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重塑系統,發現更大的世界

由于復雜系統中存在反饋延遲,經過一段時間之后,問題會變得更加嚴重,而且更加難以解決。

——一針不補,十針難縫。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根據競爭排斥原理,如果一個增強回路使一位參與者取得了勝利,占據了競爭的優勢地位,那么它將在未來的競爭中繼續獲勝,甚至將消滅幾乎所有競爭者。

——蓋有者,將予之;無者,并其所有亦奪之。(《圣經·馬可福音》第4章第25節)

——富者愈富,貧者愈貧。

在受到外力沖擊或影響時,通路和冗余眾多的多樣化系統,往往比幾乎沒有差異的單一化系統表現得更加穩健。

——不要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到同一個籃子里。

自工業革命以來,西方社會的主流思維模式逐漸演變為科學、邏輯以及與直覺和“整體論”相對的“還原論”,并取得了巨大成就。無論是出于心理上還是政治上的需要,我們都更傾向于認為,導致問題的原因是“在那兒(外部)”,而不是“在這兒(內在)”。這種“歸罪于外”的思維習慣,幾乎不可避免地讓我們去責備或怪罪他人,推脫自己的責任,并迷戀于尋找能夠擺脫或解決問題的“控制按鈕”、“藥丸”、產品或技術支持。

誠然,通過專注于外部因素,一些嚴重的問題得以成功解決,比如預防天花、增加農作物產量、大件貨物運輸等。但是,由于這些問題都是一些更大的系統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的一些“解決方案”已經產生了明顯的副作用,并進一步激化了問題。

與此同時,一些問題深深嵌入在復雜系統的內在結構之中,無法被擺脫或轉移。例如饑荒、貧困、環境退化、經濟波動、失業、慢性病、藥物成癮以及戰爭等,盡管人們在消除這些問題方面做出了大量努力,不斷改進分析方法,并取得了很多技術進步,也沒有人故意制造出這些問題、想讓這些問題存在,但是它們依然存在。這是因為它們從本質上看都是系統性問題——系統的內在結構決定了我們所不愿意看到的行為特征。只有重新找回人們的直覺,停止相互指責和抱怨,看清系統的結構,認識到系統自身恰恰是問題的根源,找到重塑系統結構的勇氣和智慧,這些問題才能真正得以解決。

可能有人會說,這些道理淺顯易懂,甚至是老生常談,但從某種角度看,它們也是全新的,甚至是有些顛覆性的。這些道理可能讓你感到很舒服,因為這些想法其實就存在于我們的認知之中;這些道理也可能讓你感到不安,因為我們必須以不同的方式去觀察、思考和做事。

本書所講的就是觀察和思考世界的不同方式。有些人一看到“系統”二字,一提到系統分析領域,就不由自主地會有顧慮,即使他們一輩子都在進行系統思考。所以,為了便于各位讀者更好地理解系統,我會盡量用“非技術化”的方式來論述,少用一些數學公式或計算機語言。

在本書中,我大量使用了各種圖表,因為在討論系統問題時,如果只用文字會產生問題。誰也無法否認,字、詞和句子必須以線性的方式、按照邏輯順序,一個一個地蹦出來;而系統則是一個整體,同時發生和并存,它們相互連接,不只是單向、線性的關系,而是同時存在多個方向上的多種連接。從某種意義上講,為了更好地討論系統,我們有必要使用一種“新語言”,以便完整地呈現系統的特性。

因此,圖表勝于文字,因為你一眼便可以看到整個圖表,包括它所有的構成部分以及它們是如何相互連接的。在本書中,我會從非常簡單的圖表開始,逐步構建系統框架。根據我的經驗,我相信,讀者朋友們會很容易理解這種圖表化的語言。

我們首先從基礎開始,包括系統的定義以及對其構成要素(部件)的解析。盡管這是一種還原論式的、非整體的方式,但它對于我們理解系統的原理必不可少。接著,我會把這些要素放回原位,好讓大家明白它們之間如何相互關聯,這也是在勾畫系統的基本運作單元:反饋回路。

然后,我會帶領大家走進“系統大觀園”參觀——其中放置了我收集的一些常見的、很有趣的系統。作為示范,我會選擇其中幾種系統詳加解讀,讓大家看清楚它們是如何運作的,為什么會如此運作,以及我們能在哪里找到它們。事實上,你能認出它們,它們就在我們身邊,甚至就在你的體內!

以此為基礎,我會帶領你共同討論這些系統如何以及為什么能夠如此優雅地運作,為什么它們經常讓我們感到出乎意料、到處碰壁。我也會解釋系統的一些“怪異”特征的成因:

●為什么系統中的每個要素或事物都在忠實、理性地運作,而所有這些善意的行動加起來卻經常得到很差的結果?

●為什么系統整體發展變化的速度要快于或慢于每一個成員的想象?

●為什么過去一直奏效的一些做法,現在卻突然失效了?

●為什么系統會突然毫無任何征兆地,呈現一種你以前從來沒有見過的行為?

這些討論將引領我們審視一些在系統思考領域——企業、政府、經濟和生態系統,生理學和心理學等——被反復提及的常見問題。例如,當我們發現一些社區在共享水資源,或者幾所學校在共享財務資源時,就會說:“這是‘公地悲劇’的又一個典型案例。”又如,當我們看到公司現有的業務規則和獎勵政策阻礙了新技術的開發時,就會說:“這完全就是‘目標侵蝕’。”再如,當我們研究決策與組織的關系時,經常能發現“政策阻力”的現象,無論是一個家庭、社區,還是一個國家,都是如此。同時,我們也經常能發現“上癮”的情況,不管引起上癮的媒介是咖啡因、酒精、尼古丁,還是麻醉劑。

系統思考研究者有時將這些常見的、會引發特定行為的系統結構稱為“系統基模”(archetypes);而我在準備撰寫本書時,將其稱為“系統的陷阱”,后來我又加上“對策”二字,稱其為“系統的陷阱與對策”,因為這些基本模型既是一些頑固、棘手和潛在危害性極大的問題的根源,也是實現有效行為改變的“杠桿點”。只要懂得系統原理,就可以在恰當的地方施加干預措施,從而獲得期望的轉變。

了解了這一點之后,我將和你一起探討如何改變我們生活中一些常見難題的系統結構,進而學習如何尋找到啟動變革的“杠桿點”。

最后,我將總結一些寶貴經驗,這些都是我所知道的大多數系統思考專家分享的智慧。對于希望繼續探索系統思考的朋友,我在本書附錄中提供了一些深入學習的資源和指南,包括系統術語表、系統原理概要、常見的系統陷阱以及本書第一部分所涉及的系統思考模型的方程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达县| 明星| 静乐县| 磐安县| 格尔木市| 石首市| 武宁县| 祁阳县| 社会| 建平县| 建始县| 天峨县| 清徐县| 民权县| 武邑县| 华安县| 江永县| 大足县| 广河县| 玉田县| 迁安市| 西盟| 房山区| 游戏| 双辽市| 南皮县| 上杭县| 花莲市| 四会市| 涡阳县| 河津市| 聂拉木县| 离岛区| 福安市| 文山县| 普兰店市| 丽江市| 玉山县| 恭城| 苍南县| 武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