1999年只少2.5億元,而2000年則少45億元,2000年GDP增幅比武漢三鎮低1.4個百分點。二是工業發展速度與全省大體持平。2000年三市工業增加值增幅僅高出全省0.7個百分點,二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上年下降2.2個百分點。今年1~7月,工業增加值增幅只比全省高0.2個百分點,規模工業增加值增幅比全省低0.2個百分點,特別是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增幅比全省低7個百分點。三是外貿出口增速放慢,2000年出口總額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3個百分點,今年1~7月低4.3個百分點。

二 長株潭經濟一體化工作進展情況

按照株洲會議的部署,一年多來,我們會同三市和省直有關部門,突出抓規劃研究,抓項目實施,抓對外宣傳,進一步推動了長株潭經濟一體化進程。

(一)項目建設取得新進展

長株潭交通、電力、信息、金融和環保等五個網絡規劃的一批重大項目進展順利。交通,完成投資27.7億元,黃花機場新航站樓、京珠高速湘耒段、長沙繞城高速西北段和天臺山至易俗河一級公路投入運營,新增高速公路56公里,高等級公路49公里,正在建設上瑞高速潭邵段、京珠高速長臨段。電力,截至6月底,城網建設與改造累計完成投資14.63億元,新、擴建110千伏變電站18座,線路146公里,完成一戶一表改造62832戶,預計年內全部完成。農網建設與改造累計完成投資9.67億元,占總投資的88.4%,新、改建110伏變電站13座,線路166公里。金融,同城票據交換運行正常,2000年度僅株洲、湘潭兩市企事業單位參與票據交換4.2萬筆,資金37.2億元。電子聯行異地轉賬“當日通”全面推廣到三市141個商業銀行網點,平均每天處理業務量2500筆,資金3.5億元。長沙金融IC卡試點工程圓滿完成,建成“一網兩中心”, 9家金融機構并網試點成功。信貸登記咨詢系統在三市率先建成,561個信貸網點發放貸款卡3.9萬張,登錄上報貸款余額1060億元。三市商業銀行成功實現異地跨行聯網和聯合發行芙蓉卡。信息,按照“少局所、大容量”的原則,中國電信對三市本地網進行了優化調整和升級改造,取消了市話和農話的概念,增加了寬帶網、智能網等新功能,建成IP網絡管理系統,實施“百萬電話大行動”, 2000年主線放號80萬戶。中國聯通投資10億進行移動通信擴容,把網絡輻射到了12個縣城和大部分鄉鎮,相繼開通了165互聯網、IP電話和長途電話網。“電子政務工程”取得明顯進展,省和三市相繼開通了政府公眾信息網站。長株潭城鄉綜合地理信息系統(GIS)建設進展順利,完成了1∶10000全要素數字化地形圖4600平方公里。環保,湘江流域環境污染治理利用日元貸款13個子項目進展加快,完成工程量65%。三市加大了工業污染治理力度,2000年投入資金6.23億元,取得明顯實效,2435家工業污染企業達標率97.2%, 85家省直接監督的重點污染企業達標率92.9%, 2364臺燃煤鍋爐達標率96.7%。投資1.4億元的株冶濕煙氣制酸工程,年內可以竣工,可減少排放二氧化硫2.3萬噸/年。

(二)規劃研究取得新突破

三市和省直有關部門積極參與,配合世界銀行開展了長株潭城市發展戰略研究(CDS)計劃,啟動了湘江生態經濟帶和岳麓山大學城兩個重大規劃的國際咨詢。

長株潭CDS計劃是通過向國家計委和世行銜接爭取,世行最終確定在中國首批進行CDS計劃的兩個項目之一。CDS計劃工作重點是進行兩個專題研究,即經濟發展計劃與城市規劃關系研究和項目投融資研究,這對完善三市城市發展戰略與規劃,拓寬融資渠道,提高國際知名度具有重要意義。去年12月份以來,由規劃、金融、交通、水利、環境等領域的國際知名專家組成的世行專家組,先后分4批23人次在湘進行207個工作日的研究。我們全程服務、同步跟進,協助召開公眾參與研討會,給予了熱情而專業化的配合。目前,專家組已向世行和我省提交了《啟動報告》《對現有戰略與規劃的評價報告》和《中期報告》等三個階段性研究成果。今年6月,世行在京召開的亞太地區CDS電視會議,我省作為中國代表在會上專題介紹了經驗與成果,得到了世行和與會各國代表的一致認同和好評。

規劃建設湘江生態經濟帶和岳麓山大學城是省委、省政府加快推進長株潭經濟一體化的重大戰略決策。為高起點、高標準做好這兩個重大項目規劃,借鑒沿海發達城市成功經驗,我們提出了采取國際咨詢方式編制概念性規劃的建議,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重視和采納。國際咨詢在我省尚屬首次,特別是像湘江生態經濟帶這樣大規模、大尺度、跨學科的國際咨詢,在國內外也不多見。我們會同三市和有關部門全力以赴,精心籌劃,堅持按國際慣例運作。年初,委托中國城市規劃研究院和上海同濟規劃研究院分別對兩個項目進行框架研究,6月份提交了國際咨詢技術說明文件。此后,向21家國際咨詢公司發出預邀請函,得到了16家積極回應。經過認真遴選,最后確定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日本等5國6家國際一流咨詢公司作為編制規劃的正式邀請單位。按照簽約協議,6家公司將在年底提交包括概念性規劃文本、有關圖件和開發模型在內的咨詢成果。

(三)對外宣傳展示新形象

為了向海內外全面、系統、完整地推介長株潭經濟一體化,在“港交會”期間,組織開展了系列宣傳活動。一是召開專題發布會,向駐港各大媒體記者和各大投資商重點介紹長株潭經濟一體化戰略設想和發展情況,各大新聞媒體追蹤報道,成為“港交會”新聞熱點。二是推出專題展覽,通過圖文展板、放映專題VCD、贈送宣傳手冊等方式,全面展示長株潭三市的城市新面貌、建設新成就和經濟一體化發展新思路、合作新領域。三是開辟了專欄,在香港文匯報連續9天用整版刊登系列文章。通過“港交會”集中宣傳,提高了長株潭的國際知名度,經濟一體化展示的美好前景和孕育的無限商機,引起了海內外投資商的廣泛關注。

三 下一步工作重點

為實現省委、省政府把長株潭建設成湖南經濟核心增長極、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現代化、生態化網狀城市群的戰略目標,必須以加快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推進工業化為主要任務,深化規劃,強化實施。

(一)率先加快工業化進程

加快工業化,是“十五”乃至更長一段時期我省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是實現生產力跨越式發展的戰略選擇。長株潭三市工業企業集中、技術力量雄厚、經濟效益顯著,人均GDP、城市化率遠遠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工業增加值、規模工業增加值、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在全省占相當比重,具備率先實現工業化的良好基礎。三市在推進工業化進程中,要力挑重擔,率先突破。要調整優化工業結構。突出鋼鐵、有色、機械、信息、煙草、食品等優勢產業,依托長沙煙廠、LG曙光、三一重工、株洲冶煉、電力機車、湘潭鋼鐵、湘潭電機等40家優勢企業,加大戰略性重組和技術改造力度,提高規模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以三個高新開發區和長沙軟件園、岳麓山大學科技園為依托,發展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術和光機電一體化等高新技術產業;要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和信息網絡建設,加快信息技術研究開發,擴大信息技術推廣和應用,鼓勵大中型企業建立管理信息系統和決策支持系統,提高生產經營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要圍繞發展城郊農業、生態農業和高效農業,發揮亞華種業、隆平高科等涉農上市公司和唐人神、先鋒等重點龍頭企業作用,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要加快城市化步伐,通過政策引導,完善基礎設施,增強城市功能,充分發揮三個大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積極發展周邊12個縣市,著力抓好50個中心鎮的擴容提質,促進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在改造提升傳統第三產業的同時,要重點發展旅游、文化、教育、金融證券、信息咨詢、社區服務等新興第三產業,為擴大城鄉就業提供廣闊空間。目前,《長株潭經濟一體化發展規劃》已基本完成,我們將圍繞加快工業化這一主題,進一步修改完善后,年內上報省政府審定出臺。

(二)積極推進CDS項目融資

繼續配合世行開展CDS計劃,協助專家組完成《最終報告》。CDS計劃是世行等國際金融組織提供項目援助的前提。通過與專家組深入研究探討,廣泛交換意見,雙方就項目融資的重點領域基本達成共識,世行對此也表示出濃厚興趣。圍繞湘江生態經濟帶、岳麓山大學城、水環境綜合治理和長沙市棚戶區改造等四大類項目,初步建立了可為世行等國際金融組織共享的重點項目庫。長株潭城市群沿江建設工程項目,已經國家計委和財政部向世行總部遞交了正式清單,我們將加強跟蹤銜接,爭取盡早落實2億美元額度貸款計劃。同時,繼續做好其他項目的前期和推介工作。

(三)切實做好“一帶一城”控制性詳規

目前,6家國際咨詢公司正在編制湘江生態經濟帶和岳麓山大學城概念性規劃,我們將會同三市和有關部門加強跟蹤服務,把握國際咨詢的方向,確保國際咨詢的質量。國際咨詢完成后,我們將請國內權威規劃機構,對提出的概念性規劃作進一步深化、綜合、集成。在此基礎上,抓緊組織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報省政府審定。

(四)抓緊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前期工作

城市軌道交通具有運量大、快捷、舒適、節省土地和減少污染等特點,是解決大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方式。目前,西方發展國家5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都在積極發展城市軌道交通。長株潭三市城區人口已超過300萬,長沙市城區包括流動人口已近200萬,三市經濟總量接近1200億元,有必要也有條件發展城市軌道交通。據從國家計委了解,“十五”期間以地鐵為主的城市軌道交通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之一,今后五年我國將建成總長度達450公里左右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直接帶動投資8000億元。目前,全國已有20多個特大城市正在建設和籌建軌道交通,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正在完善地鐵系統,深圳、南京已經開工建設,武漢、西安、大連等城市正在籌建。發展長株潭城市軌道交通,不僅可以加快三市經濟一體化進程,而且可以充分發揮我省在城市軌道交通設備制造方面的技術和生產優勢,帶動株洲電力機車和湘潭電機集團的快速發展,培育壯大一個產業。目前,我們正在委托鐵四院抓緊研究提出規劃方案,我們將加緊前期工作,力爭長沙城市軌道交通一期工程(地鐵)“十五”計劃期末開工。

四 幾點建議

(一)組織編制長株潭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目前,長株潭地區已經有了一個較好的規劃基礎,長株潭經濟一體化“十五”專題規劃和五個網絡專項規劃已編制完成,正在審定出臺產業發展規劃和湘江生態經濟帶、岳麓山大學城兩個重大規劃,這些規劃有的是行業性的,有的是局部性的。為合理配置資源,實現有序發展,建議組織國土等相關部門著手編制長株潭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擬編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主要內容包括三市市域特別是三市結合部的用地控制、空間布局、生態保護、功能分區和重大項目布點。

(二)進一步加強協調配合

推進長株潭經濟一體化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工作量大,需要三市和各個部門、各個方面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隨著工作向縱深推進,規劃、建設、管理和體制、政策、資金等方面的協調,矛盾會越來越多,工作會越來越具體,請求省委、省政府加強領導,定期協調;建議三市和有關部門明確專人負責,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參與省長株潭經濟一體化協調辦公室日常工作,特別是在討論重大規劃、重大項目、重大問題時,請派出有關負責同志參與研究和協調。

(三)以立法保證規劃實施

長株潭經濟一體化相關規劃,在編制過程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吸納和集中了國內外專家的理念和智慧,為了使宏偉的規劃變成美好的現實,把湘江生態經濟帶和岳麓山大學城這樣的重大項目建成精品工程,讓三市和全省人民共享這一寶貴的資源。建議控制性詳細規劃制訂出來后,提請省人大審議,通過立法賦予規劃法律效力,并對規劃執行情況每年督促檢查一次。

(四)籌備開好國際研討會

為深化長株潭經濟一體化發展戰略研究,擴大長株潭的國際影響力,建議結合世行CDS最終報告審查會,在今年年底或明年上半年組織召開一次高層次國際研討會,由省政府與世界銀行聯合主辦,我委具體負責籌備,邀請國家有關部委領導、國內外著名專家、國際金融組織和大公司參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邑县| 营口市| 大方县| 阳江市| 乌海市| 稻城县| 青龙| 拉孜县| 新疆| 慈利县| 吐鲁番市| 富锦市| 烟台市| 通许县| 驻马店市| 南雄市| 松潘县| 新源县| 石屏县| 刚察县| 衡水市| 名山县| 安龙县| 海丰县| 肥城市| 奉新县| 河北省| 石渠县| 桐城市| 贺兰县| 东乡县| 玛多县| 巢湖市| 乐业县| 铁力市| 杂多县| 勐海县| 张家口市| 瑞昌市| 仁怀市| 九龙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