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好習慣訓練的10種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習慣訓練也是如此。好的方法能讓我們事半功倍,家長們可以采用以下十種方法進行習慣訓練:

方法1:激趣式

在訓練中,如果只有家長的嚴格要求,沒有孩子的積極性,往往會產生“逆反情緒”:你越嚴,我越不按你的要求做。在這種心態的支配下,要培養良好習慣,難度就會更大。所以,家長們在訓練中一定要把“苦練”與“趣練”結合起來。如教孩子“學會道歉”時,唱歌謠“你拍一,我拍一,碰掉書本‘對不起’。你拍二,我拍二,彎腰撿起‘沒關系’。你拍三,我拍三,麻煩別人要道歉……”孩子在歡樂的玩樂中,就會形成向別人道歉的良好習慣。

案例點睛

有個孩子睡覺時總是喜歡把鞋一甩,第二天找半天才找到。家長問我怎么辦,我說孩子多大了?他說一年級。我說你跟他做游戲,你在你們家的床邊畫幾個鞋印,睡覺前比賽看看誰能把鞋精準地放到鞋印里,家長再假裝失敗幾次,孩子覺得有趣,高興極了。天天比賽,時間一長就是把鞋印擦了,孩子也會習慣地把鞋脫了放在床前,習慣就這樣形成了。而且孩子很高興,因為這是在游戲中訓練的。

一個孩子上學時總是丟三落四,忘帶鉛筆,家長說了多少次也改不了,后來家長想了一個游戲的方法,要求孩子每天都帶4支起好名字的鉛筆,按照長度排隊,孩子嘴里喊著鉛筆的名字,“老大、老二、老三……”通過這種方式,檢查鉛筆帶齊了沒有。在游戲中享受無比的樂趣,好習慣也隨之養成了。


所以訓練中要增加一定的游戲性,讓訓練形式多樣化,讓其成為一種愉快的活動過程。家長還可以選用小品表演或者是故事、童話、兒歌、音樂等形式結合進行,讓孩子在愉快、生動有趣的氛圍中接受行為訓練,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方法2:分解式

分解式強調的是明確要求與具體指導相結合。現在家長對孩子要求很多,但是指導不夠。不指導,孩子就不知道該怎么做。所以,要求一定要與指導相配合。

案例點睛

比如,教孩子說“謝謝”二字,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不細致講解、指導,孩子就說不好。家長指導時要把“謝謝”分解為聲調、表情、眼神、體態等進行具體指導,要告訴孩子,說“謝謝”時必須誠心誠意、發自內心,要讓人聽起來不做作、不生硬,不是為了應付人家,而是真心實意地感謝人家。只有真心才能使“謝謝”二字富有感情。

說“謝謝”時要認真、自然,要讓人聽清楚,不要含含糊糊,不好意思,更不要輕描淡寫地湊合,好像不太情愿,在敷衍了事。說“謝謝”時要注意對方的反應。如果對方很高興就是達到目的了,如果對方對你的致謝莫名其妙,就要說清感謝人家的原因,以使對方感覺到你的真心。說“謝謝”時要用整個身體說,除了嘴里說,頭部也要輕輕地點一下,眼睛要注視著對方,而且要伴以適度的微笑。


有些操作過程較復雜的行為要求,可采用分解操作的方法。如學洗手絹、襪子等,操作時把它分解成五個步驟:一浸、二抹、三搓、四漂洗、五晾曬。這樣孩子很容易就能掌握要領,且印象深刻。

方法3:檢查式

只要求不檢查,就等于沒要求。訓練孩子,檢查是中心環節,因此檢查必須持之以恒。

案例點睛

比如,要訓練孩子做作業仔細認真的習慣,就要天天檢查作業,寫得不整齊就要求重做,要注意記錄,以便一個階段做一次總結。這是一件瑣碎的工作,但必須堅持,它對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能起到督促的作用。


但是,檢查終究是外力,養成良好習慣必須靠內因,為此我們要把檢查督促與自我評價結合起來。要重視孩子的自我評價,只有孩子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正確與否,才會產生美化自我行為的強大動力。

方法4:制約式

要養成良好習慣既需要內部的意志力,也需要外部的強制力。由于孩子的自覺性不高,良好習慣的養成完全靠自覺是不行的,必要的紀律約束很重要。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們古代很多家規都非常好,傳統美德應該發揚光大。家庭必須制訂家規,以此來約束孩子的行為。此外,還要把紀律約束與自我要求相結合,提倡孩子自我要求、自我教育。

鼓勵孩子把自己容易犯的錯誤寫成小條貼在鉛筆盒中,時刻提醒自己。讓孩子在家中有針對性的地方貼上名言、警句,以自我提醒。在教育中,我們要大力表彰用意志力自我克制、自我要求的孩子,充分挖掘孩子內部的原動力。

方法5:疏導式

訓練需要反復強化,但是要注意,能疏導的盡量疏導。比如,孩子喜歡唱歌,我們就通過唱歌來培養習慣,孩子愛下棋可以通過下棋來培養習慣。這樣孩子容易接受。

案例點睛

有個小孩特別馬虎,家長很著急,問我:“關老師,怎么辦呢?這孩子馬馬虎虎、丟三落四,說了很多遍都不成!”

我問他:“你的孩子最喜歡什么?”他說最喜歡下棋。

我說:“行,你找個人和他下棋,通過下棋來培養。”這位家長說自己就會下,于是我教他和孩子下棋時,設一個埋伏,考察一下孩子。結果孩子果然馬馬虎虎沒有看出來,棋下輸了。

家長趁這個機會就可以引導孩子“一個小小的埋伏你都沒有看出來,你要是能細心點,這盤棋就輸不了。”孩子記住了這個教訓,以后慢慢地就變得細心了。


疏導時要找好突破口,孩子千差萬別,要尋找適合孩子的方法,沒有什么絕對的好方法,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方法6:漸進式

訓練孩子要嚴格要求,但是不能急躁,不要強求一步到位,欲速則不達,最好的辦法是把嚴格要求與循序漸進結合起來。

要根據孩子的情況逐步加大難度。不要標準太高,太高了反而不行!現在有的家長給孩子定的標準就特別高,孩子考90分都挨罵,努力考了95分,家長也不表揚,“你怎么考95分?人家都考100分!”孩子真考100了,家長卻說:“別看你考了100分,不知道怎么蒙的呢!”我在電視臺講這個問題,電視臺的記者就跟我說她的愛人就是這樣,孩子上高一考了98分,其實很不容易了,等著爸爸表揚他,結果她的愛人說:“98分?那另外的兩分呢?”

所以我提的標準就是六個字:“低要求,小步走”。孩子考第20名,你要求他考第18名,進步2名就表揚,沒準他一努力可能就進步3名。

案例點睛

一個孩子不愛發言,我給他制訂的第一階段訓練是讓爸爸當老師,孩子和媽媽是“學生”,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孩子主動舉手發言一次,可以獎勵1分。第二階段讓媽媽當“老師”,把孩子學校的朋友叫到家里來,與孩子一起模擬上課。第三階段把“老師”換成爸爸的朋友。

三個階段訓練完畢,孩子的積分換了一個大獎,上課也敢發言了。


循序漸進,才能讓孩子始終擁有充足的動力。他表現好了,得到的表揚就多。越表揚,孩子的積極性就越高。

方法7:體驗式

家長要想盡辦法讓孩子在做一件事的時候能得到愉快的體驗,這樣孩子才會喜歡做這件事。

案例點睛

比如,孩子幫媽媽洗碗,在洗碗的過程中,家長不引導,孩子可能體驗到滿手的油膩很不舒服,以后或許再也不愿意洗碗了。但如果家長對孩子的這一行為及時進行表揚,“哎呀,不怕臟、不怕累,真棒!”孩子就會從媽媽高興的情感流露中體驗到一種快樂和滿足。


如果孩子獲得的快樂與滿足超過了做某件事的痛苦,他們今后還會持續地做出同樣的行為,進而發展成為好習慣。

方法8:切斷聯系式

習慣訓練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但是完全靠意志控制也不行,因為孩子的意志力有限,必須把意志努力與切斷聯系結合起來。

壞習慣形成之前,往往有個先導的事件或行為,這個先導行為可能并不是壞事,但它對形成后面的壞習慣有直接影響。要克服不良習慣,就要切斷它和先導行為間的聯系。

案例點睛

有的孩子在家里吃完晚飯,就隨便往沙發上一坐,開始看電視,一看電視就舍不得走,等到開始做作業時,時間已經很晚了,于是作業做得馬虎、潦草。

要矯正孩子的這種壞習慣,就要切斷這一系列動作間的聯系。家長可以不開電視,也不允許小孩開電視,孩子吃完飯往沙發上坐的時候,家長就提醒:“吃完飯在房間里走一走,然后開始做作業。”這樣就可以避免接下來不良行為的出現。


切斷聯系還包括切斷與刺激物的聯系,不良行為存在是因為周圍有它的強化物,沒有了客觀環境的刺激,不良行為就難以發生。比如,為了改變吃零食的習慣,就要避免零食這一強化物的出現,采取一些措施不讓孩子看到零食、不讓孩子帶零花錢、不準逛市場。時間長了,不吃零食的習慣就能養成。

切斷聯系還包括切斷與有不良習慣者的聯系。某些壞習慣有時是和某些人有關,如果發現孩子的同學、朋友中有人習慣特別不好,自己的孩子也沒有能力改變他,沒有力量從正面影響他,卻受到他的不良影響,那么家長應該想方設法切斷自己孩子與他們的聯系,這對矯正孩子的不良習慣是有利的。

方法9:親子協議式

習慣培養需要孩子的自我控制,但是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并不強,這就需要一定的約束,因此我們必須把自我控制與履行協議結合起來。家長可以與孩子制訂一個親子協議。有了協議,就有了約束力,就有了奮斗的目標。

親子協議由五個基本部分組成:確定目標,規定監督方法,確定行為有效期,確定獎勵和處罰的規定,契約雙方簽字。

制訂親子協議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家長以身作則,認真執行協議,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誠信品質。

·協議的內容要簡單、具體,便于執行也便于檢查。

·協議的標準不要太高,應該讓孩子努力就能達到。即“伸手摸不到,跳一跳能摘到”。

·制訂了協議就要執行,中心環節就是檢查,家長和孩子要互相監督、互相檢查。

·要有獎懲,賞罰分明。

方法10:積分式

當孩子表現好的時候,家長如果能及時給予表揚,他發生這種行為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但是,如果孩子的每一次、每一個好行為都得到表揚的話,孩子往往就疲沓了,頻繁地表揚對孩子的震動就不大了。我們可以采用積分制來解決這個問題。孩子每一次好行為都可以得到一個分數,積累到一定數目就可以換取某種獎勵,積分法可以起到長效的作用,對培養習慣十分有利。

積分制操作中應該注意的是,首先要有明確的目標。要處理好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的關系,短期目標要非常具體,長期目標要能實現。其次是建立基數。累計幾次行為就可以得到獎勵。最后要確定獎勵辦法。孩子用分數換取獎勵,要根據孩子的喜好來選擇。獎勵應該多種多樣。

訓練的方法有很多,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要根據孩子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性格、氣質采取不同的訓練方法。

親子趣味智力題

☆ 有一個烤鍋一次只能烤兩個餅,烤一面所需要的時間是1分鐘。你能在3分鐘的時間里烤好三個餅嗎?注意:餅的兩面都需要烤的。

答案:假設3個餅分別為1、2、3,烤餅的具體步驟為:先將1和2兩個餅各烤一分鐘,然后把1餅翻過來,取下2餅,換成3餅。一分鐘后,取下1餅,將2餅沒有烤過的一面貼在烤鍋上,同時將3餅翻過來烤。

☆ 有一本小冊子,中間被撕掉一張,其余頁碼的和是90,這本小冊子原來有多少頁?哪一頁撕掉了?

答案:原有14頁,7、8頁撕掉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昌市| 保康县| 正安县| 蓬安县| 柳河县| 牟定县| 赤城县| 赞皇县| 葫芦岛市| 苍溪县| 江门市| 江都市| 来宾市| 河源市| 丽水市| 乌恰县| 寻甸| 罗江县| 荣成市| 广西| 旬阳县| 柳河县| 廉江市| 行唐县| 雷州市| 荔波县| 大新县| 佛教| 万山特区| 合阳县| 濉溪县| 贵港市| 江达县| 花莲县| 扬州市| 慈溪市| 资溪县| 泉州市| 怀柔区| 句容市| 历史|