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株潭一體化三十五年文獻選編
- 張萍主編
- 5894字
- 2019-07-08 17:14:12
在1999年長株潭經濟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的匯報
湖南省計劃委員會
1999年2月25日
自去年7月份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省計委牽頭組織省建委、交通廳、廣電廳、電力局、郵電局、環保局、經濟研究信息中心、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等單位,認真編制交通、電力、金融、信息網絡和環保一體化規劃。通過共同努力,這5個專題規劃的編制工作已基本完成。今天,正午書記、儲波省長主持召開長株潭經濟一體化發展座談會,研究討論5個專題規劃,明確下一階段的工作目標、重點和要求,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長株潭經濟一體化的高度關注和重視。正午書記、儲波省長會上還將作重要指示,我們將會同三市和省直有關部門,認真貫徹會議精神,進一步搞好協調服務,推動各項規劃的實施。下面,我匯報三個問題。
一 1998年長株潭三市經濟發展的基本情況
1998年,在外有亞洲金融危機嚴重影響,內有經濟結構性、機制性矛盾制約,并遭受特大洪澇災害的嚴峻形勢下,長株潭三市緊緊抓住國家宏觀政策帶來的發展機遇,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出臺的一系列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擴大內需、開拓市場,使國民經濟保持了適度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為促進全省國民經濟穩定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與全省比較,三市經濟發展呈現出以下4個特點:
一是發展速度較快。1998年,三市國內生產總值達1006.85億元,比上年增長11.94%,高出全省增長速度2.84個百分點;占全省經濟總量的比重達31.4%,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增長2.55%、13.28%和14%,增幅比全省高出1.65、0.68和3個百分點。二是綜合效益較好。三市人均GDP達8234元,為全省的1.67倍。財政總收入69.77億元,占全省的24.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8.49億元,占全省的31.2%,比上年增長10.02%,高出全省1.05個百分點。長沙、株洲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6650元、6239元,比全省5434元分別高出1216元和805元;長株潭三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2755元、2431元、2567元,比全省2065元高出690元、366元和502元。三是城市功能增強。三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37.63億元,增長14.5%,占全省的27.9%。特別是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全面啟動,進度加快。長益高速公路竣工通車,石長鐵路開通營運,湘潭新電廠2號機組并網發電。三市城網改造工程、城市防洪工程、湘江航道整治、湘江流域污染治理,以及供水、供氣、垃圾處理、污水處理、城市道路等一批項目進展順利。不僅有效地帶動了經濟增長,而且增強了城市功能和發展后勁。四是發展活力增大。三市穩步推進以國有企業改革為重點的各項改革,在制度創新、機制完善上取得了新的進展。三市去年企業兼并12戶、破產16戶、減員增效29戶,共核銷銀行呆賬10.57億元,占全省核呆總額的56.8%。通過改革和調整,長沙市全部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獨立核算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比上年增長38.7%,盈虧相抵凈盈利6.8億元,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110.5%,提高17.86個百分點。株洲市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地方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三個層次分別凈盈利2.47億元、1.83億元和733萬元。湘潭市已有24家重點工業企業、61戶商貿流通企業、1653家鄉村集體企業完成了改制。三市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9.12億元,占全省的33.7%,增長9.15%,高出全省1.15個百分點。到去年底,三市共有13家公司先后上市,募集資金36.66億元,分別占全省的56.5%和68.5%。
三市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與省外發展條件類似、過去實力接近的地區相比,差距正在拉大。長株潭三市與武漢市比較,1995年三市國內生產總值635.2億元,比武漢市多28.3億元,而到了1998年,武漢市國內生產總值達1030億元,反而比三市多了23.2億元。又如長沙、福州、石家莊原是三個綜合實力相對接近的城市,1990年三市的GDP總額相差不大,長沙為106億元、福州118.8億元,石家莊84.4億元;而到了1998年,長沙為542.85億元,石家莊為862億元,福州為853.4億元,長沙的GDP僅為石家莊、福州的63%和63.6%。究其主要原因,關鍵是經濟結構不夠合理,產業發展層次較低。1998年,長想當年潭三市一、二、三次產業結構為15.5∶45∶39.5,與武漢市7.9∶44.7∶47.4的結構比較,第一產業高出7.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低7.9個百分點,第二產業雖然比重相當,但支柱產業特色不明顯,科技含量低、帶動能力弱,在全國范圍內有較大影響的名牌產品、企業集團少。同時,武漢市所轄武昌、漢口、漢陽三鎮產業互補性強,城市化水平高,整體優勢明顯。而長株潭三市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經濟一體化起步晚、推進慢、程度低,整體功能優化組合不夠,影響了三市的協調快速發展。
二 5個專題規劃的編制情況
編制5個專題規劃指導思想是:立足經濟一體化,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增強城市功能;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實現產業的互補和升級;通過組團式建設,形成以立體交通和綠化帶相連接的、具有較強聚集效應和輻射帶動作用的中心城市群。
在規劃的編制過程中,堅持突出規劃的宏觀性、戰略性和指導性,堅持有別、互補、統一、共享的原則,高起點、高水平、高標準地謀劃三市距世紀發展框架,把長遠規劃和近期實施有機結合起來,分近期(到2000年)、中期(到2005年)、遠期(到2010年)三個階段實施。
1.交通網絡規劃
長株潭交通網絡規劃分為三市對外交通、市際交通和市區交通三個層次,突出以市際交通和市區交通為重點。按照多層次、多樣化、大高速、有重點、社會化相互協調的原則,構筑機場、鐵路、高速公路、航運以及三市城市道路有機銜接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
機場:規劃到2010年,三市不再建新的機場。主要是通過加快黃花國際機場改造,完善配套,增加航線,提高客運吞吐量。遠期根據需要,規劃擴建機場第二跑道。
鐵路:要在京廣線、浙贛線、湘黔線、長石鐵路已建成的基礎上,近期改造建設株洲客運站和貨站,形成全國七大鐵路紐樞中心。
高速公路:盡快建成京珠高速公路湖南段,上瑞國道潭邵段和長常高速公路,拉通長株潭與外部連接的快速通道。
航道:重點是加快湘江航道二期整治,規劃建設長沙霞凝港、湘潭九華和馬家河水陸聯運碼頭、株洲河西鑿石和栗雨工業區碼頭等貨運港,把湘江作為長株潭沿河輻射的運輸干線。
市際公路:近期擬把107國道和320國道拓寬拉直,按城市道路標準改造為雙向六車道,使其成為市際“Y”形快速公路。“十五”規劃擬建設三市外環線。并根據三市市際交通的運量,規劃建設沿“Y”字形市際公路形成往返的輕軌鐵路。
2.電力網絡規劃
長株潭是全省最大的電力負荷中心,1998年三市全社會用電量為117.3億度,約占全省的32%。根據負荷預測和電力電量平衡,預計長株潭三市2000年需電量為142億度,電力253萬千瓦,需系統輸入電量84億度,電力142.7萬千瓦;2010年需電量為261億度,電力491萬千瓦,需系統輸入電量78億度,電力115.5萬千瓦。
根據變電容量平衡,要保證長株潭的電力供應,電量已不成問題,主要是電網改造。目前,長株潭城網改造項目已列入計劃,并即將開工建設。到2000年長株潭電網改造需投資27億元,將新、擴建22萬伏變電站8座10臺主變,容量總計為147萬千伏安,形成三市22萬伏大雙環網。2001~2010年,長株潭電網改造需投資28.4億元,形成三市50萬伏環網,各市均形成22萬伏雙環網。
把三市城網改造項目統一來考慮,一方面可爭取建設時間,節約投資,避免重復建設,另一方面,統一改造后的三市城網形成了雙回環網,不會出現因一臺變壓器出故障或檢修而斷電。還可以優化配置電力資源,調節使用各市的電力電量,避免出現這個市電力緊張,那個市電力富裕的脫節現象。特別是到2010年,三市大小回環網形成后,就可以保證三市的電力需求,徹底消除了斷電的隱患。
3.金融網絡規劃
金融網絡就是要建設以人民銀行為網絡處理中心和安全認證中心、其他商業銀行為網絡處理分中心的安全、高效、統一的金融網絡系統,實現中央銀行與各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網絡互連,建立統一的通信出入口和網絡防火墻體系。
網絡規劃遵循建立統一安全認證體系的原則,充分利用電信部門的公共數據網絡、商業銀行已有的網絡系統和人民銀行的城市金融網,建成三市一體化的金融電子網絡。即建立一體化的存、取款體系,實現居民儲蓄存款在三市的通存通兌。建立一體化的支付與資金結算體系,實現同城票據交換。建立一體化的《貸款證》管理系統,實現金融機構跨地區放貸和貸款信息資源共享。
4.信息網絡規劃
信息網絡規劃遵循“立足省情,適度超前、政府主導、市場牽引、講求實效、突出重點、產用結合、促進發展”的原則,充分發揮三市的地理優勢、網絡優勢,以建設先進、適用、安全、規范的綜合信息網絡為目標,以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為核心,以重大信息應用系統建設為突破口,努力提高信息產業在三市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規劃到2000年,逐步實現廣播電視網網絡設備和用戶設備數字化、三市同城計算機網絡互聯互通和信息資源共享,重點建設十項信息應用系統和九類數據庫,建設五大信息技術產品生產基地,力爭三市電話號碼升8位。到2010年,建成長株潭全區域性高速信息網絡。同時,大力發展信息產業,使信息產業產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超過50%,成為長株潭的支柱產業。
5.環保一體化規劃
長株潭城市群是一個典型的城鄉復合生態系統。在規劃編制中強調了環境規劃的警示性和約束性,即在逐步完善環境功能區劃、污染物排放標準和總量控制的基礎上,力求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布局滿足環境保護的要求。
規劃遵循污染物總量控制的原則,重點對三市的水質污染、垃圾和大氣污染進行治理。通過執行新建項目環保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進投產的“三同時”制度,控制新的污染點;通過點源治理,使老的污染源達標排放。規劃到2000年,大氣環境指標除清水塘工業區和岳塘工業區控制在三級外,其他城市區域大氣環境指標都要控制在二級以上。湘江干流一般保護水域水質控制在三級,重點保護水域水質控制在二到三級。到2010年,長株潭三市3/4以上的污水要達標排放,湘江干流重點保護水域水質要達到二級水平。
以上5個專題規劃雖已編制完成,但還需要通過專家論證,待修改完善后再集成。
三 下步工作的幾點意見
長株潭是湖南的精華所在,是全省經濟發展的重點,在經濟增長的速度、質量和效益上要走在前列,要為確保今年全省經濟增長8.5%的發展目標勇挑重擔,爭做貢獻。為此,要突出結構調整,推進產業優化升級;要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要全面啟動和實施各項專題規劃,加快長株潭經濟一體化進程。今年要重點抓好五項工作。
1.加大規劃實施力度
目前5個專題規劃中有些項目已列入年度計劃,今年要抓緊具體實施。交通:要抓緊黃花機場的改造,年內完成計劃投資1.6億元,新航站樓主體工程要完工。京珠高速公路湘耒段、長臨段都已開工建設,兩段路1999年要完成計劃投資22億元,其中湘耒段要完成83.7%的工作量,爭取2000年建成通車。并力爭上瑞國道潭邵段上半年開工,年完成4億元的投資計劃。電力:長株潭城網改造已列入年度計劃,年內完成8億元的投資,完成全部工作量的45%左右,形成長株潭三市22萬伏環形網絡。同時,全面推進三市農網改造,今年初步計劃投資總規模6.5億元。金融:年內啟動三市票據傳遞,將同城票據交換范圍擴大到株洲、湘潭兩市,改變目前三市之間使用的異地結算方式,減少資金在途時間,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信息網絡:目前,正在啟動輸送到每家每戶的電話線、有線電視線、計算機網絡合三為一的傳輸線路,爭取年內完成。環保:重點是加強湘江流域治理項目的實施,該項目擬利用日本海外協力基金1億美元,1998年國家安排預算內專項資金3.2億元,加上銀行貸款和地方配套資金,總投資20億元。22個子項目長株潭三市占14個、總投資約11.6億元。1997年度簽約的項目已經陸續開工,1998年度簽約的項目要抓緊啟動。
2.加大結構調整力度
今年,在實施5個專題規劃的同時,要著手編制三市產業發展規劃,突出各處產業發展的特色,促進產業聯合和互補,形成整體發展優勢。要突出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重點建設長沙LG曙光增資擴建工程、株洲硬質合金廠鎢鉬系列產品深加工、湘潭電化集團無汞堿錳電池專用電解二氧化錳等一批產業化項目;要抓住國家振興裝備工業的機遇,以株洲電力機車廠、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湘潭電機廠和長沙重型機器廠為依托,積極爭取國家布點,形成中國南方城市軌道交通車輛研制生產基地;要加大浦沅工程集團、湘大集團、湘潭電機集團等企業技術改造力度,加速省建陶高檔衛生潔具、湘潭聚酯等一批項目建設,提高工業企業的競爭能力。同時,以提高品質為重點,發展城郊農高效農業和現代農業,推進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業經濟效益。以擴大總量、提高水平為中心,優化三產業內部結構,發展旅游、金融保險、住宅、社區服務和信息咨詢業,提高第三產業的科技含量和占經濟總量的比重。
3.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長株潭三市城市基礎設施打捆項目,通過各方面的努力,開行已有承貸意向,必須抓緊匯報銜接,積極創造條件,爭取年內啟動。
長沙市城市基礎設施打捆項目:包括長沙公路建設工程(53億元)、長沙市第一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2.84億元)、城市防洪工程(15.9億元)、固體廢棄物處理場(1.455億元)、城市路網改造工程(30.56億元)、長沙市石油液化氣混空氣工程(0.98億元)、長沙星沙水廠(0.74億元)、瀏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工程(5.28億元)等14個項目,總投資117.83億元,申請開行貸款45.76億元。由長沙市環路建設開發有限公司和長沙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建設貸款承貸人,負責統貸統還。
株洲城市基礎設施打捆項目:包括株洲城市快速環道工程(1.23億元)、紅旗貨場(2.9億元)、四水廠工程(1.39億元)、煤氣二期工程(1.1億元)、霞灣污水處理廠(1.02億元)、建寧排漬擴容工程(0.96億元)、南郊垃圾處理場(0.63億元)、廣播電視信息化改造工程(1.6億元)等8個項目。總投資21.52億元,申請開行貸款12.88億元。由株洲市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作為建設貸款承貸人,負責統貸統還。
湘潭市城市基礎設施打捆項目:包括湘查湘江三大橋、河東大道、韶山東路、熙春路、環城路、寶塔中路和河東防洪堤、河西防洪堤8個項目。項目總投資11.79億元,申請開行貸款4億元。由湘潭市經濟建設投資公司作為貸款承貸人,負責統貸統還。
4.加大小城鎮建設力度
推進城市化進程,是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長株潭三市經濟比較發達、交通比較便捷、農村比較富裕,完全可以在加快城市化進程上率先一步。今年,我們將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在長株潭三市各選擇1~2個有條件、有基礎的小城鎮,從供水、排水、電網、道路、市場、醫院、學校等方面予以集中投入、重點扶持,使之在推進小城鎮建設中起到帶頭示范作用。
5.組織編制長株潭經濟一體化“十五”專題規劃
今年,我們將著手編制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計劃。對長株潭經濟一體化發展將作為一個專題予以重點研究和規劃。要借鑒國內外區域經濟發展的先進經驗,在更高的起點上科學謀劃下世紀初長株潭三市經濟發展藍圖,推進長株潭經濟一體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