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看看大家吃的是大米炒菜。
不過在曉玲看來,還是覺得這才好吃,但是哥哥的好意,她又不能說出來。
哥哥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想吃什么,還花了冤枉錢。
飯后,有安淑給新來的弟子,講述這里的規矩,以及打零工的爭搶規則。
每一個人,都可以挑一個自己喜歡的零工,只要別人不和你搶,那么這項工作就是你的,一旦別人要和你槍,你就要在對決中獲勝,這個工作才是你的。
新來的人,同樣要接受這樣的游戲規則。
浩波這樣做,就是要讓,在這里留學的弟子們,要想得到多余的零花錢,就得通過自己的勞動來實現。
他們這群孩子,在這里留學,所有生活費用和上學所需,都有公司承擔,每周也有零花錢,比起在國內上學的孩子來說,已經幸福了許多,但是美國消費指數高,讓你看到很多東西,都有想要的欲望。
可是對不起,想要就要付出代價。
這些孩子,基本上都是族長的孩子,或是他們最近的旁系。
可以說,這些孩子要是學不好,將來五氏商行就會有所損失。
為此就是要培養他們有生存能力和競爭意識。
像安淑進入高中后,就一直跟著浩波在京城上學,現在又來到了美國,浩波對她就像自己的女兒一樣,但是,在零花錢上,對她也沒有例外,仍然需要她多干,才能夠奪得。
這一次新來的五人,年齡不一,學籍不一,到美國之后,和之前來到這里的孩子一樣,都需要在這里,度過語言關,才能夠在這里重新上學,這個過程,可能因人而異,年齡越大,需要的時間越長。
在這里的華僑總商會,為了支持國內抗日,他們自己發起了社會募捐活動。
曉玲來到這里,正好趕上活動的進行。
浩波就親自開車,在星期天,把所有的孩子,都送到了唐人街,因為所有的華僑,都要先從身邊開始募捐。
他們這些孩子,兩個人分成一組,一人拿著捐箱,一人給商家或者過路的行人,散發傳單。
在傳單上,寫明了倭寇,像禽獸一樣踐踏我華夏的國土,特別是給華夏族人,造成的傷害無法彌補。
一樁樁,一件件,擺在世人面前,爭取國外友人的同情和支持。
像上邊寫的很多事例,他們這些華夏子孫,也是第一次聽說。
南京大屠殺,各地的萬人坑,一件件都充滿了血淚。
海外的華夏子孫,他們不能夠親自走上戰場,但他們可以用自己有限的能力,為祖國的抗日事業,搖旗吶喊,爭取支持。
他們早上從唐人街出發,然后分散在各個大街小巷。
曉玲和安婷在一組,她的英文不行,只有跟在安婷的后邊,聽著安婷,用自己標準的英語,向著路過的行人,不斷的招呼,不斷的吶喊。
有些人看過傳單,處于同情,向著箱內投送了不等的錢幣。
有些人,看過傳單,隨手丟進了垃圾箱,有的人還送來了白眼。
她們有時還沒有走到別人的店前,就被不同種族的人驅趕。
這里不是中國,有些人同情,有些人不予理睬,都屬于正常范疇。
中午安婷和曉玲,每個人只吃了一個漢堡包,喝了一瓶飲料。
他們遭到了很多白眼,也遇到了很多同情。
她們有頑強的品質,不怕白眼和冷遇,她們要把華夏的實情,告訴路過的每一個路人。
這一天,一直到夕陽西下,兩個人才和所有族人收工。
她們兩個清點了一下,最后的成果,寧然有兩百多美元。
兩個人興奮的把所有的錢,都交給了華夏總商會。
有總商會,再把這些錢購買成物資,運到華夏。
他們一天的收獲雖然不是很多,但她們相信,這些錢,足可以購買上百發子彈,數顆手榴彈。
如果用在戰場,能夠讓一個倭人倒下,她們就心滿意足。
浩波在車上,看到自己的弟子,都用實際行動,在為華夏的明天,奔波出力。
他們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
他對大家說道:“我已經通知廚房,今天晚上,大家吃餃子。”
“馬上所有的弟子,都鼓起掌來。”
因為他們來到美國后,發現吃一頓餃子,特不容易。
他們的廚師,是一位菲律賓大媽,平常只會做一些西餐料理,即便是炒一個菜,也是美國的風味。
要是想吃餃子,都得讓來自源鎮家族的人動手才行。
源鎮五大氏族,都有人在這里工作,但平常這些人,都在忙乎自己的事情,并且居住也不在一起,沒有時間相聚,也只有逢年過節,才有機會。
也就是這個時候,才能夠吃到家鄉的美味。
今天為了吃這頓餃子,浩波特意安排了一位族人,來給大家包餃子。
回到居住的小院,大家進了餐廳,看到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餃子上了餐桌,旁邊還放著蒜汁,都想美美飽餐一頓。
可是曉玲進口,才發現里邊有一種怪味,讓她的食欲減退了不少。
所有人都嘗到了這種味道。
浩波看到大家的臉色,覺得一定有情況,就夾起一個品嘗。
原來餃子餡內有一股咖喱的味道。
他馬上詢問自己的族人。
族人告訴浩波,因為要包的餃子太多,他就把拌餡的任務交給了菲律賓大媽,誰知道她在里邊放了不少咖喱。
聽完族人的講述,浩波哭笑不得。
這位菲律賓大媽,難道不知他們是中國人,什么時間喜歡上了三哥的口味。
事情已經發生,再多說已經無益,他就對著大家笑著說道:“你們來到了美國,總和國內有些不一樣,今天去買豬肉,不小心賣豬肉的屠夫是一位三哥,他們在賣豬肉的時候,放上了一些自己族群喜歡的味道,我嘗這個還是蠻不錯的。
大家一塊吃。”
說著夾了一個,一嘴下肚。
所有人也不是說,這個不能吃,只是他已經不是家鄉的味道了。
安淑看著自己的三叔,今天也特能編,寧然把屠夫變成了三哥。
不過想想也有道理,你在街上遇到三哥的族人,老遠都能夠聞到這個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