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管理層面臨的挑戰

新工業革命——自動化:科學幻想和現實——什么是自動化——概念性的原理,不是技術或精巧的裝置——自動化和工人——自動化、計劃和壟斷——對管理層的要求

 

在即將來臨、我們稱之為“自動化”的工業革命中,管理層將面臨第一個大考驗,也將面對最艱巨的任務。

今天,許多科幻小說都對自動化有所描繪,其中有關“按鈕工廠”的描述大概已經不算最荒誕的情節了(盡管基本上還是胡說八道)。20世紀30年代“規劃家”的口號在新科技的推波助瀾下重新復活,新的廉價驚險小說紛紛問世,試圖為讀者描繪出這場噩夢——在科技專家的樂園中,完全不需要人類來做決定、負責任或管理,“電腦”會自行操控按鈕,創造財富,并分配財富。

這類小說還特別指出,由于新科技需要龐大的資本支出,因此只有大企業才負擔得起巨額投資。尤其在歐洲,我們被告知此后將不再有競爭,因而產生的大型獨占企業勢必走向國有化,而且未來的按鈕工廠將不再有工人。(雖然始終沒有人告訴我們,假如每個人都被迫無所事事,那么誰來購買工廠不斷吐出的商品?)未來的工廠唯一還需要的人力是純技術人員——電子工程師、理論物理學家、數學家或清潔工,但卻不需要管理人員。實際上,雖然許多預言家在其他的觀點上持有不同的意見,但不需要管理者他們似乎都堅決贊同。

難怪這類推測多數都出自控制型經濟和中央計劃型經濟的倡導者口中——在歐洲尤其如此,因為目前對于未來的一切預測都完全出自規劃家昨天催促我們接受的那張處方。由于身在自由世界的我們不再認為規劃家開的藥方有效,因而他們企圖以這是不可避免的趨勢為借口,迫使我們接受同樣的藥方。

什么是自動化

然而,所有這些主張、結論和恐懼都恰好與科技真正的意義背道而馳。的確,我們有充足的例證(例如煉油廠或合成橡膠廠的狀況),因此無須憑空臆測,我們就可以說明自動化是什么,會帶來什么影響。

自動化并不是以“技術”為其特征的。就像其他技術一樣,自動化主要是由各種觀念構成的體系,它的技術方面是其結果,而非原因。

第一個概念十分抽象:在看似變動的現象背后,其實隱藏著一種穩定而可預測的基本形態。第二個概念是關于工作的本質。新科技不像早期的單件生產,強調技能是整合性的工作原則;也不像亨利·福特的大量生產概念,以產品為導向,強調整廠原則,也就是整個工廠都采用單一產品的大量生產模式。新科技強調的是流程,把流程看成整合而協調的整體,目的是產生最佳流程——能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小的投入,穩定地生產出最多樣的產品。的確,流程中的變化和波動越少,則能生產的產品種類可能就越多。

最后,新科技包含了一種控制的觀念,試圖在手段和目的、投入和產出之間保持平衡。自動化要求預先建立起重要機制,因此,對于生產流程能夠有預先設定并自我啟動的控制機制。

控制的機制可能非常簡單。

 

在一家人壽保險公司的理賠部門中,需要特殊處理的保險單,例如文件不全、缺乏數據、受益人不清楚、權利不明確等,都被挑出來,由一位職員個別處理。任何人都可以在幾天內學會處理這些特殊案件(或設計一部機器來處理),如此一來,98%的正常保險單都能夠平穩而迅速地處理完畢,即使這些保險單的理賠方式、受益人之間的分配等可能還是有成千上萬種不同的情況,單純的另案處理就足以提供充分的控制,以確保流程順暢。

 

有時候,也可能需要復雜的控制機制,例如實施“回饋”的做法,將流程的成果回饋到前一個生產階段,以確保流程順暢,并在必要的時候修正流程。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蒸汽機的“安全閥”,鍋爐中的大量蒸汽會將安全閥往上推,直到開啟的氣孔釋放了過量蒸汽,降低了鍋爐中的蒸汽氣壓,于是安全閥又下降至原本的位置,并關閉氣孔。在生物世界里,腺體也是依據這個原理運作的,而高射炮的電子控制系統也利用了回饋原則。

 

不過,這類控制機制在自動化技術中只扮演次要角色,最重要的還是流程中內建的控制功能,通過剔除流程無法處理的狀況,或調整流程以產出計劃中的成果,從而保持流程順暢。

只有當人們徹底地考慮了這些概念后,機器和精巧的裝置才能被有效地運用。

只有做了這樣一番概念性的反思后,這些以重復為特征的操作的機械化才既有可能又經濟。人們能夠用一臺機器將原料輸入另一臺機器,改變原料在機器中的位置,或將原料從一臺機器轉向另一臺機器。所有處理原料的工作(在大規模生產方式條件下這種工作提供了大量非熟練的重復性的工作)都能實行機械化操作。機器安裝的調整和常規的檢查(如機器溫度是否太高或工具是否太過鋒利)也都能實行機械化操作。

不過,這種“機械化”卻不能代表自動化本身。它只是“自動化”的結果,而不是自動化不可或缺的要素。有很多例子顯示,即使一條輸送帶都沒有,也能達到大量生產的成效,例如票據交換所中的支票分類工作。我們將會看到許多成功自動化的例子都沒有用到任何“自動化的工具”,更看不到任何一個“按鈕”。

所以,在自動化的過程中,技術、工具和原理都由任務決定,也因任務而異。自動化并非由這幾個因素所組成,自動化也不完全系于技術、工具和原理的應用上。自動化是把工作組織起來的一種概念,因此既適用于銷售組織和行政作業,也同樣適用于工業生產。

自動化和工人

許多人都認為,新科技出現后,機器人將取代人力,這種說法大錯特錯。我的學生有一次對我說:“我負責操作模擬電腦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我仍然很震驚,竟然有這么多企業界人士相信我是受這部機器支配的。”

事實上(雖然一定會出現人力遭到取代的問題),新科技出現后,一定會雇用更多的人,尤其是技術高超、訓練有素的人員。

20年前,大家都認為大量生產的技術,即過去的工業革命會導致許多人失業。今天,我們知道凡是引進大量生產技術的地方,工作機會都快速增加。但是許多人仍然相信,大量生產作業以非技術性員工取代了技術性員工,今天我們業已知道了這種說法的謬誤。舉例來說,美國是最大規模地采用大量生產方式的國家,但在不同種類的員工中,訓練有素的技術員工無論在數量或比例上都成長最快。而過去那種純粹貢獻體力、真正的非技術性員工今天已經搖身一變為半技術性的機器操作員——具備較高的技能,受過比較好的教育,能創造更多的財富,生活水準更比過去大幅提升。

目前發生的技術改變將會把這個過程更往前推進一大步,不但不會導致勞動力過剩,反而會需要大量技術高超、訓練有素的人力——需要管理者來思考規劃,需要訓練有素的技師和工人來設計新工具,并且生產、維修、操作這些工具。的確,我們幾乎可以確定,無論在任何國家,這樣的轉變如果要快速普及,主要障礙就在于受過訓練的人力不足。

同樣,只有大企業才能采用新技術的說法也是不正確的,更不用提新技術會排擠小公司和獨立企業,導致大企業獨占市場的說法了。在某些產業中,新技術或許的確擴大了最具經濟效益的單位的規模,而在其他許多產業中(例如生產生鐵的產業),很可能新技術反而能讓較小的生產單位具備經濟效益。

最后,新技術將導致資本需求劇增的說法也不對。誠然,生產工人的人均投資將會上升,但由于企業將需要更多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員工的人均投資根本不會增加。而且根據我們的經驗,似乎也沒有跡象顯示每單位產出的平均投資會大幅增加。

對管理層的要求

最重要的是,新技術將不會造成管理者過剩,或是被純技術人員取代,相反,未來會需要更多的管理者。管理的領域將會大幅擴大,許多現在被視為基層員工的人未來將必須有能力擔負起管理工作。絕大多數的技術人員都必須了解管理工作的內容,并且從管理者的角度來看事情和思考。無論在任何階層,對于管理者的責任和能力、他的愿景、他在不同風險中抉擇的能力、他的經濟知識和技能、他的管理管理者及管理員工和工作的能力,以及他的決斷力等各方面的要求將會越來越高。

新技術不但不會造成壟斷的情況,反而會要求高度的分權、彈性和自主管理。在新科技的時代,任何社會如果試圖排斥自主企業的自由管理作風,這個社會便將痛苦地消亡。任何一個試圖將責任和決策集中于高層的企業也將同樣如此。

 

基于以上種種理由,任何關于管理本質的描述都不能不把自動化納入討論。我傾向于相信,自動化不會像突如其來的洪水般迅速將我們淹沒,而會如涓涓細流般逐漸影響我們。但是毋庸置疑,自動化的時代即將來臨。20世紀下半葉,最先了解自動化,也率先有系統地應用自動化的工業國家,無論在生產力或財富上,都將領先他國。就好像20世紀上半葉的美國,由于了解和應用大規模的生產方式而取得全球領導地位。更加不需懷疑的是,哪個國家的管理者最能夠了解管理的真諦,并徹底實踐有效的管理,該國家必將取得世界領導地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义县| 黔江区| 沙坪坝区| 工布江达县| 思南县| 夏河县| 崇州市| 错那县| 观塘区| 固阳县| 九龙城区| 厦门市| 永登县| 通许县| 大理市| 沾益县| 白城市| 隆林| 信丰县| 崇礼县| 拉萨市| 富裕县| 达尔| 沙洋县| 通化县| 长寿区| 潼南县| 阳信县| 温州市| 岳普湖县| 平度市| 疏附县| 肇源县| 桃源县| 增城市| 郓城县| 逊克县| 泾源县| 阜宁县| 应城市| 全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