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順義城

  • 崇禎故事
  • 青瀅
  • 3438字
  • 2018-11-03 17:41:30

十、順義城

順義古城初設于唐天寶初年,其城垣初為土城,歷經遼、金、元代多次修補,明萬歷年間包磚,城周六里一百一十步四尺,城高約三丈,開辟有東、南、西、北四門,分別名為朝旭門、阜財門、慶城門、挹翠門,四門外都有甕城。

遠遠望去,這座城池就在前方了。

上午的陽光灑在灰色的城墻上,顯露出一種蒼涼色調的巍峨。城墻根下,綿延地搭了無數的窩棚,這是那些被擄獲的俘人棲身的地方,后金軍不會讓俘人們都進入城內,只是令他們在城外暫時棲身,等待一批批地北運。少量的游騎巡邏和俘人之間的連保制度,確保沒有任何人敢于逃跑。

而現在,挹翠門外的俘人都被趕到遠處了,后金大軍從此門出城,旌旗招展,戰馬蕭蕭,層疊列陣迎敵。

看來昨天逃回的潰兵和今天一路打探的哨騎,已經把楊銘這支隊伍匪夷所思的戰斗力報告給了駐守順義的豪格,不然的話,僅憑這一千多俘人隊伍,根本不值得他們傾巢出動。

楊銘在離城墻兩三里開外的地方停住了車,拿出望遠鏡觀察敵軍陣形。后金軍最前方是由幾十輛楯車組成的攻堅部隊,楯車后面是手持弓箭的步甲兵,步甲兵之后,是白擺牙喇騎兵,他們個個披掛錚亮的鐵甲,頭盔上頂著高高的紅纓,背上插的火炎旗迎風招展。

這些后金兵每一個都是身經百戰的鐵血戰士,成千的戰士按照嚴密的戰斗陣形排列,形成一個鋼鐵般堅強銳利的整體,陽光在層層鐵甲上鱗巡閃耀,像鋼鐵鑄成的山,像鋒芒匯成的海!

不愧是這個時代的東亞陸戰霸主!即使遠在兩三里之外,楊銘也感受到了對方那種強大的壓倒性的戰斗力,目前的整個大明,沒有一支軍隊是他們的對手。

車后的隊伍也停下了,軍士和丁壯們眺望前方的后金軍戰陣,一個個面如死灰,如果不是之前楊銘對他們的強烈訓話,估計大多數人都會如鳥獸般四散而逃了。

即使如此,逃跑還是不可避免地發生了,有人從隊伍中跑了出來,向兩側的田野里逃去,更多的人在顫栗踟躕,猶豫最后的決斷。

“把臨陣脫逃者抓回來!”丁有三臉漲得通紅,大聲怒吼道。

軍士們抄刀向那些逃人追了出去,對面的后金軍陣列有了一個短暫的躁動,像一陣疾風吹過陽光下的水面,鐵甲上的鱗光一陣閃耀,但隨即又穩定下來。

看來他們不想趁楊銘隊伍的臨陣混亂發動攻擊,這也許是吸取了昨天烏賴那隊人馬沖鋒失利的教訓,從楯車在前鐵騎在后的布陣來看,這次后金軍是要結硬寨,打硬仗,他們不會因為對方的一個小混亂就改變既定的戰斗戰術。

跟自己這邊的情形一對比,楊銘不禁又對對手的素質高看了一眼,也更增加了一些對他們的婉惜。

逃跑的人都抓回來了,這其實是救了他們,如果放任他們逃跑,估計這些人都活不過明天。

“列陣,迎敵!”楊銘舉起喊話器發出命令。

按照事先的部署,軍士和丁壯們排成五十人一排的隊形,第一排的五十人一半是軍士,這也是楊銘隊伍中全部的軍士了,剩下的一半由最強悍的丁壯填補,他們全部披甲,有些還是披的重甲,手里所持的武器也是最銳利的長槍。

第二排到第十排都是丁壯,這些人基本都沒有披甲,手中的兵器也是五花八門,有長槍,有大刀,有斧頭。

再往后就是婦嬬的隊伍了,她們手里的拿的是鋤頭、鐮刀、木棍之類的器具,甚至還有空手的。

無論以什么標準來看,這支隊伍都是完全的烏合之眾,對此楊銘心知肚明,他也壓根沒想要用他們去參加戰斗。

城墻上,一身銀盔銀甲的豪格神色冷峻,居高臨下地眺望前方,頭盔上的紅纓在寒風中飄展,顯露出一股君臨天下的英武之氣。他是天聰汗皇太極的長子,現今年僅二十歲。他很小的時候就跟隨皇太極征討蒙古董夔、察哈爾、鄂爾多斯等部,屢獲戰功。天命十一年(明天啟六年,1626),十七歲的他跟從大貝勒代善等人征討蒙古扎魯特部,在戰役中表現突出,親手斬殺了扎魯特部的貝勒鄂齋圖。

天聰元年(明天啟七年,1627),皇太極即位為后金大汗之后發動了寧錦之戰,豪格在錦州擊敗明軍,又率軍維護塔山的糧運。天聰二年(明崇禎元年,1628),他偕同貝勒濟爾哈朗一起征討蒙古固特塔布囊,將其擊敗之后誅殺,盡收其部。

此次后金大軍入犯北京,他帶領所部人馬在廣渠門外擊潰明軍,一直沖擊到北京城壕,隨后又與貝勒岳托、薩哈廉一起四處攻城略地,其表現頗得皇太極的贊許,甚至隱隱已有扶立之意,他少年得志,自然是意氣風發,躊躇滿志了。

“這就是你們說的大鐵車?”

對于陣前的那隊烏合之眾,豪格懶得多看一眼,這些臨時組織起來的俘人,他有把握派五十名騎兵出戰就能輕易擊潰他們,此刻,他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楊銘的重卡、吉普和大炮之上。

一名后金兵趕緊跪倒,抱拳回答道:“啟稟貝勒爺,正是!但最厲害的是后面的那輛小鐵車,車上的鐵銃兩里之外可以傷人……”

這個后金兵就是楊銘在路上遇到的兩名哨騎之一,他和同伴在兩里開外的絕對安全位置窺視敵情,沒想到同伴居然被鐵銃遠距離擊斃了,幸好自己跑的快,要不然恐怕今天就回不到這順義城了,一直到現在,他對楊銘的鐵銃仍心有余悸。

“喀爾齊,昨日烏賴就是被這鐵銃射殺的么?”

一個身穿皮甲的撥什庫跪了下來,畢恭畢敬地說:“回貝勒爺,據奴才看到的,不是。”

“奴才昨日在押運隊伍的后部,親眼所見敵將手持一短銃沖殺過來,并非是此鐵車上之長銃。”

這喀爾齊昨日逃回順義,向豪格稟報俘人隊伍被楊銘劫了,烏賴等幾十人戰死,其所述情節太過匪夷所思,豪格哪里肯信,當場就要將他推出斬首,可是再一細問,百多號人都是如此供述,雖然各人所說的細節有些出入,但大體的情形是絕不會錯的,因此才留了他一條性命。

今天一大早,豪格就派出幾撥哨騎去打探虛實,結果哨騎回來都異口同聲地陳說楊銘的大鐵車,更有一名哨騎在打探中被射殺丟了性命,這下就由不得他不相信了,因此,他今天才派出了全部兵力,準備在城下與楊銘決一死戰,他要親自見識見識對手到底是何方神圣。

“鐵車后面的是什么?是大炮么?”

“回貝勒爺的話,這鐵炮一直在大鐵車后面拖著,奴才們確實不知道是什么,也沒見這鐵炮動用過。”幾個人互相看了一眼,低頭如實答道。

“大鐵炮動了——”突然,一名牛錄章京指向遠方大叫起來。

M777榴彈炮從行軍到展開作戰的標準時間是45秒,但那是在5名炮組成員齊全的情況下,現在楊銘一個人展開榴彈炮,速度自然要慢一些,將最后一鍬土培在炮腳的犁鋤上,他扔掉工兵鏟,累得滿頭大汗。

揮起衣袖擦了一把額頭的汗水,他從吉普車后廂里搬出兩枚M795榴彈,單體重量46.5公斤的圓錐形炮彈泛著啞光,立在一塊木板上,將炮彈尾部的金屬保護帶扯下,露出彈體上的環形彈帶,M795炮彈的彈帶是紫銅材質的,稍高于彈體表面,用于發射時在炮管內嵌合膛線,使炮彈產生旋轉。

迅速地擰開炮彈頂部的吊環,他開始安裝引信。

他此次使用的是激光空炸引信,這種引信與普通的觸發引信不同,它使用激光測距,在炮彈下落到目標上空15米高度時引爆,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對非裝甲軟目標的殺傷力和殺傷半徑。

一枚普通155榴彈的殺傷半徑為150米左右,而使用空炸引信能將殺傷半徑進一步提高。

二戰期間,一個德軍步兵營在集合的時候,被一枚152榴彈擊中,全營800余人死傷殆盡;朝鮮戰爭時期,一個團的步兵在集結時,遭到三枚155榴彈齊射,幾乎全團覆滅,這還是在使用二戰時代的彈藥和普通引信的情況下。

而二十一世紀的榴彈戰斗部設計與裝藥,再加上空炸引信的協助,其殺傷力不是二戰時代的152或155榴彈可以比擬的,對于今天這種密集陣形的敵軍軟目標,楊銘有信心一發炮彈解決戰斗。后金兵那些在陽光下鱗巡閃耀的重甲,在現代武器面前是不能稱之為硬目標的,現代戰爭意義上的硬目標指的是M1艾布拉姆斯坦克這樣的東西。

搬起炮彈置入M777的導軌——一個半圓形的金屬凹槽,用曲棍推彈桿往前一頂,彈體滑入炮膛,頂桿上傳來輕微的段落阻尼感,彈帶嵌入膛線了,隨后將圓餅狀的發射藥塞入炮膛尾部,關上炮閂,插入導火管。

用炮身左側的M138光學瞄具瞄準后金軍陣列的位置,他拿出彈道尺看了看,立即就得到了所需的密位數據,搖動高低機,炮管向上抬升,以65度以上的高角度指向天空。

※密位是指槍械或火炮瞄準的角度,一般一圓周分為6400個密位(俄制武器為6000個密位)。

“全體齊步前進!”楊銘用喊話器發出命令。

丁有三站在隊陣的最前排,雙手緊握長槍,臉上的肌肉不由自主地扭動,毫無疑問,這樣上去完全是送人頭,但是因為之前與后金哨騎對陣挨訓的經歷,他不敢違抗楊銘的命令,而且,在他的內心里,冥冥中覺得楊銘應該有什么辦法能夠致勝,絕不會讓他們這些人上去白白送死。

經過一番內心掙扎,丁有三心一橫,大吼一聲:“跟老子上!”向前邁出了第一步。

后面的隊列跟上來了!

繼續向前,一千多人的腳步在黃土地上發出悶雷般的橐橐之聲,緩緩地向敵軍陣列推進。

“嗚——”后金軍陣地吹響了號角,鋼鐵的海洋翻滾起波浪線,前排的楯車開始啟動。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邢台县| 仲巴县| 海宁市| 海林市| 云安县| 时尚| 海盐县| 辽中县| 陆丰市| 同德县| 蒙自县| 斗六市| 齐齐哈尔市| 大渡口区| 南涧| 大同市| 运城市| 鲜城| 皮山县| 东源县| 靖宇县| 宿迁市| 瓮安县| 惠水县| 霞浦县| 巴彦县| 永宁县| 乐陵市| 吴江市| 肥乡县| 分宜县| 新闻| 保康县| 宜阳县| 明水县| 定日县| 宁明县| 图片| 福泉市| 福海县| 莒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